《资治通鉴》在读书人中的命运 宋朝的司马光耗费近二十年的功夫,并且还有多人参与,而著成了《资治通鉴》一书。这是一部大部头的书。现代印刷的版本有二十册之多。 司马光的书写成后,呈现给皇帝。他的本意是:该书给皇帝及最高统治者的内臣们读的,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所有历史中大事。通过对大事如何发生及其结果如何,以及什么人是忠臣;什么人是奸臣,从而能使未来的皇帝看破所有的小人和君子。他希望这样的书能有助于国家的治理。 宋神宗在给该书起了个现今的名字,并亲自做序。他赞扬《资治通鉴》是“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这个评价,可谓很高。 历代的文人学士对《资治通鉴》的评价都是很高的。 那位权谋大师据说是把《资治通鉴》读了近二十遍。 中国古代的大臣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的理论,及庭辩时采用的理论基本就是引用历史的例子来作根据,那几乎就是西方法庭上律师引用前面的判例做根据是一样的。那些想在当朝中大显身手的文人,自然应当是对此视为珍宝。 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 司马光尝语人曰:“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能阅之终篇者,惟王胜之耳。”司马光说这通话的目的是赞扬王胜之能读进他的那本巨厚的《资治通鉴》的。但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真正能把《资治通鉴》老实读透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人是未读完一页,人就要睡觉了。 这就是《资治通鉴》在文人中的命运。 你如果读《资治通鉴》,你一定会感觉到司马光内心跳动的脉搏:历史上那样明显的奸臣和小人,当时的皇怎么就发现不了呢?司马光大概想让后代的人通过读《资治通鉴》一书,能产生一种直觉的能力,就是一眼看破当今谁是小人。你都能感觉到司马光内心在着急。 司马光的这个要求是根本没有希望能达到的。其具体的原因就不去叙述了。 可以说,司马光本人大致是君子,品德高尚。宋神宗也是这样看待司马光的。宋神宗本人内心善良,真心想把天下治理好。就是在宋神宗的朝政中,司马光本人的地位就是几起几落。这不是宋神宗读几遍《资治通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司马光本人一定是把全书读得很熟的。这对于他自己在政治中保持不败,有用吗?没用! 从《资治通鉴》出现后,中国的政治是否出现更清明的迹象?不用做统计处理,直观就可知道,根本没有什么任何变化。 那位权谋大师读了十几遍的《资治通鉴》,他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他得到:历史中,老百姓有时死亡了百分之几十,但不久后,人口数就恢复了。可悲的是:这是残酷的事实。他因而对百姓的死亡根本不在乎,死几亿都不在乎。对于他的那些信徒们,死不死,他自然也不在乎。可惜,那些人不愿想到此点。他们只想到别人会被杀,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被别人干掉。 他还得到:一个统治者,无论用什么邪恶的手段,只要控制住了权力,管他后人怎么去骂吧。由他去。 有一点他绝对没有想到:历史上所有邪恶的皇帝利用的酷吏,在老皇帝死后,那些酷吏基本都要被收拾。例外的很少。那些到处树敌的家伙,总会在适当的时刻,被他自己动员起来的那些敌人联手置于死地。 今天的那些酷吏们会明白这一点吗?不可能! 《资治通鉴》自然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这是毫无疑问的。 它能起到司马光所设想的那样作用吗?根本不可能! 那个很黑的黑格尔好像说过一句极精辟的话:历史的教训就是:历史没有教训。这好像让他真的黑着了。所以,有的人调侃:宁要黑木耳,不用黑格尔。 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目的(就是一群有智慧的人通过读历史,从而分辨出谁是小人,谁是君子的努力)的失败,实际可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他。罗素曾说:“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而把政府交给他们,这个问题乃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最终理由。” 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的直接目的完全失败,而罗素强调的关键点,这正是我们需要民主的根本原因。 独裁社会造就了大批的独裁的信徒,他们却要死皮赖脸地赖在民主社会不走。他们是地球上最邪恶的生物。这更说明了民主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