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最优美的诗篇《蒹葭》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据说是孔子编辑的。不过,这可能是传说,不太可信。
文学作品,就算是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每个人判断时,作出的结论也会是差别巨大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诗经》共305篇中,最优美的当属《蒹葭》。全诗如下: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文中的注音大概是根据前人的注而作出的。至于这首诗形成时是如何读音的,大概是没有人知道的。
这是一首秦国的民歌。
这首诗描述的意象是深秋的河边。蒹葭就是芦苇。注释的学究们说“蒹”是什么,“葭”是什么初生的芦苇。秋天时分,哪来的初生芦苇?
网上的译文是:
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的滩地。
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河边的芦苇郁郁苍苍,白露在地上凝结成霜。“伊人”就是“那个人”的意思。这里并没有标明“那个人”是男是女。我在第一次读这首诗就自然认为“伊人”是女人。用顺风飘曳的芦苇作比兴,后面的应当是描写女人为妙,女人柔顺似水,飘忽若芦苇的长穗。若描写的是男人,我就会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后面是诗人的感叹:我的梦中之人啊,她就是水的另一方。沿着河边上路逆流而上,去寻觅,路途充满了险阻,且遥远而不可及;顺着河流向下游走,她似乎就是水中央的沙洲上飘荡。
这是多么令人魂牵梦绕啊!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仅换几个字。意境完全相同。只是为了强调情感和激情的强烈。古人所谓“一唱三叹”就是这样的意思。古人说的“歌”就是有乐曲的,可是吟唱的。这首诗当初一定是能吟唱的,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
这首诗最伟大的地方,是把对现实的描写和虚幻的意识流相结合,虚虚实实,虚实互相交汇,二者的融合似天然而成,不留一丝斧凿的痕迹。顺风飘逸的芦苇,咕咕而流的河水奔腾不息。诗人在荷尔蒙的驱使下,望眼欲穿,到处寻觅。寻寻觅觅,上下求索,飘飘荡荡。心中美人的身影,如幻影游荡,似真非真,似虚非虚。瞪大眼睛凝视,梦幻的影子似乎就是不远的地方,飘飘然然;蓦然回首,她又似乎飘荡而去。可望而不可及。相思的痛苦和甜蜜交汇在一起。
在这里,景生出情,情融入景中;情从景中自然流出来。现实被虚化;幻觉演变为现实。恋爱期的人们,经常出现幻觉,亦梦亦幻。这首诗准确表达了害相思之苦的人们的美妙情感。
诗人表达了一种迷茫,一种缥缈,一种凄清,一种辽阔,一种惆怅,一种朦胧,一种空寂,一种欣喜。一种茫茫然,一种凄凄然,一种濛濛然,……。
正是这种借景写情,溶情于景中的写作手法,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诗人。中国逐渐成为一个诗的大国,并且主要是抒情为主。最常见的手段是创造一个独特的意境,来表达异常复杂的情感。
这首诗在中国诗化的过程中起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我个人的感觉是,各种境况下,“能够”创造出来的意境,似乎被各代诗人都穷尽了,所以现代人几乎很少敢去写诗了。就是偶然有人写了几首诗,我读起来就像嚼青草的感觉。今天的中国更是到了几乎不知诗为何物的地步。连王熙凤那种“一夜北风急”的档次都没有了。
古人说什么“《诗》三百篇,一言一蔽之,思无邪。”我想说的是:《诗》三百篇,就是全扔了,只留下这《蒹葭》一篇,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