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冬季保暖措施
《金瓶梅》描述的背景是山東清河縣。因為作者是從《水滸傳》中直接抄來許多回,並借來西門慶和潘金蓮等人的名字,所以,故事的背景也被限制在山東地區。
《金瓶梅》的作者是誰,中國的文人費盡了心思,去考證和猜測。那些無聊的文字,我一個字都不看的。當初寫書的人根本沒有想讓人知道他是誰,後人如何能知道?專門詳細描述性交過程的文人,會喜歡讓人知道他的真名嗎?關於作者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那些文人也是吵來吵去的。
《金瓶梅》中聲稱是寫北宋,那是障眼法,因為寫到皇帝和朝中大臣,如果說是本朝,很容易惹來麻煩的。書中描寫的清河縣是在山東境內的運河邊上的碼頭城市。查歷史,宋代在山東的運河邊上確實有一個叫清河的城市。在明代仍然叫清河,唯一的差別是,明代時分,清河已不在運河邊上了。小說中的都是虛構的,我們沒有必要去較真的。
縱觀《金瓶梅》全書,可以得出該作者是一位吃喝嫖賭俱全的文人。他最善於描寫隆冬時節,天寒地凍。人們都窩在家中,吃喝玩樂。他尤其善於寫過年。對於其它的季節,他很少興趣去描述的。他最擅長寫女人之間的拉家常,也就是扯老婆舌,寫得繪聲繪色。寫男女之間打情罵俏,那是入木三分的。白描手法應用得老道。此點對曹雪芹影響極大的,曹把它發揮到極致。他對男人之間的閒談,不太感興趣的。顯然,他經常到女人堆里,傾聽女人們如何磨牙的。他把當時的流行歌曲連篇累牘地搬上來,我看得都煩了。
他最後寫炕上吃喝、逗趣,和其它的一切活動。
由於作者善於寫冬季,所以,我們就很容易找到那時人們是如何採取保暖措施的。
首先,清河縣位於山東,所以,在冬季時節,屋裡必須採取保暖措施的。最常見的措施是用火盆生火取暖。書中多處提到火盆,在幾處明確說過火盆是用黃銅造的。因為黃銅散熱快,取暖效果好。火盆屬於可移動式的器具,方面在各處使用。
火盆是沒有排煙設施的,所以,火盆中最適合用的燃燒材料是木炭。“教鄭春放下暖簾來,火盆獸炭頻加。”(68回)“這西門慶一面進入他後面住房明間裡,但見綠窗半啟,氈幙低張,地平上黃銅大盆生着炭火。”“圍向那紅爐獸炭(77回)。”這裡寫的是妓女鄭愛月的住處。為什麼叫“獸炭”,不清楚的。
火盆只適用於人們在活動時用,需要隨時加炭的,而夜晚間,人們在睡覺時,就需要另外的取暖設備了。書中描述的是火炕。
西門慶搞上了韓道國的老婆王六兒後,在獅子街上,用120兩銀子給她買了一棟房子。“一間作住房,裡面依舊廂着炕床,對面又是燒煤火炕,收拾糊的乾淨;第四層除了一間廂房,半間盛煤炭。”這裡明確說了火炕是燒煤的。至於如何燒煤的,這裡沒說。明代已大規模使用煤炭,這是確證。炕面上大概是糊着紙張一類的東西,沒有用蓆子。對面的“炕床”,估計是用木頭做的像炕一樣的床。夏天時節好用的。
第40回中,“這潘金蓮兒見他去了,一屁股就坐在床上正中間,腳蹬着地爐子,說道:‘這原來是個套炕子。’伸手摸了摸褥子裡,說道:‘倒是燒的滾熱的炕兒。’瞧了瞧旁邊的桌子,放着個烘硯瓦的銅絲火爐兒,隨手取過來。”這裡前面說是“床”,後來說是炕,所以,那個“床”字是隨便用的,不可較真的。炕面的中間線部分外接有一個地爐,估計是金屬做的爐子,或者是磚或土坯砌成的爐子。爐的煙道直接經過炕內部的煙道,給炕加熱。根據前面的描寫,大概是燒煤的。估計燒煤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燒煤塊;另一種燒煤粉末加上少量粘土,用水調成泥糊狀的。直接燒煤塊,需要不斷加煤。消耗太大,另外,屋裡溫度會遠遠升到人體保暖需要的度數。這樣大量浪費了煤炭,又需要不斷開門窗散熱。而後者的方式是降低了爐內煤燃燒的速度,其消耗速度和屋裡溫度都在可接受的範圍。
至於說的“套炕”,可能指一個屋裡有兩個炕,中間有煙道相連。也可能是指:這間屋裡的炕和另外一間屋炕煙道相連,一個爐子可以同時給兩個炕加熱。這應當是“套炕”的意思。
那個“烘硯瓦的銅絲火爐兒”,我猜測是:一個火爐燒炭或煤,上面有成排的銅絲。銅絲上放置若干塊硯瓦——可能是瓦,也可能是石板一類東西。瓦或石板被火燒熱,經過一段延遲時間後,再以紅外線這種長波輻射的方式往外散熱。這個裝置的好處是:當爐內溫度大幅度起伏時,經過瓦片散熱調節後,屋裡的溫度有個延遲和緩衝。這相當於給屋裡溫度按了一個濾波器:斬掉波峰,填平低谷。不至於使屋裡溫度忽高忽低。
第77回寫西門慶到他的一個鋪子的經理賁四(笨死)老婆家。“原來裡間槅扇廂着後半間,紙門內又有個小炕兒,籠着旺旺的火,桌上點着燈,兩邊護炕從新糊的雪白,掛着四扇吊屏兒。”這好像是炕上放置着火盆。那個“護炕”是什麼,不清楚的。
43回中,“當中大方爐火廂籠起火來,堂中氣暖如春。”這應當是獨立的火爐,估計是靠近牆壁用的。也許是火牆,就是牆壁是中間有煙道的,爐子鑲嵌在牆裡,或者在牆外邊。
光把炕加熱,如果門上不保溫,熱量會很快散掉的。所以,門口上掛着暖簾,應當是厚重的棉門帘。
網友馬黑在一文中提到南方在冬天裡,冰冷難耐。我在長江以南看到,冬天裡,居民家中,幾乎看不到任何厚門帘保暖,密封窗戶縫隙一類東西的使用。這些雖很小的措施,卻能大大改變了一個屋裡溫度環境。舉手之勞,他們不去為之,那麼,挨凍就在所難免了。
除了屋裡保溫外,古代運輸工具之一就是轎子。書中多次提到“暖轎”,應當是有某種保暖措施的轎子。西門慶在生了兒子後,取名“官哥”——好當官的娃娃,中國官本位體現在一切方面的。西門慶把兒子帶着去富戶家結娃娃親。“奶子轎子裡用紅綾小被把官哥兒裹得沒沒的,恐怕冷,腳下蹬着銅火爐兒。”這說明轎子裡是用火爐取暖,肯定是燒木炭了。《紅樓夢》中公子小姐們常用“手爐”取暖,估計是燒木炭的小巧爐子。那更袖珍。
“一頂大轎,四頂小轎,排軍喝路,轎內安放銅火踏。(75回)”這裡的“銅火踏”,估計是火爐,上面有散熱的孔道,還有保護的板子,腳可以踏在上面,烤火的。
西門慶去東京拜見皇帝,回家的路上,“西門慶與何千戶坐着兩頂氈幃暖轎,被風颳得寸步難行。”轎子裡光有取暖設施是不行的,四周必須用厚重的氈子一類東西圍得密不透風才行的。如果沒有保溫措施,在嚴寒下,長時間坐在轎子裡,那幾乎會被凍得半死的。下面抬轎子的,反倒無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