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者鄙”意味着什么?
《左传》上说:庄公十年,齐国的军队去伐鲁国。一个鲁国人想去见鲁庄公。其他人告诉他,那不是他的份内的事。他说:“食肉者鄙”。这里,食肉者代指当官的。意思是,当官的都目光短浅。
我们这里关心的一点是:为什么用“食肉者”代指当官的呢?很明显的是,当时,只有当官的,才可能经常吃到肉。一般的百姓,很少有机会吃肉的。这意味着什么呢?
鲁庄公十年是公元前684年,离中国有确切记年的时代不远。而鲁国是靠近沿海,是非常富庶的地区。对于百姓而言,当时的人基本吃煮米粥,麦子大概也是整粒煮着吃的,至少有某些人是这样吃的。贵族们可能吃磨成的面粉食物。像当时的主要粮食小米和黄米都是整粒吃的,今天也是一样的。蔬菜很多都是今天已经弃之而不用的植物,像葵、荇、苕、苞之类等植物。当时所谓的“羹”就是粮食和某些菜类混合到一起,煮着吃的。今天,广东人把许多烂七八糟的东西都放到米里一起煮的烹调方法,大概就是当时中原烹调手艺的残留。
鲁国是富裕的地区,由于人口的膨胀,大概能用作农业的地方,都耕种了。所以,能用来放牧的地方,就很少了。牧业几乎不起什么作用。另外,当时的养猪业,估计也是很不发达的。因为人口庞大,粮食产量很低。当时,基本的作物是谷子和糜子。那是耐旱的作物,但产量很低的。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可供养猪。所以,老百姓,很少有机会吃肉的。
只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把食肉者当作是当官的代称,才是合理的解释。
那时,离后来的战国时期不远了。在战国时期,中原的各国,互相战争。历史的记载,动辄几万人被杀。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经常怀疑那些数字不可靠。
他们怀疑的理由就是,当时,那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召集那么多的军队。一个中国的历史学家,驳斥他们的怀疑(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历史书中记载的参与战争人数都是合理的,但恐怕也不能说所有的数字都是夸大的),他们竟不屑一顾。他们的怀疑,也许有几分道理,但恐怕不是都有道理的。原因是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当时中原人口密度之大。虽然,战国时期的历史著作中,几乎找不到当时人口的数字,但我们估计人口一定是很庞大的。用“吃肉的”代指当官的,就是一种人口密度的指示剂。
在这种意义上讲,战国时期,华北平原的人口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从而导致互相残杀。这至少应当有某种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