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中一件趣事
美国早期的一位著名鸟类学家,在晚年,他发现小鸣禽在急剧减少。他写了一篇文章《在迅速减少中的小鸣禽》,拿到报纸上发表。报纸小编面对大名鼎鼎的鸟类学家的文章,诚惶诚恐地急忙发表。估计老先生在该文章中,对小鸣禽减少的原因作了几点分析。
科学的同行们自然会对这个课题作一番研究。最后的结论是:该老先生的耳朵聋了,他能听到的熟悉的鸣禽歌声明显减少了,这是他这篇文章立论的基础!真实的小鸣禽数量完全没有减少的。
作为鸟类学家,他经常到森林中漫步,他对于各种鸣禽的歌唱是很熟悉的。他大概可以通过听到的鸣禽歌唱的密度,大致推断出鸣禽鸟的密度。人耳朵在受到高强度的噪音损害,或者年老时,对声音的灵敏度明显地下降了。最先受损的部分是高频部分。人类听力最重要的部分是耳蜗(cochlea)。它像一个蜗牛壳。对频率的响应特性是:外部是低频,往内依次增高,因为谐振腔和尺寸密切相关。人年龄增高,听力下降好像也是从高频开始的。耳蜗听力受损,是永久性的,并且是不可逆的。
小鸣禽的歌声,一般都是频率比较高的。对那位鸟类学家而言,他听力的衰减,先从高频开始。所以,他耳朵中能听见的小鸣禽歌声就慢慢减少了。直到他明显意识到巨大的差异,他才猛然推断:小鸣禽在慢慢减少了。而大型鸟类,像乌鸦一类的鸟,密度自然要低许多,它们的叫声密度也低一些。更重要的是:那位鸟类学家的耳朵对它们的叫声——主要是低频部分,听力下降的相对比较慢的。在他的耳朵中及头脑中的意识,那些鸟类没有减少。
他的耳朵对低频的响应基本没有受损,听人谈话,主要是低频特性起作用,所以,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耳朵“聋”了——对高频的响应部分聋了。
人类总是在他的经验范围内去认识世界的,这个观念在广义上讲,也是正确的命题。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可以简单地这样化简的。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粒子个波的二重特性。刚学习的学生会倔强地问老师:那么,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糟糕的老师只会把课本上的话来回重复而已,而学生一直在濛濛然!这里,学生和老师都接受了一个荒诞的假设;物理世界的特性一定能用我们经验过的事物来比拟,或者描述!这是完全错误的,或者是一个完全无法证实的假设而已。当然,在广义上讲,我们总是试图采用这样的方法:用我们的经验来描述世界。此点则是真实的。康德曾说:我们是把规律强加于自然。庞加莱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就是一种“约定”。我理解他们的意思,就是在上述范围那种描述,才具有意义的!这就是世界所有的物理教课书在描述时空弯曲时,总画一个二维的来充数。先生们,能否画一个三维的我看看?啊,俺也陷入了那个假设的泥潭中啦!
俺曾经胡扯了一篇小说,或者是寓言,描述了三只蚂蚁博士们对于现代飞机场上空不断飞过的飞机作出的假说:那是玉米棒子在飞行。因为那是蚂蚁的经验中能努力找到的模型,或者说是它们容易理解的模型!俺试图去图解这个观念!你无法保证人类对自然的研究不像那三个蚂蚁博士的认识水准!
贴在网上后,好像无人能看明白俺想表达的什么观念!随他们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