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编制历法的难处
中国古代编制历法,其主要目的及手段,那可不是几句话就是说清楚的。俺蒙古一把,可以窥视一斑。
俺抄来几句描述中国历法的文字:“中国历法最著名的是太初历、大衍历和授时历。”
“授时历不用上元纪年,经以至元十八年辛巳冬至为历元。根据连续四年(公元1276——1280年)的实际观测,确定了当年的气应、闰应、转应和交应等天文数据。具体数据是:550600分、201850分、131904分和260187分16秒。
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以365.2575度为一周天,由此得岁差六十六年八个月退一度,这和统天历相同;还规定回归年日数每一百年减少2/10000日,也和统天历大同小异。它的的朔望月、近点月和交点月的数据则和赵知微重修的大明历相同。”
“授时历认为太阳在冬至点速度最高,在夏至点速度最低。……。授时历根据这个实测结果,利用垛积招差法,计算冬至后某时的盈积分;它还利用招差法,制定了一个从冬至起按日盈积分数的表格。”
“授时历也用招差法处理月球在近点月的不等速度问题;它用三差法列出太阴迟疾立成,以备检查在任何指定限内月球多行或少行的度数。授时历先求某月的平朔时刻,然后再求该月的定朔的时刻。”
授时历规定回归年每一百年减少万分之二日,明初回归年应作365.2423日;而大统历的回归年是用365.2425日计算,不予减少,因而历书上的节气时刻,逐渐延迟。还有授时历假定冬至日太阳运行最速,夏至日运行最缓。授时历颁行时,太阳最速点即地球轨道近日点与冬至点相距不到一度,相差小;到了明末,延迟到冬至后六日之多,所以,按照大统历法推算太阳的黄经,误差较为显着。明代钦天监官大多不学无术,虽知大统历推算结果,很多与现实不符,但无修改办法。”
能明白上述描述的术语吗?就算猜出大概,也能知道中国古代编制历法的难处所在嘛!
抄的书名是陈遵妫的《中国天文学史》。现在中国出版了天文学史,有十大卷之多。光历法编制就占了大量的篇幅。要完全看明白,没有一二年或更长的时间,根本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