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中国古诗 中国的古诗是异常的发达。在古人的眼中,月亮是非常重要的天体。他们把月亮称为“太阴”。与太阳相对。所以,在古诗中,月亮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在《唐诗鉴赏辞典》中,共收录了1105首诗,其中描写月亮的有202首之多。我们统计的原则是,诗中直接描述月亮,通常情况下是出现“月”字。当然,个别的是描写月亮,但没有出现“月”字,我们也把它算在其中。至于用于比喻意义上的“岁月”和“日月”,那是表示时间。我们不把它包括在其内。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善于抒情的李白诗中出现的月亮的频率是很高的;和李白对应的是杜甫的诗中出现“月”的频率就少多了。至于杜甫全集中共出现多少“月”字,我没有去统计,那是很费时间的事情。李白诗共987首,其中有“月”字,就是描述有关月亮的有305首之多。 最著名的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共有36句,而“月”字出现了十五次之多。古人写诗的原则是尽量少重复用一个字,而张若虚在这里却毫不忌讳重复用“月”字。另一个是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共有16句,而“月”字却出现了7次。前一首诗中“月”字出现的频率是20/48;后一首诗则是21/48。二者几乎相等。 以上的例子说明,月亮在古人的眼中是很重要的。月亮总是引起人们对它的注目。 李白那首著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诗似乎是平淡无奇,如白话道来。其中四句话中,两次用了“明月”。知道这首诗的人,我想会是几亿来计的。 但是,我敢说,在今天多数人眼中,他们理解的这首诗的意境和一百几十年前的人(没有电灯和路灯的时代)的头脑中所呈现的意境是大不相同的。 地球上所有的人大概都知道有一个月亮。 目前天文上关于月亮形成的假说是:在地球形成不久,那时太阳系的各个行星的轨道还没有完全稳定,有的行星还处于乱串的时期。一个火星大小的行星以一个合适的角度砸到地球上。把地球的地壳砸出一块。这些碎块逐渐形成一个月亮。月亮刚形成的时候,它的轨道离地球大概是二万几千公里左右。而今天的月亮轨道离地球是三十八万公里。在那时,如果地球上有某种生物在观看的话,月亮在天空比现在有二百五十倍大。尽管当时的太阳的亮度仅有今天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月亮的亮度还是要比今天的明亮许多倍,俺仅粗略估计一下,大概是现在的千倍数量级的,满月的夜晚也许像现在黄昏或者清晨某个时刻的亮度。 月亮和地球间引力相互作用及地壳和月球外壳的变形作用使月亮的轨道逐渐远离地球。目前的速度是每年4厘米左右。所以,月亮是越来离我们越远的。 古人在夜晚靠蜡烛和其它材料燃烧产生的光亮来照亮。有的时候靠油灯燃烧豆油来照亮。那个光度是很小的。所以,在现代电灯发明之前,古人除了学士在苦读,妇女在灯下纺织及作手工外,其他的人在天黑后,基本上是上床睡觉,因为,无论是蜡烛或其它燃料,其费用对百姓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花费。在春、夏和秋的时节,人们在吃完饭后,会坐在街上,和邻居们聊天。话题无非是聊些邻居的家常琐事。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好聊的。有的人读过什么书,话题就会转到古人身上,那就是谈论历史。当然,妇女一般对此类话题不太感兴趣。很自然,当人们无什么合适的话题可聊时,百无聊赖时,人们会抬头看天空。所以,对天空中常见的星星,古人比今天的人们要熟悉的多。我在小时候,夏天坐在房顶乘凉,母亲告诉我许多星星的名字。首先是银河,那像是天空的坐标。然后是北斗星和北极星。最明显的是牛郎和织女星。还有其他的星星。 银河在什么时节的指向什么方向,我心中很清楚。可是在今天的居住环境下,我在后院里,努力去注视天空,尽管我清楚地知道银河此时在什么地方,我就是看不见一点,甚至包括它的基本轮廓。罪魁祸首是周围明亮的光污染导致的。 古人的城镇,一般是没有什么路灯,所以,在黑夜里,背景是很黑的,绝对没有今天的“光污染”现象存在。天空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每月(农历)的初,一轮新月牙在傍晚时分,出现在天空的西方。每天的同一时刻,月牙会逐渐移向东方。随着月往对东方移,牙的“宽度”也逐渐加宽。每晚的月光也逐渐明亮起来。 当十五日时,月亮已移动到了东方,就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分,月亮出现在东边的天际。那时,月亮最大最圆。再后来,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晚,其月相也越来越小。最后,在后半夜时分才升起,变成了一线残月。最终,月亮几乎完全看不见了。 这个周期再重新开始。就是下一个月。 古人在黑暗的背景中,对于月亮的升落和明亮暗淡的变化印象深刻。在满月时分,月光洒向大地。月夜下,大地显得朦朦胧胧的。一定距离内的树林和房屋都依稀可见。在北方,在秋和早春时分,晚上会出现白霜。白霜反射光线,使大地显得比较明亮。而晚上月光的显示效果和霜的作用差不多,所以古人常常描写是“月如霜”。这是个极恰当的比喻。如果你没有在黑夜里在霜地里行走的经验,那么你对“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一点感到奇怪:霜怎么会跑到天上去了?如果你没有在夜晚里,在一个广大的湖边远眺的经验,你很难理解“月光如水水如天”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古人在完全没有月亮的夜里,周围是完全黑黝黝的。而月光会给院落及屋内亮度带来明显的周期变化。这一点,在古人的头脑中是极其鲜明的。古人在晚上无法入睡时,最先注意到的必定是月光。所以,古人在描写孤独时,几乎肯定要拉上月亮作陪衬。 李白在无法入睡时,睁开眼自然见到的就是床前的月光。月光照在地上,好像是铺了一层霜。诗人怀疑地抬头看看,发现那是月亮的光辉。坐起来沉思,忽然想念起家乡来啦。这就是李白描写的意境。 今天的人多数生活在钢筋和混凝土砌成的楼房里。亮乎乎的路灯及其它的灯光把周围照得比较明亮。人们几乎不再注意月亮的存在与否。他们几乎没有了月光对人们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观念。所以,今天的人摇头晃脑地背诵李白的诗,但他们脑海中产生的意境和李白写诗时产生的联想可能大不相同了。 无论今天的人怎样用音乐去勾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敢肯定,对于多数人而言,他们几乎无法真正抓住原作者创造的那个优美异常的意境的。 最后,我把《春江花月夜》和《把酒问月》抄录在下,看看你头脑中能产生什么的意境。其中,一个是轻松和乐观的;一个是忧伤和沉重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