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中的逻辑结构 所谓的寓言,就是用人类活动以外的东西,虚构一个故事,教育人们一个道理。这样的故事就是寓言。其中的几个要素,缺一不可的。必须是人类成员以外的故事,中国的历史都是用具体的人物故事来教育人,但那不是寓言。小说中的人类的故事就是虚构的,但仍然不是寓言。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给了你多大的启示,也不是寓言。任何故事,没有明确的教育意义,也不是寓言。 光是非人类成员的故事,还得是虚构的:如果今天用科学论文的方式,描述一种真实的自然现象,也可以给人一个教育意义,但那不是寓言。 既然是虚构的,那就可以胡编了吗?根本不是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寓言中的逻辑关系和最后要阐述的道理的逻辑必须是一致(consistent )的。如果不满足这一条,那个所谓的寓言就是拙劣的,甚至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寓言。 比方说,著名的龟兔赛跑的寓言,用的逻辑是:兔子奔跑的速度比乌龟快了许多,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乌龟,但它太骄傲,结果被乌龟击败了。如果把这个故事改一下,变成兔子和猎豹比赛赛跑,是兔子骄傲,去睡觉,结果让猎豹获得了胜利。这样的寓言,再讲道理,要教育别人,那不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吗? 再比方说,那个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用的逻辑是:乌鸦嘴叼着肉(大自然中,乌鸦确实是这样的)。狐狸奉承乌鸦歌唱得好;乌鸦一高兴,为了显摆,张开嘴,歌唱。肉掉下去,成了狐狸的礼物。如果改成一只鹰爪子抓了一块肉。狐狸奉承鹰歌常得好,鹰再歌唱,这个寓言能得出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道理吗?或者改成狐狸奉承鹰舞跳得好。鹰开始跳舞,肉掉了下去。鹰跳舞时,也可以把肉抓紧的。这样的行为和“骄傲”无法扯上必然的联系。那么,后面引出的道理,就失去了依据。 一个寓言是好是坏的关键点是:其故事中的逻辑和最后归纳的教育人的道理,必须有逻辑一致性,否则就是个拙劣的寓言。 连这样简单道理都归纳不明白的人,受的教育是什么,不是很明显的吗? 连简单的精细概念都分辨不清的人,只会大概扯葫芦瓢,那是中国低劣教育的后果。外国研究生院的教育,无法矫正他们低下而拙劣的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