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网友zj转贴:前苏联50年代关于作家实名制的大讨论 作者:一点五 近来越加喜欢阅读苏联的书籍,这个苗头缘于我的一个发现:中国历史也好,现状也好,总能在苏联找到“先行者”。 如早年我曾对“工贼”这一名号佩服有加,后来才发现苏联领导人在20年代就相当成熟地运用着这一词汇,中国只不过是“拿来主义”而已。又如近年来一出笼必沸沸扬扬的实名制,其实也不是“中国制造”,苏联人在50年代初即轰轰烈烈地开展过一回全民大讨论。 斯大林日理万机是非常有名的,其中对文学的关注成了斯大林“万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斯大林特地设立了“斯大林文学奖”,对所有获奖作品斯大林不吝时间一一审查,大多时候还亲自确定每一部作品应得的奖项。有时斯大林还亲自下达写作提纲,遵照这提纲完成的作品总是能照例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50年代以前,斯大林对作者的笔名还是非常宽容的,他曾说:“一个人有权用他自己选定的笔名写作”,“既然人家给自己选了一个笔名,这是他的权利,我们就不必再说什么了,这是起码的礼貌。”“有人喜欢有一个笔名。他自己感觉到,这对他本人来说是件很自然的事。为什么要拽住他,把他拉回来?” 1951年2月,斯大林的态度突然发生巨变。后人已无法准确知道斯大林出现这一转变的直接原因。总之,在报纸的指引下,苏联人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关于笔名的大讨论,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场揭穿笔名、杜绝用笔名写作的群众运动。 1951年2月27日《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现在是否需要用笔名?》的长篇文章。文章一开篇即提出,笔名“这种现象主要是建立在暴力和凌辱基础上的社会制度的环境造成的”,接下来宣布“在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已经彻底消除了促使人们用笔名的一切原因”,并顺势将使用笔名的人定性为“旧传统的狂热维护者”,攻击坚持使用笔名的人“持反社会观点,又不愿让人民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往往借笔名躲藏起来”,“拿笔名作伪装的手段,借助笔名在报刊上进行各种各样卑鄙恶劣的勾当”。 文章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社会波澜。苏联作协随后宣布,“现在到了永远废除笔名的时候了”,因为笔名让“文学界滋生了不负责任又不受惩罚的现象”,“腐蚀我国像滚滚洪流汇入苏维埃文学大江的健康青年,从而给文学造成巨大的伤害”,强调“当今踏上文坛的青年不需要这种过时的传统”。 许多著名作家如肖落霍夫等争先恐后地站出来拥护取消笔名的决定,表示将坚持实名制写作,并把笔名说成“同社会捉迷藏”,“特殊的翻去覆雨的行径”。 1951年3月10日,斯大林在与作协少数官员交流时,怒不可遏地痛斥两个姓(相当于中国的名):“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干?为什么要培植反犹主义?谁要这样做?”并斥责某些姓(指笔名)是“愚蠢的”和“不妥当的”。 于是,苏联作协赶紧下令,所有报刊、杂志在发表文章时,如果仍然使用笔名的,必须在笔名后面用括号注明原姓;于是,广大文学工作者踊跃倡议“杜绝用笔名发表作品”;于是,在苏联出现了一场自发“揭穿笔名”的群众运动;于是,少数坚持使用笔名的作家被抓捕了。 苏联作协曾找到索尔仁尼琴,要他在一个作家实名制的申明上签字。索尔仁尼琴一口拒绝,他说:“我不反对取消笔名,但是现在(你们)这样做不合时宜。”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那一场浩大的作品实名制运动也随之烟消云散。 对近年来忽兴忽衰的网络实名制,我不反对,但很反感。我反感的原因之一决不是出于恐惧,而是认为它毫无用处。哪个腐败官员不是实名,这阻止了他们前腐后继吗?生活中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言语不够手脚凑,难道是因为对方不是实名么?原因之二,一如索尔仁尼琴先生的观点,我坚持认为: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下,这样做不合时宜。 取材于西蒙诺夫《我这代人的见证》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