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因为这是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追求,更是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喊得最响亮的口号。但是到底什么是“现代”?如果对“现代”都没有概念,怎么去“化”?
俺一年半前说过这么一句话:毛泽东遗产的实质,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把中国拉回远古,用远古的理念制度把中国“现代化”。俺这属于孔夫子式的述而不论,论而不述。应该对这个论说来一个像样的论述。在展开论述之前,俺觉得先要把什么是“现代”厘清一个基本概念。于是网上搜寻了一下,发现这篇关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文章很有启发。先拿出来让大家品尝开胃一哈。
[現代之旅] 1. 什麼是現代?
April 9,2013
作者:plato20105
什麼是「modern」?最近常覺得有必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身為台灣人,我們的現代化完全是不明就裡跟著西洋走的,既缺乏演化的過程,也摸不著未來的方向。
不過千禧年之後來談這個問題還真有點弔詭,因為所謂「現代」早已經不是「現在」,而是上個世紀了。
現代之前
還記得小時候「modern」這個字被音譯為「摩登」,意思是站在時代的前端,很時髦、很新潮。至於什麼叫「新」,其實是相對於之前的「舊」而言的,當時代往前推進,再回過頭來看那時所謂的「新」,有時簡直是荒謬可笑。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環顧我們居住的空間心裡不禁疑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房子全都長成這樣四四方方,為什麼房子要蓋成這麼簡單?這麼無聊?
到底所謂的「現代」,是從何而來?
這個問題任何人有興趣,只要請出孤狗大神隨便一查都可以
找到一堆資料,有些說法甚至主張「現代」的起始可以遠溯至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約1420
-1630)。的確,人類的文明就像一條大河,百川匯聚,淵源流長,很難截然斷代,不過大河會轉彎必有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毫無疑問的,十九世紀的工業革
命(約1830 - 1900)是促使人類走向現代化的關鍵推手 。
仔細想想,「人定勝天」這句話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出現在我們的語言中,滲入我們的潛意識,那是人類以機器取代人力之後,發現超越肉身限制的可能性,大大增強了我們與天抗衡的信心。
從此科技改寫人類對 power 的定義,成為文明發展的主軸。理性抬頭、上帝被宣告死亡,人類認為科技足以克服一切,人類可以成為自己的主宰,甚至宇宙的主宰。
鋼與鐵的時代(Machine Age)
1851年5月1 日倫敦萬國博覽會開幕,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遊客第一次見識到完全由鋼鐵和玻璃構築而成的巨大展場,長563米,寬139米,高41米,足足有梵諦岡聖彼得教堂的四倍大。
這
座「水晶宮 Crystal Palace」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使用 3300 根鐵柱,2300
條鐵樑。儘管生鐵作為建材在當時並非首創,但以生鐵預製成框架直接到現場組裝卻是史無前例的創舉,傳統疊磚砌石的工法完全被鉚、套和螺釘所取代,把房子當
成機器一樣來安裝。
當初英國政府為籌建展廳曾向全世界公開徵求設計方案,245
件參賽作品竟沒有一件令人滿意,最後只剩下九個月時間了,眼看時間緊迫一般常規建築根本蓋不起來,只好趕鴨子上架採用英國園藝建築師 Joseph
Paxton 提出的應急方案,把蓋溫室的鋼鐵骨架、平板玻璃拿來應用在展場上。
結果,八個月就完工了。
想想看,那是162年前。
這
座劃時代的建築充分展現出當時工業發展的驚人實力,不但成為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徵,也開啟了現代建築的先河。對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來說,水晶宮所
展現的時代精神實在是超越了他們的理解範圍,在讚嘆之餘,有些人甚至對如此廣闊透明的空間難以適應,一進去就頭昏目眩。
就像我第一次參觀巴黎凡爾賽宮時,只覺眼花撩亂,頭昏腦脹。
奢華至上的時代
還記得1987年我初次造訪歐洲時,在凡爾賽宮的皇后寢室裡,如何深刻領會到現代建築崛起之必然與必要:
那是個加法的年代。從地板到天花,繁紋縟飾密密麻麻無所不在,堆砌一切奢華,只為展現空間主人無可挑戰的地位與尊貴。
據說凡爾賽的由來,是因為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去參觀財政大臣 Fouquet 的府邸,赫然發現他家竟然比自己所有的行宮更宏偉壯麗,氣得立刻以貪汙罪名把他關到巴士底監獄,並且命令他的設計師幫自己蓋一座更雄偉更華麗的行宮。
1710年,凡爾賽宮的主體建築和花園全部完成後,果不期然成為當時全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絢爛的巴洛克風格吸引俄國、奧地利等其他歐洲君主爭相仿效,凡爾賽宮變成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乃至時尚的發源地。
路易十四這身行頭可是當時最引領風騷的打扮: (OS:原來緊身內搭褲襪18世紀就流行過了!)
一旦奢糜成為最高指標,百姓不造反也難。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後,凡爾賽宮的榮景從此畫下休止符。
從加法到減法
水晶宮已於1936年毀於大火,凡爾賽宮則依然健在。
從這兩座相隔近150年的建築可以看出,十八世紀農業社會以手工精雕細琢的加法思維,在邁入十九世紀工業時代後如何進化到減法思維,以規格化、簡單、迅速來達成機器量產的目標,這種減法的思維不斷推動西洋文化朝「現代」邁進,於二十世紀達到高峰,迄今我們仍難逃其掌心。
不過從加法到減法可沒有想像中容易,光是減掉「不必要的裝飾」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了。
1911
年,維也納市中心出現了一棟立面素白、除了必要的開窗之外完全沒有任何紋飾的建築。設計師 Adolf Loos
正是《裝飾與罪惡》一文的作者,這篇文章後來被柯比意譯成法文刊登在《新精神》雜誌上,標題卻變成了《裝飾即罪惡》。Loos
在文中主張,原住民在身上紋飾並不是罪惡,但現代人如果這麼做就是罪惡,因為時代不對,那些紋飾與現今的文化沒有任何連結,是毫無意義的。
這棟後來被稱為 Loos House 的六層樓房,原本是為 Goldman & Salatsch 男裝專賣店設計的,現在已改成銀行。建築的外觀由屋頂、主體和基座組成古典三段式,但排除了窗邊的一切裝飾。
以
現在的眼光看來,它不過就是一棟老式建築,外觀也很普通,重點是,它的位置就座落在維也納市中心的米歇爾廣場,而正對面一字排開雄壯威武的,可是奧匈帝國
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Loos House (下圖右) 那由格子窗組成毫無裝飾的立面,理直氣壯地正視著雕樑畫棟的皇宮
(下圖左),在周遭奢華矯飾的建築群中有如一篇無聲的宣言。
可以想見,Loos House 完成後各方一片撻伐,譏諷它是「沒有眉毛的建築」,漫畫家取笑它長得像水溝蓋,「這位最摩登的先生走在大街上一邊苦思著藝術,突然之間呆住了,他總算找到了尋求已久的東西」:
到後來連原本支持的評論家也倒戈了,逼得 Loos 不得不親自應戰,出面邀請市民座談,大聲疾呼「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建築」。
這已是發生在一個世紀以前的事情了,而且是根源上與我們毫不相干,一個遙遠國度的歷史。但是「裝飾即罪惡」這句口號,卻橫掃二十世紀,成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高指導原則,影響所及,台灣也不能倖免。
現代之後
1960 年代,減法的思維推到極至成為極簡主義:
至此,現代主義革命顯然衝過了頭,與大眾漸行漸遠,時代於是重新回頭向眾生靠攏,「後現代」應叨蔀楝F在進行式。
不過「後現代」並非將「現代」全盤推翻,只是對「現代主義」的獨裁與潔癖提出反省。時代的變化轉折當然不是如此三言兩語可以簡單說清楚,但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出發展的主要脈絡。
為什麼談過去?因為有過去所以才有現在;因為曾經繁複,所以追求簡單。那是我們從未經歷的過程,我們從未真正體驗過那種奢華,何以理解那由奢入簡的渴求? 沒有「現代」又哪來的「後現代」?
大魚大肉吃太多的人去講究菜根香,和沒有肉吃的人只能吃菜,境界是不同的。
我們的「現代」完全是橫向移植而來,是沒有根的,這就是我覺得有必要好好思考「什麼是現代?」這個問題的原因。
(圖片&資料來源: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