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又一次地回国探望了久别的父母和亲人。和以往回国不一样,这次是我一个人回去的,有了大块的时间陪父母,也有了闲空去看看儿时度过时光的许多地方,心里有一种时光倒流、岁月飞逝的感觉。 刚回家时,弟弟问我想看看什么地方,他可以陪我去,还推荐了几个沈阳发展比较好的地方,我都摇头拒绝了。其实在我心里,很想去看看过去自己生活、长大、和学习的地方。 人到了中年,怀旧的心态总是比探新的激情要高的多。 父亲非常理解我,他给我设计了一个观光路线,我们就叫它“怀旧一日游”吧!先从当年我家住了20多年的和平大街开始,看看我上全托的幼儿园,路经我们的旧家,再去我读书的中学,接下来停在以前常去的中山广场(文革时又叫红旗广场),又绕行到以前爸妈上班的设计院,从那儿再往沈阳的奥体中心和新开发区兜上一圈,最后停在张作霖的大帅府。 在我的记忆中,沈阳的和平大街是一条很特殊的街道,大街的中间有一条很宽的树林带,树林中还有一条可供两人并行的小路,树林主要由桃树和白果树组成,从我记事到大学毕业,我家都是住在这条大街上的。当车子一拐到这条我生活过20多年的大街,看到了久违了的那条树林,我的眼睛都潮湿了,好像又回到了孩童时代,眼前视乎又看见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色,和秋天孩子们争先恐后捡白果的场面。 儿时的幼儿园已不复存,父亲只能指着一处大楼说,那后面原来是设计院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是全托的,由于父母的工作常常要出差,我是每个星期回家一天,我在这个幼儿园度过了近两年平淡的童年。 能记得最开心的几件事之一是,一次幼儿园种痘,阿姨让小朋友们分成两排,一排由医生先在手臂上涂药,另一排由另一个医生在涂过药的地方,用小刀划一小口,我当时怕痛,先在第一排混了一下,根本就没去第二排,当时很得意逃过了那一刀,后来想想幸好天花灭种了,否则我这样逃了种痘,岂不危险极了。唉,这篇文章是要送给父母看的,他们还从来不知道这件事。 我家当年住的设计院宿舍,是一大群30年代由日本人盖的三层楼。我一直认为那些楼的条件不错,都是木地板,管道煤气,自来水。每个单元有两到三间住屋。人家原来设计的是一家一个单元,配有厕所,厨房,小的储藏间。中国原来住房紧张,设计院也不例外,把一个单元分给了两三家住。我家在这个大院搬过很多次,从一间小屋,搬到一间大屋,再搬到两间套在一起的屋子,但总是跟别人共用厕所和厨房,这也让我们有过许多不同的邻居。 印象最深,也让我家最心存感激的是我六、七岁时的一家邻居,那家有四个孩子,家里的爸爸好像是一个技工,妈妈有病在家,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常常吃苞米面的菜团子。由于我家都是吃细粮,我和弟弟很馋他们的菜团子,我们常常偷偷地拿饼干跟他们换菜团子吃。文革到了高潮,一天,多日不回家的父亲忽然跟着他的几个同事回家来了,我是那个高兴啊,马上迎了上去叫爸爸,父亲只是沉着脸说,去,领你弟弟到外面玩去!那天我和弟弟在外面玩了一会儿,想回家,邻居的妈妈在单元的大门口拦住了我们,让我和弟弟去她家玩,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要领弟弟回家,她不让,说我们可以在她家吃饭,我只好跟她说,妈妈不让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她说今天你妈妈说可以在这儿吃饭,记得那天我和弟弟香香地吃了一顿他们家的菜团子。那天很晚,妈妈才红着眼睛来接我和弟弟,只记得妈妈一再地谢谢她照顾我们,那邻居妈妈很直爽地说,我们是工人,啥也不怕,我们只知道你们是好人!回家一看,家中的东西全部翻的乱七八糟,由于平时也见过别人家抄家,马上明白我家也被抄了。 另一家印象深的邻居是我十三四岁时的邻居。这家邻居也像我家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哥哥与我同岁,小的是妹妹与弟弟同岁。那哥哥是从来不与我们家的孩子说话,而妹妹可是天天缠着我,让我跟她玩。你想想,我一个初中生,怎么会喜欢跟一个比我小四五岁的小学生玩。所以常常是随便糊弄她一下,找机会溜了去找别的同学玩。不过那小丫头也很鬼,很快她就发现我特别爱看小说也爱听故事,那年代能看的书不多,也没人给讲故事。一天,她跟我说,她爸爸会讲很多好故事,只要我白天陪她玩,傍晚她让她爸爸给我们讲故事。还别说,她的爸爸确实是讲故事高手,那次他用了接近两个月讲完了《基督山伯爵》。我当时听的是如醉如痴,整个人都掉进了故事情节里。文革后,许多书都开禁了,我用第一时间找到了这套书,一口气看完,我是那个惊讶啊,当年那位邻居叔叔讲的那么细、那么全,要知道,他是没有书背着讲的啊! 我当年上学的中学已经改头换面,大楼还在,不过已经成为一所小学了。听傍边小卖店的人讲,中学的大部分老师去了另一所中学,想想我已经离校有30年了,当年的老师也该早退休回家了,只好在心里默默祝他们身体好了。 沈阳的中山广场以它那尊毛主席和群体历史雕像而出名。我还能记住文革前,这个广场就有一些花和树,父母常常领我和弟弟来玩。后来文革为了建这个雕像,广场关闭了一年多,再开放时就有了这座雄伟的雕像。说心里话,这座群体雕塑水平很高,雕像的每个人都翼翼如生,听说许多毛主席的雕像在文革后都被推倒了,做决定留下这一雕像的人,是一位(或者几位)懂得历史和艺术的人。 父母当年工作的设计院还在,我眼前恍惚又看见妈妈带我去她的办公室玩,办公室里那些大大的画图板,常常会使我浮想联翩,我是很佩服能在上面画出高楼大厦的那些叔叔阿姨。如今这所设计院也大大地变了样,原来的三层楼已经加高到十来层,值得庆幸的是,它还在原来的地方。 那天,还去了沈阳的奥体中心和沈阳市南部的新开发区。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后,我喜欢的不是那些高楼大厦,看着让家人自豪的新高楼和宽敞干净的马路,也很为家乡的发展高兴。后来跟父亲深聊了一下这些新区,才知道,这些楼大部分都空着,因为相应的服务设施都跟不上,只有一排排的高楼,没商店、没学校、没医院、不通公交车,你住在那儿,就是住在了一片美丽的高楼沙漠中了。 建议大家有机会去张作霖的大帅府看看,建筑和陈列都值得一看。张家父子俩给中国历史添了一笔不轻的笔墨。大家可以看看张大帅给家人定的条例(我贴了照片),我看了很有感触,张大帅真的不是一般人啊!(待续) 沈阳和平大街,大街的树林已经被改窄,也没有了林中小路。 沈阳中山广场 张作霖大帅府前门 大帅府 张作霖给家人定的条例 沈阳浑南新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