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自己——善,唯善,至善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二) 人类活着的最高意愿的实现,就是要活得自由。 活得自由,意即我们懂得怎样活出自己——一个自在,淡定和平和的自己。 自己(注)是指一个心与其作用于整个意识状态的支撑,是可以超越一个个的自我,或是一个个自我已能进入圆融合一,也只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会让我们感到自在,淡定和平和。我们会感到自在,因为一个个自我已不会各自膨胀;我们会处事淡定,因为一个个自我产生的各种背景噪音开始消失;我们会平和生活,因为一个个自我一没有了话语权,我们是可以简单、无为的生活。 当我们能以一个自在,淡定和平和的自己的这个姿态来支撑生命,我们就能获得自由。 前提是:我必须要了解自己,才能掌握自己去支撑生命,让生命的话语在自然与智慧的心性中圆通协调,圆满结合。 自己(注),本于生命的本体态势,以一个心的状态来支撑生命态势,掌控所有的生命话语权,让一心可以随境转化为分心,但是又可以守住向心,随意回归静心。(请参阅下图) 自我(注),则会蒙住自己和弄糊本来清晰的意识,还会让自我意识无限放大,凌驾在意识之上,让我们不会看到自己的存在,也可说是自己已被自我混淆了。 自己可说是涵盖于一个生命的整体性意识中,而自我却在一个生命的整体性意识中脱离而只局限于一个整体的局部性意识中。 其实,自己不是自我,意识也不是自我意识,心也不是心的作用。如果我们分不清这个说法,那么这些已经混淆的各个界面,就会让生命的话语流于随便,让我们的错觉产生一个平常景观,随和即是可以随便,普遍上,我们常常以此错觉作为精神上的依持,把自由的真正意涵弄糊了。
自由的生命话语权,必须由自己来全面主导,给予清楚划分,可以在向心的姿势随境划分而分心为之,暂时给予自我主导当下,感受自由,也可以随境合一而为,体现自己自身可以感受到的真正自由。 另一方面,当自己自身产生混淆时,做不到意识清晰而不能随境划分心境而为时,我们于这个自己的反面姿势下,有时是可以开始意识到自己自身的内涵背后,确实还有一个个生命话语的复杂背景的重叠,可能会是不止两个,或许还会更多,同时又可能附带着更多的背景本身的情绪作用,都会伺机肆意而为,让我们心性变得混乱,心智逐而糊涂了。(将在下一篇加以阐明何谓生命话语的背景问题和情绪作用问题) 如上文所述,有关自己的一心意识状态所能作出的主导心性演变,清楚划分生命话语的话语权,让我们可以随境感受到真正的自由。但是,我们又要如何起心对应,才能做到拥有这份能耐呢? 首要的,我们要知道,由自己的心所起的作用,所开展的有关我们生命的整体性意识的一个个生命话语,是能够贯穿了心性三个层面的善,唯善,至善,并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的演化过程,能够演变出一个个生命话语的过程:从自然生成生命话语,到生命规律智慧话语的演化过程。(请参阅下图-纯属本人构思,只供阅读参考,勿作抄袭用途)
人类最初的自由追求,就是要能获得善——一个自己生命本然心性需求的圆满。
以此往上一层可追寻的自由,就是唯善——一个自己自身独特的生命意愿达致圆满的追求。 再者,一直到终极的自由的追求,至善最终是自己自身人性圆融最高境界的自由追求。 我们人类无不在此三个自己有所向往的自由中追求自由,并且是以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可能是无意识的、或是潜意识的、也有极少数的人或能是有意识的)的作为,各自抱着自己向往自由的人生信念,活着,活下去,活出自己,写下自己一生各个旅程碑的故事,各有起伏、得失。即使最终没有获得太多的成就,只要在回忆中,确实的还能拥有那么一个能活得自由的人生片段,也会无所为憾。 这种能够活出自己,追求自由信念的精神,从那些攀登喜马拉雅山的爬山者身上,可以深切感受到。最近一出根据真人真事故事拍摄的电影(Everest),笔者有机会看了,心中真的感慨万千。他们就是为了攀爬上到峰顶,即使在下一刻是知道没有回头路的余地,也会毅然前进而往,宁愿从此与高山长眠,也无以为憾。他们确实为了自己认为可以因此而获取自由,虽死也无遗憾。 我们活着的意愿,圈定了我们自己所向往的自由人生之路的取向,让我们一路走下去,都是以自己的一个心处于心的作用,开展一个离心—向心—静心的心性,把一个纯粹意识整体状态的微观性质转化为巨观性质,在自发生成和自觉觉知的两种意识状态中相对于三个层面的心性,不断演化自己的自由生命话语,以各种意识形态,作出自己人性进阶的演进,以进化的人性作出表现于前半生的自我实现,再以净化的人性自我实现于后半生。(请参阅上图) 我们生命话语的演化过程,都是多数人个人无意识追求活出自己的生命话语,决定自己一生作为生命意愿的话语权,为自己的生命实质要求,增添一份生命的光辉。 这也是一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生命话语,人类的生命意识以此话语权,决定了我们人类几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会走上相同的路,即使历尽苦难,也会义无反顾,毅然为之。 人类凭着这一个精神感召,一路走来,撞撞跌跌,为了活出自己,都会一直在自己的心性成长与自由意愿的配对和对位上,作出极多极大的调整,只为了寻觅一个自己的生命话语的实质意义,为某个心性层面的意义而活出自己。 这一个人类的生命话语,虽然深锁在无意识的层面,它还是潜在于一个有意识的内心基础中,而这个基础,就是一个生命话语的共性律动模式——善,唯善,至善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的演变形式,于我们意识与心性演化的过程中,展现一个个普遍性的自己心性演化模式。 这是我们能够参透,并通过可以进入的意识,来揭开它的潜在面貌。 (将在下一篇文章以生命话语的背景和情绪作用来细分这个潜在面貌,并阐明如何起心对应,以做到自己自身能够拥有这份能耐去掌控自己生命的自由。)
注:自我与自己(节录自—《荣格双重人格心理学·19不自由的心灵): “自我”与“自己",在一般的语言环境下,这两个词几乎没有什么区別。都表示"我本身"。但在荣格心理学中,自我和自己是被明确区分的。 自我,处于意识的中心,"这就是我" 这想法背后的支撑者就是自我。所以,自我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持续性和同一性。如果,一个人对 "这就是我"的具体内容朝令夕改的话,那么不仅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困扰,也会让他本人陷入混乱之中。不过,自我持续性的周期会因人而异,有的人一个月左右就会改变一次自我的定义,也有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同一种人格。此外,自我还需要具有同一性的特质,否则的活,如果两个人一段时间未见,再次相逄的时候,就会彼此不认识对方,那可就麻烦了。 另一方面,自己,是指意识和潜意识经过统和之后完成的心灵本分。或者说.也可以认为自己是心灵体性的中心点。 总结来看就是,自我是支撑意识的领域,而自己则是支撑心灵的整体。 待续(三)
后记:这一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生命话语面貌,如果能够根据上图和说明,理解这个自己内心层面的各种界面的结构,或许是能够有所意识到的。 如果我们能够有所意识的去看待自己自身的生命话语,或许我们可以少了一番摸索,少了一番撞跌,并在这话语意愿的意义寻觅,可以依此获得一份参考,就像我们可以在人生前进的路线,拥有了一个自由生命取向的导航指引,让我们避免自己迷失方向,减少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误入一些迷途,而一生只能一直面对一个个无奈作哀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