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全息走到全息的意识形态走过自己——认识你自己:前提(图文修改于4-7--2019) 年少的时候,我学书法,就问导师,要这样才能学好书法。 他说自然就好。当时我真的听到满头雾水,不过,我还是紧记于心。 后来,我也开始练上写毛笔字的功夫,又再去揣摩这句话,终于能够悟解了。 当时我在练书法时,在某个时刻开始,每每都会察觉自己在写字时,心中不时有好多意念在闪烁:哎呀,这笔写坏了;还好,这笔还好;今天好像状态并不好…… 后来,当我能练就书法的基本功夫时,我就不再介意这些闪烁的意念,也就是能一气呵成地,一挥而就地把整幅字写好。虽然作品中的某字存有败笔,也不影响书法的整体表现。 自然的意涵其实就是:当我们意求专注做事 (比如练书法、国画,练气功,太极等) 时,一开始都会诸多念头在心中闪烁,如果能不受其干扰,又能坚持而为,而后就能进入一个平静的心思态势的过程,也就是说能够做到专注了——平静的心,专注的脑。 这个过程就是自然,一种心意的毛躁可以运转到平静的过程,一种平静又专注心性的练就——这种心性境界跟禅修是一样的,也是禅,一种正念的导引作用的效应。 换句话说:这一切就是一个只有人类才能拥有的生命全息智能化态势,一种人类的生命处在心和脑的一体全息性智能化表现,一种人类生命处于一个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和谐合一的全息思维外化表现(将会在接下来的篇幅详细解说)。全息于此过程的意涵,于此说法上是可以成立的。 中国人自从五四运动后,便东渐西学,我们备受西学的种种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影响。中国人一贯以来本有的全息心性的修养,就从这一刻开始,被忽略了。逐而我们确实是以近乎完全接受学获西学的种种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好处和实用价值,同时又一方面因其所产生的极佳物质性生活品质,来满足我们现实物质生活的需求,但是,当我们开始温饱之余,又同时因我们失却了自身一贯以来本有的全息心性的修养,一时不能拥有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的熏陶和滋养心性,也就在当我们休闲那一刻,偶尔心头杂念丛生,就会有一个民族性本质的内心驱动,从表面意识的感觉就只是一股毛躁,而自己是完全无从适从这个毛躁的心态,逐日地我们会很容易越来越烦躁起来,就会去想:我到底在那儿出了问题? 我到底在那儿出了问题?这个想法的出现,就是一个民族性本质的内心驱动,一种觉知性的初心的内心驱动。 我们必须从民族的国学精粹(儒家思想如《大学》等、道家思想如《道德经》等,中国佛家思想如《禅》等)的深层意识中去寻觅一个切实的说法。 不过我们却在东渐西学的学习后,限制了自己这个内心驱动的开放和等着开发的全息心性,反而以一个已被形塑成为一个被格式化的脑袋,陷入一直以来只相信西学的说法(就如自我与其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去寻求解说来调整自己,结果就把自己切割成一块块,无灵性,无完整灵魂的生命体,我们开始找不到自己,同时也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式的冲击自己,我们就更加迷失自己。我们很多的人会是这一个年代因看不透这个自己民族性的内心驱动的深层意识形态,以至成为陷入一个充满无知、无限迷惑,极度迷茫的心思状态的人——我们就是这样无意识何谓忙、茫、盲的混乱生命态势。 西方当前的 “现代” 与 “后现代” 的多位思维发展特性,已把过去我们还能掌握得体,有关其把全人类紧密连结在一起的体系——关于时间和空间、自己与他人、生存的问题——一一崩解了。西方当前的 “现代” 与 “后现代” 的多位思维发展特性,正显现西方思维信息的细化,但是却没能理性内化融合,因为理性内化融合,必须回归一个思维全息态势的适调,唯有的适调我们必须回归东方去。这个所谓回归东方文化思想的探讨,正是目前一些西方学者的觉知性意识和其有所为的去以西方的实证方法来加以印证。 从非全息走到全息的意识形态走过自己。你走过了吗? 东渐西学,让我们只注重各种知识全面的获取,又同时切割思维和格式化了我们的脑袋,如果我们再继续如此这样没有觉知这个意识形态已经出现的问题与极限,我们会像西方人活得很累又很苦,最后只能够拥有非常不快乐的生活品质。 纵观这个西方人的精神形态问题,西方的一些学者,以其细腻又尖锐的心思,早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已在质疑这 一切因由,并开始西渐东学,从禅修、静坐、正念观想等学问的探讨,且以神经学和磁共振成像来加以印证。结果他们已开始相信东方的古老学说的精密性的实用价值,破除他们所谓的神秘性的批评。正如John beebe 所著的Integrity in Depth(翻译本《品德深度心理学》鲁宓译)书中所探讨的:自我的完整性,是与中国概念的“德” 的内涵有密切的关系。 从非全息走到全息的意识形态走过自己。你要如何走过? 我们可以回归中国的传统学说找答案,那是西方科学正在探讨和印证的,但是,这一切其实就在我们自身民族文化基因与脑部细胞基因里,是可以自己切身经历,以亲身经历加以验证的——这一个我们无自觉的毛躁生命态势(西方神经学说这是预设模式网路),是我们懂得所谓的毛躁,如果我们想去平复这个毛躁,中国的《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切实都有明确的解说与指导方法。因此我们不应该再舍本逐末,舍弃自己民族传统的全息学说,反求于西方那把全息心性形态切割成各种局限性信息形态(概念)的学说。
我们必须回到自己心性的根本走过自己,走过或许每一天都会出现的自我纠结——我们因为看不懂自个儿各个心性的信息形态(杂念,意念)的自然本质,反求于外(心理学实用手册等)来处理它,结果是此一时有效,彼一时无效,始终还是毛躁,如此毛躁而至最后极度压抑时,也就是开始可能会患上心理或生理疾病的起源的时刻。 其实,我们是能做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关键在于 “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1
认识你自己,可以从这张全息图谈开来。下回再谈。
全息场场化态势的结构——1纯粹意识与心性-2心性建构-心脑智能化建构—3构成自我建构
全息场场化的连结
注1:可以参考YouTube视频《大学之道》大学之道 01 刘丰 & 刘宏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2E4qkIr2U&t=789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