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演西游记——该是你我他 小时候阅读《西游记》,特别崇拜孙悟空,更迷上他的七十二变法术,整个幼小的脑袋就是除了幻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思绪。 近年来,电视台播放了拍成电视剧的《西游记》,我已没有小时候的热情,不然我会追看。我在做事之余,家人正在看戏,偶尔会稍微听到和看了一些段落的情节,却始终提不起兴趣去观看。 这个转变的心态,也令我纳闷了一段日子,就在今日这当儿,忽然让我觉察到:人成长后,小时候的热情,都会自我无意识地整理转变为内心的某种心路历程,仅存的还会兼带着的一丝丝感情,而后年长时会一并成为做事的某种感情和思想。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不知不觉的,甚至是无知无觉的,连任何头绪也无从查起。 今看《西游记》,一时之间我竟然觉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跟我们玩了一个很精彩的“心性游戏”,我们似乎被“玩”得不亦乐乎,一玩就玩上我们的一辈子,还玩上我们华人好几千年的时间。 这话从何说起? 就从《西游记》中人物的角色说起: 唐僧——他的角色扮演是代表我们那股从小就想往善的方向(从不善或不圆满到善或圆满)发展的心态。这股心态可以心理学的“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 加以分析,这种情结说明一种情感:我们很想做好某一件好事,却又害怕去完成它。或许是因为想做好某一件好事,那会感觉很孤独,就如那些超越常人成就的人,不管是何种领域,都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 因此,唐僧的角色扮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高不可攀,可有可无,除非个人已能走出 “约拿情结”的影响。这也是思维简单的小孩子,普遍上不见得会喜欢唐僧的角色扮演的原因 。 这也可概括地说唐僧是代表以“戒定慧”来去除“贪嗔痴”的一个根本性的心态,只有有心性修持的人才能持有的心态。 孙悟空——他的角色扮演代表我们做事时那种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心态,而且还包括我们喜欢掌握某种本事的学习和发挥其能力的心态,这是一种倾向理性与创造的心性以及追求其中的圆满的心态。孙悟空能辨认妖怪,就像我们有分辨是非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以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会倾向喜欢孙悟空的角色扮演——一有本事了就可表现出“威风八面,叱咤风雨”的样子,同时一狂妄起来就倾向好斗,爱争辩,打到对方,有时性子一来就蛮不讲理。整体上都可看到他在追求和创造某个自认理想的精神面貌。走极端时,却嗔性十足。 简单地说孙悟空是代表嗔,它包含了聪明、上进、竞争的正面心态和斗争、不妥协、打倒对方的负面心态,个中存有理性思维的崇高一面,同时是带着一份狂妄的另一面,这是追求理性的崇高的一种考验,往往经不起考验时就烦恼不已。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常态。 猪八戒——相比其他的人物角色扮演,是绝对不善的,那种负面形象是几乎没有人会接受的,即使是小孩子也如此认为。在我孩提时代,我们管别人叫猪八戒,是要极尽侮辱和抹黑对方的形象,对方要是知道,就会兴师问罪,讨回公道才罢休。 猪八戒代表贪,贪色、贪财、贪吃、贪睡、总之吃喝玩乐睡觉,所有感官刺激享受,无所不贪,还会衍生出种种的丑陋行为,如撒谎、颠倒是非等等,他表现了人性为了贪婪而自我丑化的面目,堪称因贪而愚痴之极。 沙和尚——他的角色扮演比较中庸,形象相对的低调,办事踏实,有板有眼之余,还嫌做事往往举棋不定,偶尔善作决定,有时又迟疑难断,堪称为一个形象模糊,近于迂腐懦弱的角色扮演。 这是一种人们处世为人最普遍的心态,不刻意去观察,难以发现。 唐僧与三个徒弟的角色扮演,何尝不是我们众人的一般性心态:一个倾向贪嗔痴或真善美的追求,相互纠缠互动的人性写照。我们任何一个时刻都有可能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或沙和尚的任何一个心态,就拿任何生活的小事,比如吃东西时,也许是五秒钟的唐僧,接着是一分钟的孙悟空,再转换为半小时的猪八戒…… 《西游记》的妖魔鬼怪——这些角色扮演,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可看到的迷惑本性,诱发贪嗔痴的社会环境,甚至于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境界,令我们备受诱惑难以自拔,也分不清事实的虚幻和假象面貌。 简而言之,凡是会让我们听了、看了令人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的事物,假情假意、满腹心机的生活场面,还有虚拟的网上世界,都是妖魔鬼怪的角色扮演的生活景观。表面上我们是被迷惑了,实质上是我们认不清自己,才容易被迷惑。我们认不清自己就像唐僧师徒四人的经历与困惑。我们认不清自己也像在这之前我阅读《西游记》时,没有现在我在此对《西游记》作新的解读的清晰意识。 《西游记》中的天庭、天神——即是代表管制一切处于善的权力机构,偶尔带有傲慢时,就会滥用权力,这代表有权力的人的心态。 凡是任何能妥善管理职务和善用权力的人,或是已有意志力,道德约束力的人,都是这角色扮演的实例。但是即使是有意志力,道德约束力的人,难免会有一时的失职滥权,因为人的心性并非每一个时刻完美无缺。 佛、菩萨——则代表圆满,一种我们渴望塑造的完美心灵,并在潜意识中极为渴望获得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灵性力量,这种看似菩萨才有的力量,其实是自己已有的内心最精纯的精神力量。 一位大师曾说: 人在极度痛苦时会叫:“妈呀!” 人在绝望时会叫:“老天爷呀!” 好精准的说辞啊! 人的确在面对生命走向极端状况时,往往会看清生命的需求本质,不是贪嗔痴的欲求,而是真善美的追求,叫“妈呀!”、“老天爷呀!”,何尝不是我们自然的心性,流露出内心最真挚的本性,我们呼叫妈和老天爷,因为妈和老天爷能给予我们感受的都是蕴含着圆满的意义,带有扶持我们走过难关,走出绝境的心灵力量。 这股力量表面上好像是外在的,事实上是在我们的本性中。 所以我们会向善,行善和追求生命的圆满意义。 所以佛说:我们可以成佛。 佛就是正觉圆融且心态永远圆满的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们都会有那几秒钟的佛性显现。 以上所说的,往往我们解不开,看不到,因为贪嗔痴的欲求太大了,大得捆绑了我们的本性,而且一直在分化、污染了我们的真心,困住了真心才有的这股心灵的力量,不让我们看清人类的本性,人生百态,当然也感受不到灵性、超意识的体验——科学、心理学也说不清的体验。 再者,西方人讲究逻辑思维、科学研究,所以他们不可能出现《西游记》这种类型的小说。当他们的理性思维走极端,贪嗔痴的欲求就越来越大,其社会问题便衍生于此,其进步的一面,同时是败坏的一面,他们多数不了解中国思想文化。我们活在这个地球村,介于东西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替影响,如果我们还看不清这所谓的心性冲击,我们将备受中西方思想两头不到岸的局面的困扰,更容易产生迷惑,失落而迷失自己。 也许是这个原因,我们经常无法了解,进而感悟这一切,觉察不到《西游记》对人世间的影射、对社会百态的讽刺,我们整天也在“玩”西游记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扮演的游戏。 行文至此,小时候的“ 整个幼小的脑袋就是除了幻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思绪” ,此刻释然开怀,心中欢喜,仅此与大家聊谈。 《西游记》蛮有哲理的,趣味盈然,我作此解读,该不闷吧! 后记: 如果我们开始有觉察内心的意识,那么,就试想一想: 我们在看书(作者留存的精神),还是书(作者留存的精神)在看我们? 也可再想: 我们是拥有了心,还是心在拥有了我们? 我们看到了心,还是心看到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