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向度人生——00后未来的碎片维度人生 我们现实生活的空间,具备物质性和精神性,两种性质。 这两个生活空间性质,都是我们的人心意愿处在心物二用下创立的。 心高于物的人心意愿关注精神性生活空间的意涵建设,物高于心的人心意愿则关注物质性生活空间的实体建设。但是,我们一般上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物如何高低偏向之于人心意愿。 我们一直以来是凭借一个心物各有盘踞于人心意愿中,借以心态方式,以着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或物质追求的生活方式,如此简约的说法来诠释我们的人生。 我们或许从来没有质疑这个说法简约性取向的层面存有不少含混的说辞,其实,如果我们只是只能够认同和持有这一个说法,那么我们就会一直活在一个三维向度人生的表面上,我们只是知道这个表面上已有提呈的心灵和心智的表象和作为,我们只在表面上之于表层意识层面知其然,却不知在一个人生三维向度之于深层意识层面中的其所以然(参阅图表292a)。 图表292a 其实,我们的心物处在人心意愿究竟是何种态势,就以一个三维向度人生的说法,我们的人心意愿是在“念立—志立—意立” (参阅图表304a)的当儿,秉承一个“心·意”构建的心而持有物,只要我们的人类三慧——“生命智慧—人性智慧—人生智慧”,都在“心·意”构建的心质地上能够良善构建起来,我们的心物处在人心意愿中都会协和,那是最为美好的心物一体体现态势。反之,则会出现心物处在人心意愿中的矛盾和冲突,有所造势心物二分而呈现心物个别高低分裂的态势,心物就会因而从一体趋向分裂而各自走势极端。 图表304a 如果我们的心偏高于物,我们的心模组(心灵)就会主导人心意愿;至于物高于心,我们的心模组(心智)就会主导人心意愿。 只要我们的心物协和,心灵和心智这两个人心模组,都能协和调动各自的心力(心灵主内在问题处理能力—心智主外在问题处理能力),一静一动,动静自如,相互扶持,展现一个强大的心力作为。但是,只要心物出现一个各自走极端的偏向表现(参阅图表288a),一则就会出现感性流放和滥情的人心意愿,另一则会出现理性利我选择和偏执的人心意愿。 图表288a 当今世界,我们多数人的处事待人方式都会依偏心而感性流放和滥情,抑或依偏好而理性利我选择和偏执,或以此混合的人心意愿含混生活,也会有少数人走极端,情理不通地处事待人。 我们多数人和少数人的不同人心意愿,都可以在一个整体人心意愿处在三维向度人生的面向,给以架构方式来说明。 三维向度人生 三维向度人生(参阅图表336)是一个心路历程拓展成形的人生形态。 这个心路历程拓展是凭借一个人心向度处在“初心—内心—全心”本盘构建的过程—对应于—“意愿与情怀”处在“思·想·意”的构建过程,相互交接形成的。 图表336 我们是本于这两个过程的对应和交接,产生一个人生的三维向度意识形态以及三维向度思维形态。 三维向度的意识形态是可分为三个层面(参阅图表336)。 三维向度的思维形态也可分为三个层面(参阅图表336)。 我们这一生,都在人心处在生命智慧的动力和动向中,依持人生三个维度:以一维的情绪之于本质感性对接心念之于本质理性;二维的情感之于本质感性对接信念之于本质理性;三维的情操之于本质感性对接信仰之于本质理性。我们可以居三维高度态势有所作为,也可一般作为表现于二维中度态势,或可低下流放于一维低度态势。 三维高度态势的有所作为,非我们一般人能够有所为,而是一个个高人的表现。 在这个三维高度人生里头的高人,他们是已能具备思想构成和情怀觉醒的条件。他们可以自身的情操对接信仰的人心意愿,完善自己且造福人群,为这个世界立行,立言和立心。 他们已能通过种种自己实证的体验和体悟,具备一种内观世情和内省人心的能耐,去洞察一切事故,能够自在地生活,活出自己和活出他人,即使在历难中,也能破万难,小而立人生新局面,大而立世界新格局。 他们是能够看明白了人生,只为自身格局的确定而界定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人生二维中度态势,我们都只能作出一般作为的表现,即为凡人的表现。 我们有待去体验生活,有所历练而体悟。我们必须在前提上完成自身的心脑先天条件的止于至善,且须努力在唯善自我,善为自身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天赋,善行于种种后设性的自我选择打造自身成才的艰苦磨练,有所练就自身才能的能耐作为。 我们在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体悟中,于情之于有情的开展,以及于理之于有理的开展,由情入理,由理入情,有所情理练达而能够身处人生二维向度中,可以小而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生活,大而为了生活的理想而生活。 我们一生的高远境界,即此踏地而起,可以盘踞文化巨人的肩膀上放眼世界,有所图谋。士别三日于此心境地,当刮目相待于心怀天下。 我们是看懂了人生,但是还在种种问题的明辨中,划定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人生一维低度态势,一是处在童稚期的我们一般常态的作为,另一则是长大后的低下流放任意作为。 我们可以因幼小而无知,却不可在长大时也无知,让这个人生一维低度态势任意产生作为。 《三字经》言及:苟不教性乃迁,切切说明人的生命本质和特性于性,必须要以正确的教育来妥善持守和良善拓展。 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应当着重当代幼儿自身生活体验的亲身历练,而非只是提供知识的灌输和教条的教导,唯有只是历练而得的体悟,才能善为情之于思的开显,以及善行于理之于想的开显,再以立念而立志,由情之于有情的开展,由理之于有理的开展,有所练就心志而能守住一维低度态势的任意作为。 《弟子规》开篇: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恰恰已在明言这个传统教育言论的可取之处:体验之于制约性的身体力行,体悟之于制约性的任意行为,直到有了良善的历练,最后才学文(即为作现代教育的种种学习)。 基于从小就一直匮乏制约性任意作为的教育,某些人在长大后还会有低下流放的任意作为,他们而后能否逆转自己的低下流放的任意作为,或许是可以因为一场重创心灵的危情历难,给以心路历程重新洗牌,抑或是因为靠一次重创自我的际遇,给以打破自身的自我防御机制,因此两个可能性,或许还是还有机会逆转过来。 我们的人生维度态势展现在常态上可高可低,抑或在偶发情态上的忽高忽低,都只是一个个自身人生故事剧本在纲要上的一些花样注脚。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会如此必然或偶然地过一生。 不过,这一切必然与偶然的人生维度态势展现,对于00后的人们,却是一个例外的。 00 后的人,他们未来的人生,未必就是如此的一个三维向度人生。 他们未来的人生,可能对于他们某一些人,会是一个碎片维度的人生,那是一种没有维度明确界定的人生。 这一个碎片维度人生的构成,基于他们处在的大环境的生活历练中——基于过多爆炸性的杂乱信息和繁多知识,处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无时无刻地一直在冲击他们的人心,同时就在他们思想未及成熟构成之际,来不及消化和理解的当下,这些信息和知识都会占据心头,就在一个心脑功能稚嫩而没能组织的条件给以运用,都会以没能组织的形式,就在心田上或记忆上以碎片的形式贮存。 话说白了,他们的生活体验是由一种碎片性体验组成的,并在构成一个美的体验上呈现碎片化体验,搞砸了其延伸性的想象力,以至直接地影响一个有关真,其可延伸的思考力形成封闭,这一种体验都会在一个心意构建过程产生碎片化感知和理解的杂质性贮存,因此,极有可能的,因此最后就会产生了一个碎片维度的人生。 三维向度的人生,确实的,在我们的掌握上,都一直是难以善为善行,常叫我们倍感人生煎熬和苦痛,那么,碎片维度的人生,又该当叫00后如何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