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究竟是个什么样 开心就是快乐,人人都懂。 心一开,人就会快乐,或许,不是人人都懂。 心不是头脑,心的想法也不是头脑的想法。 当我们心中在想,或许是心的想法,抑或是头脑的想法。 心告诉我们的想法,可说一切都是关于真善美的想法,真善美的想法都能打开心,就在心一开那当儿,我们一定会感受快乐。 头脑告诉我们的想法,相对于真善美的想法,可近之,亦可远之。 头脑与真善美近之,则会使我们懂得利用所有脑袋中的知识运化为灵感,能有所建设,发现与发明,作无限的创造。 头脑与真善美远之,则会让我们倾向发挥脑袋中一切知识的运用,就在一时的封闭人性,天良泯灭之际,作出种种破坏的可能性。 人皆因有欲而能生,生之有欲而能活。 人可要超越自己的欲望,其一要超越的欲望,就是超动物性欲望。 如果超越不了,心就会捆绑于头脑的想法,当心一局限于头脑,我们会开始远离真善美,心性可能处于两个极端,会作出建设,也会作出破坏。 于此当下,心是善变,是妄心,不是真心。 妄心,让我们远离智慧,人一远离智慧,我们就看不完一个事实的完整性过程。 真心,使我们拥有智慧,可让我们看完一个事实的完整性过程,可是真心,只能告诉我们所以然,却不会告诉我们这之所以然。 中国先哲,都拥有真心,他们的智慧一直在告诉我们人世间的一切巧妙造化的道理。 只可惜的是他们太早打开了心来静观世界与与宇宙,并以真心内省了人性,说尽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或许就因此而在四大发明的绽放科学智慧曙光的那当儿,他们太向往这个比科学高的心性层次,因而放弃科学。 也或许,他们知道科学的功用,即是头脑的产物,会使一个人沉迷于头脑的想法,当头脑远离心,搞不好又超越不了自己的欲望,于失却超动物性的欲望的控制时,科学的功用于此人头脑的想法基础上,想法正时则会逐而造福天下,想法邪时则会倾向破坏和毁灭。 开心即是快乐。心开不了,就不会快乐。 心都在一个真善美的整合心性下,觉察美,觉知真,而后觉悟善。 人常会因在生活体验中,拥有了种种的觉察、觉知和觉悟而超越头脑的想法,而拥有心的想法,感受快乐。 心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因而快乐。 美可让我们心开,或也可说是心一开了,我们就能感受美。 能拥有美的人,都会心开,都是有心人。人人有心,世界就会趋向美好。 如果每个人从小就有机会体验美,或许这就会让更多的人能开心,让更多的人能打开智慧,以智慧来了解人生的过程,看待人生的苦乐,懂得苦乐是相对相生的,因此明白而不会太执着。 开心还要有真的参与,天真烂漫的心性都是真的表现,也是开着心的表现。 每个人从小如果能天真烂漫(现代的孩子已开始没有这样的童年),他的童年会是人生中最快乐和宝贵的一段时光。 当人一老了,头脑的记忆就会逐渐一一尘封,或许这是天性,是生命的造化巧妙规则,让我们再一次回归天真烂漫,可是如果我们于这之前看不到自己的心,我们也一直怀疑真善美,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一直只会标榜理性的高度,也无意识于这种理性崇拜的盲点,看不到理性并不能高于一切,也不比心高,一直如此积弱太深,就会在老的时候,心性也因此难以转化回头。不过,对于一些有心的老人,是一个例外,这些老人都会拥有快乐的后半生。 另一方面,老人的痴呆,或许是个心性的自然转化的现象,让心与过去失去心的老人同在,让他们可以找回某一刻的快乐,某一时的安宁。 我思故我在,谁一直坚持我思,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心。 当笛卡尔的这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一出现,我们人类便开始极尽所能地切割自己的心性,以只看到理性的高度,积极地地思考而造就这个世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一方面开始侵蚀这个世界的精神文明。 心思故我在,谁看不透心思,同样看不清心中的想法存有头脑的想法与心的想法,也不知道心的想法和心中的想法是有分别。 柏拉图说真善美,有心之余,却多了一个头脑的想法,多了一个理性的思考,他只看到一部分的真心,因此对后世的西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中国人于五四运动后,开始怀疑自己的心,因而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至今都没有思想上的市场。 唯有在我们最为真诚的那一刻,当下是某种超然,当下也超越快乐之际,当下就是一个真心的显现。 真心故我在,谁有上述的当下知觉了,谁就会明白,也会知道美的体验还不够,美的体验可要有崇高,这个崇高确实可要有真的参与。 当真与美都有了,善就会出现,善就是圆满,那一刻全然态势的超然,那一当下的超越快乐,就是真心的全然存在,心的终极圆满。 心在唯我在,那个我,就是超然的我,一个真正的我。 心在唯我在的感悟,当下谁能体验到个中的意境,毕竟已超越当今文字内涵的描述,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上,这个境界已超越人类心性层面的意识,因此中国的道和禅,印度的佛,终究的说明不外就是这个意境,终极就是一个真心的体悟与智慧的分享,那是头脑的想法无法理解,理性思维无法分析的。 心在唯我在的理解,可以厘清头脑的想法和心的想法,可以把个中存有各种各样人性的心性重叠又混淆的迷离层面,一种属于妄心的一面剖析清楚,也可以把一个个人生体验过程没法形成过程中的过程的完整性过程,整合链接成为一个内涵性更强大的思维场。 禅说:山就是山,山不是山,山最终还是山。禅是可以理解心在唯我在。 心在唯我在的根源探究,或许存有一个人类生命与宇宙的存在的奥秘可探究。 基于人类的心思演化至行为的过程显现,可以只是短短的少于一秒中内的过程的显现;而宇宙的形成存在,则是一个千亿年甚至于是个无限时间的过程的显现,对于这两者之间极短和极长的时间对比,极快和极慢的速度比较,佛教的经书都有描述,而且佛也说了:万物唯心造。 或许我们会以为这个说法太牵强了,因为以我们当今的思维方式,来思想这么一个精微无限的时空和另一个庞大无限的时空,这个思维方式会显得相对的太粗糙了,我们确实是难以进入这两种极端的时空中去具体地感知,也就是等于说我们的意识必须再精深提升,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上意义的觉知,而是必须开拓一种有关宇宙万物都存有自体的信息,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互动,所产生的链接性信息场的觉知。 开心,究竟是个什么样?是否值得我们作为一个当代思维上变革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