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爱中有心,为人父母有做到吗?
为什么孩子一懂事长大后,会质疑父母给予他们的爱?
为什么父母一直以为他们有所给予的肯定是爱?
为什么亲子关系时常会存在一些纠结?
爱是以一个心饱满的,无条件的给予和奉献,且必须以精神作为根本前提。
爱根本上是属于心灵的一个心性筑构面向的中心,一丝都不可以用上任何替代方式——假手保姆,假手育儿中心等,也不可以物质作为爱的表示来替代。
爱可以是一种说话,一种搂抱,一种泪眼……. 这种种语言、肢体语言、感情方面的适当表达,都能促成心对心而交心的互动。
爱是父母者无旁贷,不能假手他人,假手任何东西来替代给予孩子。
如果爱是可以设定一个物质作为前提,那么,这样的爱是处于一个薄弱的心意的给予和付出,没有丝毫奉献的意味,也可说是一种心的想法选定了一个理性的选择来参与,这样的心意,偏向用脑,不是用心,没有心灵参与的意味。
当我们用脑为之,我们的心中会有种种计算过的理性的选择,再盘算利害后而定夺。我们要确认这种想法,并非理性思维的定夺的想法,因为真正的理性思维都能够最终达致情理相通而不纠结。 用心是一种无条件的心意参与,而用脑却包含一种有条件的心意参与。
因此,当我们以物质作为一个爱的奉献,即是我们加设这个条件来取代另一方面以精神作为一个爱的奉献,这彻底是两回事,但是当今许多父母却当作一回事。
试想,当孩子幼小时,他要的爱是一种完整心灵的感受和滋润,还是以一种东西或形式来替代给予这个心灵感受和滋润?
或许,父母会觉得这样做无可厚非,孩子多数也开始会喜欢上这种形式,比如给予玩具和教他学会玩玩具,而后就一直让自个儿玩,父母就可省下功夫去照顾他。玩具确实是一个心意的替代,效果是能够令他们“感受良好”,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已开始让孩子良好的初心(一种完整心灵渴望成长的感受和滋润),已被放逐而变质,心性也逐而变为复杂。 后果是一方面我们让他们淳朴的心灵和单纯脑袋产生相互间的混淆,他们的心灵会觉得“有给”就是爱,而他们的脑袋的神经可塑性经久备受如此刺激,反而会提前高企欲望。一个孩子从小就被刺激欲望高昂,从此就会打开欲望的潘多拉盒子。
这对于在这一方面有能力满足孩子欲望的家长,都会乐此不疲,且给的心安理得,因为这样做就可替代心灵上的爱,还可以不再纠结于无时间照顾孩子。
问题是,当这样认为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当自己老的时候,孩子自然用回同样的替代方式来表示爱的心意时,为人父母的谁不会失落?就在你年老力衰的当儿,会纠结吗?问题是,孩子会体会到你这一刻的内心感受吗?
最要命的是,大家都集体无意识于这种替代心灵的爱的方式,并且还如此普遍的来表示爱,后果会是种种心性的纠结,难免家家都会有本难念的经。
或许,有一些家长能所有意识这个问题,可是却可能无法抗衡这个群众趋势的社会心理的压力,结果只好随波逐流。
这种社会趋势问题,源头一方面在于自己的无意识,也在于另一方面自己理性的选择种下的祸根,而且加上商业机构看准群众的心理,以广告推波助澜,制造群众的潜意识消费心态。 心中有爱,爱中有心,这种内心中爱的渴望,其实在我们的内心中一直都在作出呼唤。我们应该有所觉知去作出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