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显相与纠结——人之初(三) 之前的两篇文章,谈及道的未显相与显相,还有一个显相后的心性产生过程,可概要的说:道的未显相状态,是相当于现代物理学量子学的量子态,其显相则是相当于量子态接着演变成为一个量子纠缠态势以及后续的传统物理学现象;这相对中国儒释两家的说法,道的未显相状态,就是一个无极和空无的状态,其显相就是太极和着相的状态。 上篇谈到的内心的显相,即是一个心性的显相,是本于一个生命内在的身心一体于实体合一状态相对于外在的环境,所产生的内外信息碰击和编码,形成了我们的人类性生命阶段——第一时间段的心性显相状态。 本篇在还未从我们生命的人类性进入人性,所要讨论另一我们的人性生命阶段——第二时间段的心性显相状态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三字经》一个“人之初”的人性初化情态,目的是作为一个前提的理解,以便在下一篇进一步阐明第二时间段的心性显相状态时,更容易理解。 本文不作《三字经》古话注解表述,今作一种现代视角表述。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人之初:人的最初开始拥有一个道的未显相与显相生命状态,这是中国话语的心的源头。其性是一种介于气或信息作用的状态,性即是气,也是心的最初层面的心性的开显。当气涌动时,心性即开始变化。 性本善:人心本质上是圆满(善)的,不过,人心时常有可能心动了,于参透话头的意义上是气的涌动,即有情绪,但是还未进入一个攀附了好恶的局面,自然心性是还未衍生出一个好恶对立运动作用,心性还没有任何一丝的纠结。比如,我们可能对一个陌生人一见面就产生一种异样又不知为何的感觉,这会出现在参透话头的头和中的阶段,还未有尾的阶段(可能反应出一个外化的行为)。 性相近:我们的最初的善的态势——相,基本上大家是一样的——人是人。 习相远:后来因为有了种种的学习或是教育,人是人的状态,就会开始变成“人可能成为一个是什么样的人”,由相近变成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给予教育,我们的最初的善的态势——相,就会着相,佛说:人一接触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感染而开显个人自己天生拥有的不同的习气。如果从一个人天生的心性气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整体气度和局部气度。气度意味着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的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内心(身心一体性)能量的反应,是给予我们去适应,比如,一个孩子自小不爱读书,或许是其身的脑部前额叶在那个时段未能足够发育至可以认知学习,抑或其心的处在层面(心性有五个层面:本性—知性—悟性—德性—灵性,容后再谈)太低于知性,这就如我们常说的这个孩子命中不爱书,但而更适切的说是心性相对学习产生适应不良。 如果我们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爱心教育(不是我们现代挂在口头上常讲的爱心教育,而是一种传统中国话语的心的爱心教育,容后再谈),就会导致结果我们的最初的善的态势,开始随着各人心性的适应而变化,有所变迁。 教之道,贵以专:其道在于上述的说明,其专则在于一个传统中国人的爱心教育的专注教导。
人之初,的确就是人性是这样处于一个辩证性说法的初化状态,我们传统中国人话语的心的教育是完全可以让初化的心性持守于善。如果个人能够具有高层面心性的善,就能在悟性至德性的高层面心性发挥,就可以看到其崇高人格的作为表现。当今中国的国情国势的高企发展声势,就是靠这一些拥有崇高人格的人在奋发图强,以强国的心愿立国而后感召众我强民的心理所造成的。 西方教育只能给予我们心智上的教育,但是无法给我们一个如此完整心灵上的教育。 这一点差异,我们应该要去明白。 我们这一代人,特有一种在此教育上差异的无知,今作此说明,一来为了表明上个世纪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心性教育的没自信,二来可见这个没自信是一个后来造成我们内心心性纠结(一种心灵和心智的心性模式混淆态势)的成因(容后再说明)。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败坏的时代。 其美好在于是否我们能够抓得住一个心灵的教育的关注,并强调心灵的教育给予贯彻于一个出生后至最初三年的孩子,而后才开始这个孩子心智的教育。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忽略这种关注,而一直让幼小的孩子自小就匮乏了这种完整心灵教育,败坏的心性就会可能自小存在,而日后又可能产生复杂又纠缠不清的心性纠结,进而败坏至种种心病的衍生。 我们不可无意识这种心性纠结衍生的问题,爱心的教育之于传统的教育中,是我们要加以重视的。正如《弟子规》总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文就是所谓心智教育与学习,而学文之前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都是爱心的教育,心灵的教育。 续:(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