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年初,电影《非诚勿扰2》带红了“见与不见”新文体。微博、论坛、兔年春节的拜年短信,处处游荡着“见与不见”的身影。很多人将“见与不见”与仓央嘉措“捆绑”,而《见与不见》真正的作者、当代女诗人扎西拉姆·多多,反而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雪藏”了。 仓央嘉措:误读的美 仓央嘉措,这位300年前的寂寞诗人、六世达赖喇嘛,恐怕不会想到自己在2011年红得“一塌糊涂”。 2011年年初,电影《非诚勿扰2》带红了“见与不见”新文体。微博、论坛、兔年春节的拜年短信,处处游荡着“见与不见”的身影。很多人将“见与不见”与仓央嘉措“捆绑”,而《见与不见》真正的作者、当代女诗人扎西拉姆·多多,反而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雪藏”了。 2011这一年,只要是带有西藏文化符号的诗句,几乎都被一股脑地不辨真伪地称为“仓央嘉措作品”。人们想象着迷恋着追捧着那位六世达赖喇嘛的才情、浪漫与执著。但即便如此,真实的仓央嘉措,依旧面目模糊。这么多年,人们一直在误读他,他也一直活在人们的想象中。 必须承认,“仓央嘉措热”反映了当下人们的一种文化诉求。藏文化持续升温,使这位过世已久的诗人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但这一“被误读的美”,是不是也反衬出,人们在消费文化时只在意表面的喧嚣,却鲜有人真正沉入湖底去探究真伪? 李玫瑾:恪守原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2011年再度被网民“围攻”,是因为“药家鑫案”中她强调了那只“弹钢琴的手”。几年前马加爵一案中,李玫瑾就因为说出在网民看来过于“理性和精英”的观点而被炮轰。 药家鑫杀人案举国关注,李玫瑾从她的专业角度出发,重点分析药家鑫扎人的心理背景。在李玫瑾看来,“长期的机械动作、长期与人隔离、长期被迫练琴等形成的心理问题”导致悲剧的发生。可惜,几乎没什么人愿意静下心来倾听李玫瑾的严密分析,在更多人看来,她这是在为药家鑫辩护,她这是没有是非的表现。 然而,李玫瑾依旧坚守“做思维的精英,而非道德的精英”的立场。从学术角度看,李玫瑾的分析或许没有错,她的“错”,是“错”在把学术理论范畴内存在的可能性当成社会公共话题来“演讲”。在专家被嘲弄为“砖家”的社会里,已经有太多的因素在人们心中积聚下厚厚的戾气,理性对话成了稀缺品。这个时候,一旦出现不符合自己想象的“真相”,被围攻也就不足为奇。 高晓松:重新就业 高晓松并不是娱乐圈里第一位交通肇事的明星,但他却是“醉驾入刑”后内地第一个因醉驾被刑拘的名人。在这个习惯围观“名人出事”的社会,高晓松“醉驾被拘”后,网络上不乏“倒高”言论。客观地说,是人都难免犯错误,事发后他写下7个字——“对不起,永不酒驾”。他坦荡认错,成了一面可以照你照我的镜子。你可以有一万个不喜欢高晓松的理由,但你不能抹杀他面对过错时身体力行的担当。 出狱后的高晓松重回“中国达人秀”的评委席,高晓松说这是自己的“重新就业”,并且希望“社会能让一个人犯错之后平等地回到社会重新就业”。法律对他的惩处已经结束,不知道那些以曾经的错误计较他做评委的反对声,又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哈利·波特:十年传奇 8月初的银幕上,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完成了他的成人仪式,而对银幕下的“哈迷”来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上映,则预示着他们与哈利·波特共同的10年魔法之路将成回忆。8部电影,10年的守候,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哈利·波特?“哈迷”的答案是:喜欢哈利·波特,不仅仅因为它的故事好看,更因为在奇妙的外壳下,有打动人心的温暖内核——爱,勇敢,责任,坚强…… 传奇是从纸张开始,传奇的续写在银幕延伸。对于“哈迷”来说,这是成长的10年;对于“哈盲”而言,你可以不喜欢哈利·波特,但你永远无法忽略哈利·波特这个文化与商业完美结合创造出来的奇迹。 屠呦呦:“三无”科学家 如果没有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不知道81岁的屠呦呦会不会进入公众视野。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得据说“距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的拉斯克医学奖。 获奖之前,屠呦呦是“三无”教授: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院士桂冠。但是,获奖之后,已过八旬的她却需要迎接或许此前从未遭遇过的质疑。在科学网上,“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为何这重大的国际奖项只颁给她个人?”之类的跟帖并不少。而更多的人则开始集中追问,为什么如此重大的贡献几十年来未有只言片语的宣传。但习惯质疑当下学术评价体制的人,是不是忽视了,在“科学家为何不是学术明星”的这一追问里,本身就已流露出些许浮躁气? 乔布斯:“缺口”的苹果 北京时间10月6日,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辞世。大洋彼岸的美国,奥巴马总统在悼文中写道,“乔布斯是美国精神的典型”;此岸的中国,网友感慨,“牛人当如乔布斯:生前刷我们的卡,死后刷我们的屏!” 他是无可否认的时代巨人,但他同样有着普通人的性格缺陷,固执、偏颇、暴躁甚至专制。他是一个“缺口”的苹果——缺了健康,但他拥有的那颗饱含“创新精神和前进动力”的苹果核,却坚硬依然。全世界怀念他,不因他的特立独行,而因他不竭不休的创新精神。 乔布斯给世界留下了一个惊叹号,也给中国留下了一个问号。对于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中国而言,迫切需要中国的乔布斯。乔布斯天赋异禀难以复制,可以复制的是成就他的环境和制度,或许,这才是乔布斯留给中国人真正有价值的精神遗产。 小悦悦:社会的孤儿 10月13日,广东佛山街头发生的这一幕惨剧让人悲愤: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而在7分钟内竟有18名路人对此不闻不问。 小悦悦最终离开了我们。但她的死,却为这个社会打开了一扇反思的大门。反思者或是归咎于媒体,或是责难于制度,或是不满社会麻木,或是批评法律不够周全。每个人都在急不可耐地找寻可供批判的标靶,好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推卸掉自身责任,才能与己无关。可是,好的公德,终究还是要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当每个作深刻反思状的人内心深处还把自己置身于“不知魏晋”的世外桃源时,小悦悦依旧是这个社会的“孤儿”。 木心:不再疲劳 很少有人否认艺术家木心是大师,但同样也必须承认,这位拥有梁文道、陈丹青、蔡康永、陈村等大牌读者的大师其实是“小众”的。很多人开始了解木心,是在他离世之后。 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浙江乌镇逝世。网友们在微博上转发木心那些小情调大感怀的文字。有网友说:这位老人的去世,让自己认识到了什么是孤陋寡闻。 孤陋寡闻不全是读者的错。2006年年初,木心文学系列才首度在大陆出版。最早认可并出版木心系列作品的,是台湾。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由此被翻译成英语,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被编在同一教材中。2006年,中国大陆读者就“木心热”展开激烈争论,当时远在美国的木心只说,自己不是国学大师,关于他的传言,待他回国再回应。遗憾的是,木心回到故乡乌镇时,此前关于他的价值争论反未再掀波澜。 落脚于这个文化速食时代,大众享受文化是以追逐潮流的姿态出现的,哪怕是大师也要习惯于“被遗忘”。木心曾说,“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12月21日之后,他再也不会疲劳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方 (六)鲁卡和他的啼笑姻缘(下) (六)鲁卡和他的啼笑姻缘(上) 趣谈美国的“PotLuck”聚餐会 最美的圣诞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