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我的博客人生和网友精评集锦 怡然 FT中文网搞了一个“我的2012”微博征文活动,要求用不超过140字,写出你的个性化的2012。在我看来,以微博写总结挺难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我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写总结,写短了,好象意犹未尽;写长了,谁愿意看呢。要说写博客,心想到哪,笔就写到哪,本来是无需写总结的。但是,一年下来回头看看,零零总总的也写了一大堆,不清理一下心里都犯堵。毕竟,博客记录了自己的许多思考和情感经历,写这篇总结,算是对过去的一年划上个句号吧。 这篇集锦,把一年来在万维网编辑推荐导读的部分文章,凤凰博报编辑推荐为热点的部分文章,文心社编辑推荐为精品的部分文章,集中在了一起。最让我珍惜的是网友的精彩评论,那些充满睿智的思辨, 那些性情中人的激情,每次读了都令我沉思、感动和回味。这也是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给自己留下一片未来的回忆。 按照博文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即人物篇,思考篇和情感篇。多篇博文后面都附有网友的精彩评论,由于不想把文章写得太长,无法在正文附上很多网友的评论,实在是遗憾。 在此,真诚地感谢每一位写下评论的网友读者。无论褒贬,都是对我写作的鼓励与鞭策。祝愿各位博主来年好文连连! 人物篇:“小人物”活得不容易,苦中也作乐 只有小人物,才最懂得小人物的苦辣酸甜。来家里逮小松鼠的美国女孩劳拉,她害怕登高上房,望着二十多尺的高梯子,她哭了。圣诞树下她的眼泪,让我又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不公平, 小人物还有多少辛酸和无奈。 1.劳拉,你不要哭! 一个美国女孩北漂打工的故事(这是凤凰博报上用的标题) 小说写得不错,鲜活展现了一个外国漂泊女孩的形象。(科幻作家郑重评语) 唉,他把俺这篇纪实文学当成小说了:) 2. 哦,北京女孩! 我还是想不出更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我心中对北京女孩的全部印象。每每想到我的那些朋友,那些北京女孩,那一张张鲜活的脸,明朗的笑,阳光的眼神,还有许多难以言表的美好情愫,就象天边飘过的云一样,在心田掠过,美好的印记,沉于心底。 网友的描述太生动有趣了: 你写得太好太妙了!你可知道,我娶了个北京漂亮、率真的女孩。 只有有了沉存心底美好的印记,才会有你文中的言语。你的“率在前,直在后”,还有那个电话,触动了我。(汉卿) 赞一个。将北京女孩儿内心,气质,生活描写的活灵活现。特别是,电话那一头的女孩也小声告诉他,“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有意思。我好像也跟老公说过这句话。但是没有让办公室的人听到。(华欢笑) “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忍不住笑了,真是可爱极了。 我从来沒接触过北京女孩包括男孩,从怡然的美文中或少了解了些北京女孩的个性,还真和南方女孩不一样呢。(夏子) 我就是个北京人,虽然父母都不是。博主对北京姑娘的描述真是那么回事。但是对北京女孩的“缺点”一点没说,是不是怕“得罪”人啊。那我给你说一条吧。北京女孩的嘴都比较厉害,比较损,有时不动声色地给人一句半句,能噎得人半天缓不过劲儿来。(天择) | 3. 一位海归兄弟的美国情结 他是一位七零后海归,他迷茫彷徨过,他奋斗追求过,谁能够理解他的失望和苦恼,还有他的眼泪和伤痛?听了他的故事,一种感同身受的冲动,逼迫着我,非写他不可。 海归,这个只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固有名词,也许有一天会从字典中消失。但是,它的后面埋藏了多少曲折心酸的人生故事,有谁确切地知道呢?没有进行到底的梦想,终归是个遗憾。 网友的评论令我深思: 这是一个做了一半美国梦的海归,心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挺同情他的,也很理解他。(枫苑梦客) 归与不归都各有遗憾。如果两头跑,一定是两头都得到了,中间的反倒给弄丢了… (山哥) 你的结尾很发人深思。漂泊其实和“追求”是一体两面。“追求”中能成功的话就是目标太低了。而不成功就往往成了“飘泊”。年轻时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都没有完全的了解,就更离不开“漂泊”了。(欧阳峰) 博主真是好文笔! 思路清晰,能把这么细微的矛盾心理写得这么透彻。。。这孩子也真是不容易,无根的浮萍,到哪儿都没有归属感。自己既然不是”光环海归,金钱海归,人脉海归”族,还这样把自己当棵葱,太难为自己了。我想他最好的心理归宿是在美国找份适当的工作,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新中国木乃伊) 一篇挺发人深省的文章。国内已经不再单纯了,在美国作为一个第一代的艰难,但是相对来说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得到的状态,在一种要求不要太高的状态下,反倒成为一种返璞归真的单纯了。 也许是人的性格决定了世界在他们眼中是什么颜色。有的乐天派,永远随遇而安;有的性格委婉而不愿向世俗低头的,如这位“他”,徘徊在两个世界也是命运吧。(椰子) 4. 满街流行腻人的姐 几年前回国的所见所闻,虽是风尘女子(莹姐),也有她的苦楚和心痛;虽是寄人篱下(阿黄),也有他的无奈和苦衷。这便是凡尘俗世里的生活,熙熙攘攘灯红酒绿的背后,几多凄楚几多悲凉。 5. 黑人兄弟崇拜毛主席 (本文被凤凰网观察家列为热点文章,点击愈十六万。被人民网列为精华博文。) 当全体中国人民正在给毛三七开,对毛时代进行铭心彻骨的反思时,麦克,一个美国黑人,却执迷不悟地崇拜着那个和他几辈子也沾不上边的人,这件事情还真是蛮令人费解的。看来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永远摆脱不了阶级的局限。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当你换一个角度去看,就会看到它的另一面。而对于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又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代言人身上。 思考篇:“小人物”的视角看世界,精彩也无奈 1. 漫谈移民心态(上)-- 文化失落感及其他 漫谈移民心态(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网友的评论非常精彩: 越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不同种族文化冲击中表现出的对抗性越是强烈。 不错不错,就是这个理。读者理解,这个文化失落与自己自信的失落是非常相关的。其实,平时如何做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要不要看别人的脸色和评价来判断自身的价值,这是自身修为的结果。自信的人,在哪儿都自信,就像金子在哪儿都发光一样。(皇城根儿) 在美国经历种族关系,其实是个很个人的经历,与自己的境遇和个性都有关系,各人成长的经历也会深刻地影响对周围事件的解读。所以我觉得“种族歧视”这个问题不必强求一致的见解。内心的自信和安全感的确是重要的因素。我觉得“文化”有时是个很玄的词。世界上各个“文化”中,价值观是非观的差别并不大,主要差别是人际交往间的表达方式和生活习俗。(欧阳峰) 我一直认为,既然是自己选择了来到这个“异国”,就应该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在我自己身边,就有不少同胞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获得了令人羡慕的事业成绩。我相信万维的不少博主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因此我也很高兴看到桑妮,牛仔等作者分享的职场经历。当然,不能因为有不少人获得成功,就否认这个社会在机会平等和减少歧视的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为了强调这些不足,就否认我们这个群体取得的成绩和社会在这方面的进步。(昭君) 确实会有你说的那种心态转变,原因大概跟以前受的扬外抑内的教育有关,管人家叫 "外宾" ,人家管你们叫什么? 另外了解情况确实也需要时间, 越是心态积极光明的越容易先看到别人的优点, 而缺点都是在摸爬滚打中被动不得不看到的。(别煮了) 我认为在面对种族歧视以及维权方面,我们华人主流心态是过度谦卑,你对过度谦卑讨论得很到位。我和你持同样的观点,就是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遭遇歧视和不公平后转向凡事都看不惯的过敏心态,我们要学会接受我们尽力而为后社会依旧没有改变的现实。 我不太认同你的“过度敏感最明显的表征”讨论,因为你设定的前提条件是各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如果这些发生在少数族裔,大家第一反映是你之所以这样对我是基于我的种族。现实中,有原则的过度敏感不失为自我保护有效的方法。(百分之一) 2. 没有哪个国度是完美的 其实,没有哪个社会是完美的,正象居里夫人所说的那样,人们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理想的国度的确是不存在的,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 网友的评论令我感慨: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有人想落地生根,有人想落叶归根。人各有志吧。(天择) 人和人的想法真的很不一样。我是对移民没有一点怀疑,一点纠结的人。我的心里感觉就特别好。我也知道北美的问题。怎么说呢,人是不完美的,由人构成的社会也就是不完美的。但北美的好处实在是中国再过八辈子也达不到的---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我见了太多的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的事。这让我愤怒和无法容忍!!我选择眼不见为净。可以说移民是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放逐。(程静) “没有哪个国度是完美的”,完全正确。如果要比较当今的中国与美国,还是美国比中国更好一些,所以最近我所接触到的一些中国留学生们,面临毕业的时候,大都还是积极在这里找工作,争取留在美国。(子禾) 我曾竭尽自己的努力把孩子带到加拿大,又把他送进美国名校,他自己又去欧洲工作过两年,我曾觉得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一条成长之路.结果我和孩子多年在不同国家生活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哪个国度是完美的。 问到孩子将来想在哪里生活,他的回答令我心里很不好受,他说,“为了工作可选择的地方很多,但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文化的地,这是很悲哀的事。”(在水一方) 3. 淡漠的美国办公室文化 美国办公室文化淡漠,实际上也是人际关系比较淡漠的一个表征。这中间除了有文化习惯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美国人并未把办公室同事关系看得有多重,相比之下,他们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办公室不过就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而不是社交的场所,或者说社交的功能相对很弱。 4. 也说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本文发表在《南方都市报》2011年3月17日电子版) 一个民族其性格的形成与其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密切,这中间当然也有教育所起的传承接续作用。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民族性格在决定民族命运当中是否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呢?这的确是值得社会学家思考的一个问题。 5. 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禁枪的 美国人视枪如生命一样重要,甚至很多美国人认为,枪就是美国精神。 这就是美国人的选择,为自由而付出的代价。虽然这代价过于沉重,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情感篇:“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是灵与肉的博弈与呼唤 1. 一个女人的温暖记忆 三十六年的记忆,即使碾成碎片,也不会瞬间化为灰烬。这座城市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每个街巷,每条胡同,哪里没有她和老唐的脚印?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哪里不印证着他们一起度过的岁月?有多少值得回味的日子,她又怎么能数得清?静下心来,她才蓦然发觉,岁月流逝如此匆匆,流得无影无踪。 从来没有哪个女人,令老简如此牵挂,如此心疼。只要一闭上眼睛,他就会想起倪虹的笑和她温存的眼神。这时他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前妻,他惊异,女人与女人竟会如此地截然不同。 恍恍惚惚,倪虹又进入了她那个粉红色的梦乡,粉红色的海浪,将她团团裹住,一忽把她推到浪尖,一忽又把她扯到谷底,她就那样,在粉红色海浪的震颤中,沉沉地睡着了…… 网友的评论是对我的鼓励啊! 写的好美! 自然,合情合理。 原来, 美和漂亮的区别在知性和感性啊?!(雨露滋润) 那么细腻、微妙、委婉。没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认真思考,无法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笔。(多思) 写的真不错,尤其是写的是中年人的二次爱情,这个题材很少看到,读起来很过瘾。(风之郡主) 每个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夜晚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小娇) 美好的情感,让人心醉!(若敏思文) 2. “小蜜”终于出走了 这似乎是个平常的故事,一个犹太男人帮助一个远离故乡的中国女孩,他是心有所图吗?他只希望看到女孩灿烂的笑容,还有她那双明澈如水的眼睛。人性是复杂的,可很多时候也是单纯的。爱与尊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冲突也有契和。 请读一读这个故事,它不仅仅是关于爱…… 3. 为了不被忘却 (本文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2012年9月27日) 也不记得又过了多久,好象是个晴朗的冬日,我没有见到玛丽亚,而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她。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走了,去了她想去的地方。 是的,只有文字能够唤起人的记忆,能够让活着的人看到,那些远去的人们曾经留在这个世界上的脚印。文字会记下我曾经拥有的那些有滋有味的日子,让爱我的人感知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从这个地方这样地走过,纵然有一天我会悄然老去。文字甚至能够沟通生与死,让另一个世界变得没那么可怕。 喜欢网友的这些评论: 写得真好。味道淡淡的,但能咂摸上挺长时间。如果是我写的话,最后一句可能会去掉。(只作评论不写文章) 写得真好!好细腻感人的故事,但读了后觉得有一点伤感 (秋秋) 感人的故事,细腻的文字。(芹泥) 像电影,一幕幕细腻感人。(望那儿一汪) 4. 做个快乐的女人最好 能够选择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只要这种选择满足了你内心的欲望,是你真心喜欢的一种选择。这样的女人就会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是快乐的,因为这样的生活是我自己选择的。 依自己的真性情去生活,做个快乐的女人吧,即便那并不一定是完美女人,但却是你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女人快乐了,一个家庭就会充满阳光。所以无论如何,女人要学会使自己快乐,还要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这篇文章的读者评论是我最为欣赏的,他们的话语里充满了哲理,令我叹服。 写得太好了,有共鸣。做一个快乐的女人就是幸福的女人。嫁也好不嫁也好,工作也好不工作也好,哪种选择更适合于你,并能从中得到愉悦就行。(紫云) “女人,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的,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综合体呢?要做,就做个真女人,一个不受任何标签限制的,自然而然的的女人” (昭君) 其实大家快乐的定义也不一样,只要自己开心就好。(百草园) 很耐人寻味的哲理!我相信你的思考对男人也同样有宝贵的价值。的确,“能够选择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很多不幸福来自于错误的选择。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智慧。而智慧是随着阅历增长的。所以在人生过程中改变以前的选择也是正常的事。当然这个“转轨”过程必定伴随着风险和压力,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纠结的不是不知道正确的选择,而是无法实现这样的选择。俗话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在争取对于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同时,善于舍弃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也是生活艺术中的重要一环。(欧阳峰) 女人本性中的不安感是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后代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当母性对孩子的爱被混同于自己对生活的追求的时候,女性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态度基本就很有限了。没办法,现实所迫。嫁郎的选择不是简单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自己的后代。 为了自己孩子的幸福成长,不快乐又能怎么样? 更不要说选择不为了。 “有所不为”绝对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有或敢于有这样的自由意志?又有多少人能意(认)识到它的存在?自由意志体现的是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追求的再思索,也是对自己价值准则的再思索。什么时候人们可以把孩子,家庭的幸福纳入个人自由意志的轨道而不是相反,什么时候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才可以从必然王国转向自由王国。(皇城根儿) 做个快乐的女人,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还真不易,生活中快乐和痛苦是相伴着的。有句话:有爱就有快乐,因为它创造了幸福的通道,可有爱也有痛苦,因为它总在变换。一个女人如果心中拥有爱的能力、有忍耐、能包容…,那么她的生活不会坏到哪去,快乐应该大于痛苦。(夏子) 5. 末日里最后的晚餐 阿芳倒了两杯红葡萄酒,他们彼此相视一笑。陈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太棒了,我真希望,每天都是世界末日。”…… 下面是所有文章的链接: 人物篇: 劳拉,你不要哭! 哦,北京女孩! 一位海归兄弟的“美国情结” 满街流行腻人的“姐” 黑人兄弟崇拜毛主席 思考篇: 漫谈移民心态(上)---文化失落感及其他 漫谈移民心态(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没有哪个国度是完美的 淡漠的美国办公室文化 也说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禁枪的 情感篇: 一个女人的温暖记忆(上) 一个女人的温暖记忆(中) 一个女人的温暖记忆 (下) 一个女人的温暖记忆 (尾声) “小蜜”终于出走了(上) “小蜜”终于出走了(中) “小蜜”终于出走了(下) 为了不被忘却 做个快乐的女人最好 末日里最后的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