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 异乡,心灵的故乡
(三)另眼看美国
瑞吉是我认识的另一位美国房东。他头上裹着的那条极具特色的阿拉伯人头饰,还有一缕乱蓬蓬的灰黑色大胡子,都象是在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人们,他来自中东,那个到处都是火药味的地方。瑞吉是伊朗人,而他的太太凯莉的故乡在新罕布什尔州。我很好奇,他们俩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瑞吉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在霍梅尼执政期间,因反政府而被迫流亡到美国来的。一个物理学家,怎么会如此热衷于政治呢?你只要跟瑞吉交谈上几次,就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确是为主义而生的。他们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及不同于常人的人生理念,注定了他们漂泊的命运。
瑞吉赖以为生的本事就是给别人修点小家电。那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只不过有个营生干干而已。他们家主要还是靠凯莉为一家非盈利组织工作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计。比起凯茜和乔恩的生活,凯莉和瑞吉的日子,简直可以说是贫穷。他们的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凯莉的穿着朴素到了极致,她说自打跟瑞吉结婚,就再也没逛过时装店。
凯莉每天下班都是满脸疲倦,但她还要给一家三口准备晚餐,瑞吉就陪着他们的儿子看动画片。和儿子在一起,他就象个大男孩似的,仍然需要有人照顾。瑞吉唯一会做的拿手菜,是一种浓绿的菜汤。那汤的味道闻起来怪怪的,瑞吉几次请我尝一尝,我都没敢碰。暗骂自己胆小鬼,怎么和乔恩对待中国菜一副德行,真没出息。这么一联想,我顿时在心里原谅了乔恩。说到底饮食还是一种习惯,而习惯之顽固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改变得了呢?
尽管凯莉和瑞吉的物质生活不甚丰盈,但俩人对音乐的共同爱好,却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另一种乐趣。凯莉发起的一个业余小乐队,每逢节假日都举办一些活动。他们那个小小的家,就成了临时排练场。最为动人的画面,是当乐队的人纷纷散去,就剩下凯莉瑞吉,还有他们甜甜睡去的儿子。凯莉把头依在瑞吉宽阔的肩上,弹起了吉他。瑞吉和着她的旋律,低吟着我听不懂的歌。他的歌声低沉,却有种穿透力,仿佛是从遥远的沙漠随风飘来,很美,很忧郁。这是怎样一对奇异的伴侣呢,他们让平常的日子幻化出美丽的传奇。
按理说,瑞吉当初是政治避难才得以留在美国,他对这个国家应该只有感恩的份。可每当瑞吉抨击起时弊来,却处处显露出叛逆和桀骜不驯,反骨与反思似乎已经溶入到他的血液里。在他们家庭的感恩节聚会上,他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如滔滔河水似的止不住。他谈克林顿的中东政策,谈前苏联的解体,谈中国的经济改革。让从远道而来的岳父母大人,也对这个侃侃而谈的女婿刮目相看。凯莉的父母都是教师出身,他们能从心底里接受这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女婿,除了教养和见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爱着自己的女儿,所以会毫无异议地接受女儿的选择。比起传统的中国父母,动辄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儿女,或对儿女的婚姻横加干涉,这中间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啊!
瑞吉仿佛永远活在自己那个世界里,他总是以冷眼审视美国,这个曾经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瑞吉有着批判现实的眼光,这是一个有头脑有良知的人之本性。可另一方面,他对美国现状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的际遇所致。在美国他不知道如何赚钱谋生,只能眼看妻儿过着拮据的日子。作为男人,他的无奈是深深地写进心里去的。
不过他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这个家庭注入了快乐的精神元素。很多时候,钱并不能买来一切,而人究竟活得快不快乐,钱也并非是决定性因素。凯莉不象凯茜,有那么多奢侈的梦想,她活得平平淡淡,实实在在,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她也有疲倦的时候,但却从来没有抱怨。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们好象生来就懂得,人活着就要含辛茹苦。凯莉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搬出瑞吉家那天,是个黑夜。凯莉依依不舍地过来抱住我。她瘦弱的手臂,让我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力量。我忽然间明白了,为什么瑞吉与凯莉生活在一起会如此默契。因为爱的力量是不朽的,她能让任何脆弱的灵魂找到依托找到归宿。
这一家三口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远,消失在了那个遥远的冬夜。可他们又常常清晰地走回我的记忆,令我禁不住地感叹。移民啊移民,你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着每一个美国人的命运,甚至改变着这个国家前进的轨迹。
第一部分:
全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