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 玛雅象形文字 记得曾经听北大中文系一位著名的教授不无抱怨地说:“现在北大的学生都能讲流利的英文,可是有的学生中文却很差,这是一个太不正常的现象了。”仔细琢磨一下这位教授的表达明显地出了些问题,他所说的“英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应该是指“英语”,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是英语口语流利,但是中文写作却很差劲。把讲英语的能力同写中文的能力加以比较,这显然犯了鸡同鸭比的错误。 这里就生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同一种能力吗?两者之间能否进行比较? 研究语言学的人都知道,“语”和“文”是不同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字不但是两码事,而且文字要比语言难得多。语言的历史大概已经长达十万年左右,而文字的历史,只有五千多年。世界上有七千多种语言,但是常见的文字体系也才不到七十几种。绝大多数语言是没有诉诸于文字的,即只说不写。直到各文明都有精神导师横空出世的“轴心时代”之前,人类文化的传播都还只限于口耳相传。苏格拉底没有文字传世,我们今天知道的关于他的思想之精华,都是由柏拉图转述的。孔子大概也没有文字传世,《论语》仅是他的弟子们的详实记录。耶稣基督同样没有文字传世,教徒们今天学习的是使徒的回忆。 事实上,“语”和“文”不分常常会造成很多误解。以前在央视听加拿大的“大山”侃他学中文的体会,他说学会讲汉语并不难,难的是认识那些要命的汉字。而要学会怎么把它们合情合理地码放在一起来表达一种意思,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那么在一个人的个体成长过程中,语言功能又经历了怎样的演绎过程,而最终发展成为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想想婴儿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地学会了说话,也就是获得了语言能力。可是,小孩一直要到六七岁才开始在大人或老师的启发下,把看到的事物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写”下来,这就是最初的文字表达。 语言是与真人对话,写作则是与潜在的读者对话,但儿童通常不具备与心中默想人物对话的能力,这时就需要家长或老师来充当另一个对话者,启发孩子把对话改写成为作文。人要长到多大才会萌生与心中人物对话的欲望?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的这一年龄都是不一样的,心理早熟的人可能会早一些,但一般到了初中生的年龄,也就是情窦初开的季节,大部分人便都会产生这种欲望。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开始产生一种个体历史感,即对于自己从过去到现在的全部经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初步具备了描述“我是谁”的能力。这两大能力移植到写作上,就是弗洛伊德阐述的被压抑的利比多需要得到释放,其结果便是化作文字,让萌生的欲望得以实现。 但是心理的动力依然只是源动力,仅仅有欲望的萌生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别人读懂你的文字,至少让那些教育程度与你相近的人能读懂你写的东西,对任何一个写作的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在网上读过一则写作趣事,写在这里也算是个佐证。 故事从一对少男少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感写起,主人公小云和大明,小云今天没来上学,大明特别失落,他想着明天见到小云一定问问她:“你昨天怎么没来呢?”小云把头一歪,反问大明:“有人想我吗?”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小云未必如此发问,这纯属于大明的胡思乱想。但是,这便是作家默想对话的萌生和开始。 接下去该叙说大明到底喜欢小云什么,如果是俩人面对面的交谈,大明完全可以告诉小云我喜欢你“这儿”,我喜欢你“那儿”,可是写作不是单纯的对话,“这儿”“那儿”的指代使人糊涂,一般的人会这样写大明对小云的想法,“大明喜欢小云的又黑又亮的头发”,而一位具有创意感的作家会写得更生动一些,“大明抚摸着小云的发梢儿,喃喃地说:“这么黑,这么亮,我喜欢。”可见,这样既简洁又含蓄的叙述方式,已经蕴含着作家的推理逻辑在里面了。 当然,写小说还会有难度更高的结构性要求。如果这位作家继续写下去,小云后来傍了个大款,而大明为了存钱娶小云,不惜下煤窑打苦工。一次瓦斯爆炸事故夺去了大明的性命。他死的时候,双手仍紧紧攥着小云的照片,手指就按在小云那黑黑的发梢儿上,怎么都掰不开。大明似乎在恳求人们,让他把小云的照片带走。写到这里,读者才明白,原来作者前面写大明抚摸小云的发梢儿,是和故事的结尾遥相呼应的。是通过细节突出故事的大悲痛,负心女子痴心郎,人间多少悲欢离合皆由此生。 这个关于写作的故事本身,说明了好的文字表达除了要靠形象的直觉,更需要逻辑思维和推理演绎来辅助。现代的仪器(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已经证明,讲话通常只牵涉到大脑语言处理部分,但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语言处理部分参与之外,大脑逻辑处理部分的活动也非常活跃。而逻辑部分主要靠数学训练。所以一个人如果是偏科,写文章就会感到困难,至少写论说文会遇到挑战。 人的讲话能力是天生的,是个中国人,只要没有语言功能障碍性的疾病,就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至少能讲汉语的一种方言)。但是,写作需要语言功能和逻辑功能的高度协调,需要后天长期培养与磨练。这在语言学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要想使讲话能力提高到可以出口成章,无懈可击的地步,就象许多演说家那样,那自然也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但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2010 年 11 月 3 日 近期博文: 美国人为什么要工作到这么老? 唱《飞吧,鸽子》引出的一段恋情 在美国当“上帝”的滋味确实很爽 天涯何处不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