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與閱讀讓你走近人的心靈 怡然 我第一次聽交響樂,是在北京音樂廳,我已經記不清是哪個樂團演奏的,那時對交響樂還談不上有什麼感覺。而真正讓我對交響樂產生深刻印象的,是在美國中部某城市的交響樂廳,聽的曲目是貝多芬的《歡樂頌》。當時那種靈魂震撼的感覺,直到今天回想起來,依然記憶猶新。記得和我一起去聽音樂的懷特夫婦也非常陶醉,儘管這已經不是他們的第一次。那一刻,我真切地體會到,音樂的確是使心靈溝通的最靈性的語言,它可以穿越時空,跨越種族,讓素不相識的人息息相通。 雖然我們與貝多芬生活的時代相距兩百多年,然而,靜心傾聽他的那些不朽作品時,我們從未感覺到時空上的距離,卻只有心靈上的震撼與共鳴。聽他的《命運交響曲》,我們自己仿佛也在感受着音樂家那種絕望的悲哀與深沉的憂傷,頑強的抗爭與痛苦的吶喊。聽他的《月光奏鳴曲》,宛如從遙遠天籟傳來的心靈顫音,溫暖的憂鬱與淺淡的幽思,就那樣在不知不覺間迴蕩在我們的心底。而聽他的《田園奏鳴曲》,則如清澈的小溪流過春天的原野,歡快、明朗、流暢、淳樸的旋律,使人如同置身於美麗而恬靜的大自然中一般。可能再過幾個世紀,那時的人們聽到這些優美的樂曲時,感覺會依然如故,就象今天的我們一樣。這便是音樂帶給這個世界的無窮魅力所在。 除了音樂,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不受時空和語言的束縛,讓素不相識的人達到心靈的溝通呢?那應該就是文學。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文學便成為傳承文化與文明的載體。有位作家曾這樣寫道,“文學藝術,本來就是心靈傳承術,文學在傳承心靈的溫度。一顆心靈的熱氣騰騰傳遞給另一顆心靈,多少年多少代以後,這顆心靈依然鮮活地冒着熱氣。這是不死的文學。 ”這段闡述道出了文學的真諦。 閱讀帶給人內心的快樂,很多時候是難以言喻的。每個喜歡讀書的人,在這一點上都會有同感。讀文學,讓我們的心靈更走近人性,重溫另一個心靈世界的另一種情感。有交集便有共鳴,這是寫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奇蹟,正是這奇蹟使人讀千卷而不厭倦。 今天早晨讀了一篇雜文,標題就是“世界上什麼是恆久不變的?”,作者說是“石頭”,我讀了忍不住大笑。沒錯,石頭夠堅硬,絕對有保持恆久不變的潛力。當然你也可以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這些都不是我要說的。 社會發展到今天,藉助於科技的力量,世界上真的沒有什麼不能改變的。但是,人類從遠古走到今天,如果說有什麼未曾變化的話,那應該就是人的情感。情感如同一條紐帶,她承接着過去,延伸向未來。正因為情感的這種連續性,使我們能夠通過文學音樂這樣的載體,去了解和解讀我們先輩的情感經歷。即使在今天讀《詩經》,聽《高山流水》,我們依然能夠得到同樣的美感享受,儘管他們與我們相隔了上千年;讀泰戈爾的《飛鳥集》,聽貝多芬的《歡樂頌》,我們同樣會感受到靈魂震顫的強音,儘管他們與我們相隔千萬里。這就是文學和音樂的魅力所在,她引領着我們走近人的心靈世界,可以跨越時空和疆土,超越地域與種族。 音樂與文學,讓我們認識了自己的同類,我們都是人,我們不再孤獨。 可以說,音樂與文學是人類相互之間溝通的紐帶和橋梁,是人與人心靈共鳴的媒介。所以才會有千古知音知己,它們的魅力就在於,使人們感受到彼此相知的幸福愉悅。 這樣說來,傾聽與閱讀就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對伴侶。傾聽與閱讀,會伴隨我們一起成長;傾聽與閱讀,使我們的心沉下來,學會靜思與想象;傾聽與閱讀,讓人們的心靈彼此走近,這就是心與心的傾聽,靈與靈的詠讀。 2012 年7月21日 音樂是一門心情的藝術 《少女的祈禱》--- 一支無言的歌 沒有哪個國度是完美的 愛如昨夜星辰(2)-一見鍾情 失落的藝術 曲曲折折回國記(中續) 那一轉身,竟是整整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