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眼里的美国与美国人心里的中国 和国内来的朋友聊天,经常触及的一个话题,就是比较中国与美国。总是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很羡慕美国,理由是美国多好,人际关系单纯,没有什么尔虞我诈,也没有人与人之间因为各种“斗争”所导致的关系紧张,从而也就没有那么多挫折感。另一种是美国好是好,就是种族歧视太重,让人无法忍受。我听了不觉莞尔。他们想象的美国是真实的美国吗?我知道不是,但你让我怎么和他们解释呢?即便我告诉他们,美国其实并不象你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也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可怕,他们会相信吗?我自己不是也曾经这样地想象过美国吗? 在没来美国以前,我也看过不少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印象深刻的象《豪门恩怨》,它描写了美国上流社会豪门成员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人生场景,很是惊心动魄。但是,毕竟因为我没有真正生活在美国,对这个社会没多少感性认识,我所了解或者说理解的美国社会仍然是抽象的片面的。 等真正踏入美国社会,从学校到公司,无论到哪里,你都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伴之而来的纠结,也许会是斗争。这矛盾来自利益与权利的纷争,阶级阶层的不同,还有种族的差异,甚至性格的冲突,等等。这也真正应验了谁说的那句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就有斗争。 如果说两个社会有区别的话,那是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的社会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由此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社会效果。当然,也有文化传统不同所带来的人的行为准则的不同。不能不承认,西方社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是简单并非纯洁,简单也不意味着没有矛盾。 而那种认为美国到处都是种族歧视,把我们这些移民想象成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同样不是真实的美国。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是那幅图景吗?不错,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然也就不会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马丁路德.金了。但是,美国也有法律明文规定反对各种歧视行为(这不是本文想讨论的话题)。所以生活在国内的同胞,只是凭想象来解读美国,当然得出的不会是真美国的印象。 那么,反过来看美国人,他们是怎么看中国这个国家的呢?记得刚来美国时,系里一位年过七十的老教授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你看中国的老人多享受,老了能和儿女住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美国可行不通,动不得了,只能去养老院。要么请家庭护士。”我听了也只能附和他,但心中却暗想,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中国哪有那么多养老院,又上哪去请家庭护士。千百年来沿袭至今的家庭养老,一代传一代,从来没有谁质疑过社会的责任到哪里去了。在国内时就经常听到,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为了赡养老人的责任问题而大动干戈,闹得不亦乐乎。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福利,养儿防老是一项人生的投资,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一条已经被写进宪法里去了。所以,如果你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更会遭到社会道德法庭的审判。到底哪一种养老方式好,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我说不清,但我知道,今天的中国也在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我不知道美国老人看到中国的这种过渡该做何感想,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人抛弃自己文化传统拼命追学美国的速度绝不亚于登月宇宙飞船的速度。 我刚来美国经常遇到的另一件尴尬事儿,就是每次去参加美国人举办的party,只要略微打扮得像模像样一点,总被人误以为是日本人,要么就是韩国人。说实话当别人这样问我时,我心里很恼火。我能够读出他们的潜台词,无非是说中国很穷,说你是日本人韩国人是在抬举你呢,我可不需要这样的抬举,这只让我为我出生的那个地方感到羞辱。 那时的《华盛顿邮报》在世界新闻专栏,经常整版刊登介绍中国的文章,所择取的镜头如同张艺谋导演拍的电影,陕北窑洞,街头乞丐。我承认那确实是中国的一部分,可是中国也有好的光明的一面,记者们为什么不把镜头对准那些阳光灿烂的地方呢?如果我拿上相机,到DC的Southwest黑人贫民窟随便拍上几张,一点不会比《华盛顿邮报》的逊色。 而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恰恰就是通过这样的媒体,美国民众相信媒体就如同中国老百姓相信新闻联播一样,社会上有多少人是用自己的脑子在思考?不被媒体忽悠的仅仅是少数。在这次美国中期选举中,为了全面了解美国民众的想法,美国《时代》周刊的专栏作者穿越美国,采访了多达五千多人,其中有32%的人提到的问题是中国正在变成世界强国,美国该怎么办(见An American Journey by Joe Klein;TIME, October 18,2010 )。看了这样的调查结果,我真不知道该不该赞美一番美国人的观察力。我知道美国人看到的中国,是透过他们的媒体----CNN,NBC, ABC,还有《新闻周刊》,《华盛顿时报》等等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中国。没错,中国确实是在崛起,但它距离全民富裕国力强大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说明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国。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了解世界都是透过他人的镜头或眼睛,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电影书刊,再加上今天快捷方便的互联网,而每一个视角所反映的都只是世界的一个侧面。要想获得对世界对事物的全面真实的了解,除了要用自己的脑子做过滤器,更要学会兼听则明。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社会的观察,即便是我们亲临其境,得到的仍然只是走马观花的感觉。社会如同一面多棱镜,每个人看到感到的只是它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而已。这也是我们才有必要永远保持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中国和美国,地球村里两个大国,经常被谈论被比较也是正常的,只是要有一个平常心态,同时也要学会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总是不可取的。 写于2010 年12 月 18日 见 12 月 29 日 《南方都市报》 近期博文: 人生能有几次再回首 “阿甘”外传 回国吃“包肥”餐遇到的尴尬 对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一点看法 美国学校里不得不入乡随俗的几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