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自卑与超越 怡然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品。自从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以泛性论为基础,提出人类的一切行为皆可追踪溯源到“性”以来,便有许多精神分析家纷纷提出质疑,试图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予以修正。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以“自卑情结”为核心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这一思想构成了他的论著《超越自卑》的核心。
阿德勒从分析“自卑情结”入手,深入探索了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源,自卑对自我发展的限制,以及自卑的文化基础。
客观地说,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曾经在某个或某些时候产生过自卑心理。尽管自卑心理产生的原由不尽相同,但却有着相似的行为特征。自卑心理直接导致人们过度的自信或不自信。正如阿德勒指出的那样,很多心理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当被问及是否感觉自卑时,他们会很肯定的摇头说“没有。”有些甚至回答“我很清楚,我比周围人都高出一筹。”很多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也由不得我们怀疑,在他们背后是否有需要努力挣脱才能抵消掉的自卑感。这就象个子矮的人,总要踮起脚尖走路,以使自己显得高一点一样。
当然自卑感的表现方式千差万别。阿德勒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有三个孩子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背后,全身发抖地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问他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分明感到了在狮子面前所处的劣势,但每个人因性格不同,表达感觉的方式竟截然不同。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虽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并不是说人人都是精神病患者。事实上,自卑感与自卑情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阿德勒是这样给自卑情结下定义的,“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适应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没有一个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以摆脱因自卑感所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与自卑感相伴而生的必然是狂妄的优越感。一个拼命追逐优越感的人,他的目标看似想要凌驾于困难之上,可潜意识里他并不是设法克服障碍,而只不过是以虚妄的优越感来自我陶醉自我麻木而已。足见攫取优越感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自卑感, 因为其出发点只不过是逃避心理上的挫败感,并非追求客观真实的成功感。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在困难面前更多地表现出的是彷徨、犹疑、甚至是退却。
作为精神病学家的阿尔弗雷德,在他的这部著作《超越自卑》中引用了许多精神病案例,来作为探讨自卑情结形成的佐证,这无疑给他的论述增强了说服力。然而,我认为他最具创意的论述,是他提出了自卑是文化的基础这个命题。
阿德勒指出,“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这多少有些耸人听闻,但分析起来也并非天方夜谭。比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我对于自然的无知,同时也是人们对于未来预测的需求。阿德勒从一个外星人的眼光来观摩我们人类世界,禁不住发出如此感叹,“看看这些人类啊,他们为求取安全所做的各种努力,他们用房屋遮蔽雨雪风寒,他们穿衣以保暖,整修道路以便利交通,所有这一切无不显示出,他们是这个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一群!”
在某些方面,人类的确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我们没有老虎狮子凶猛,这也是光天化日之下,还会上演老虎吃人的惨剧。许多动物比人类更适合单枪匹马地应付自然的困境,尽管它们也会群居以补偿个体的软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是地球上最需要彼此相依深度合作的群体。人类若失去了群体的合作,便只能听凭其环境的宰割。所以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儿童如果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
就个体生命而言,生命太短暂,生活却不断地展现出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生命的最高目标,没有谁会否定这个事实。然而,这其实是一件大好事。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或人类整体已经抵达了完全没有困难的境界,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活,每件事都在意料之中,明天不会有什么不一样,活着不过是在重复往日的故事,这种失去目标的生活是不是会很沉闷呢?瑞典年轻人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是一个极有力的例证。
我们生活的乐趣主要是来自于对未来对事物的不确定性。如果对一切都了如指掌,发现寻找的机会就不复存在,科学便走到了尽头,那些曾经唤起我们无穷想象和愉悦体验的艺术也不再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没有了差距感,自卑感也会消失殆尽。那么人类从此便会步入极乐世界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幸,人类会不断地发现新目标新问题,接踵而至的便是新的挑战和契机。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不满足感,驱动着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就是阿德勒所阐释的自卑是文化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优越感,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人所共有的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因为自卑情结的反弹所导致的狂妄的优越感,却是该另当别论的。其实不难发现,人类的任何一次伟大创造,都隐藏着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对我们文化贡献的源泉。对优越感的追求总会有两个极端。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方向受阻,他便愈能另外寻找新的目标方向。而那些心智不正常的人会认为他的目标是唯一的,“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无路可走了。”
应该说,能写出《超越自卑》,与阿德勒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经营谷物生意的犹太商人。阿德勒排行老三,儿时体弱多病,长到四岁才会走路。他患有佝偻病,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正因自己羸弱的身体,使他萌生了做医生的念头。1895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取得了医学博士,起初为眼科医师,后转向精神病学科,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把对病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融入到心理分析当中,这使得他的心理学研究有了更为坚实可信的基础。《超越自卑》能成为经典名著也就不足为奇了。
梦想,奇迹,生命的归宿
不经意竟闯入鲁迅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