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梦,也是一种情结 怡然 我是个爱做梦的人,从小就喜欢做梦,而且那些梦境会时常清晰地浮现在脑海,想把它们忘掉都不容易。我记得最清楚的梦境,就是常常被狗追赶,而且追得走投无路,猛然醒来,吓出一身冷汗,才知道是在做梦。直到今天,还是见狗就躲,生怕被它咬一口。所以,我今世大概是与狗无缘了,狗成不了我的宠物。 人都说,梦由心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一直好奇,梦到底是想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也许对于一个喜欢梦想的人来说,这并不重要。但是,文学怎么就同梦联系在一起了呢? 可以说,从识字那天开始,我们就借助于文字在编织梦想。阅读那些码放在一起的方块字,它们所表达的事情,从大自然的景观到人类最复杂最神圣的情感,曾令我怎样的惊喜不已啊!学到一定程度,老师就开始让我们自己学着码字,这就是那命题作文。而我最怕的也就是这该死的命题作文了,因为经常会跑题,即使侥幸绕上正道,可是也常常是未能理会出题人的意图,写得南辕北辙,老师经常的评语是“思路太个别!”其实,我也读出了老师的潜台词,大概是觉得这个学生个性太个别,写出来的文字总有点不对路子。从此我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毕竟他们是为了我好,希望我高考得个高分。我也果真没让他们失望,语文尤其是作文成了高考为我拉分的科目。 不过,从中也使我领悟出来,不是凡事都可以实话实说,写出来的文字不光是愉己,关键的还要育人,即所谓的文以载道,这任务太沉重了,这样一想,我自幼幻想的文学梦,就醒了一半。所以,高中毕业毫不犹疑地就跨入了理科的门槛。 虽说人被规划进入理科大学,可是这颗脑袋和这颗心依然如故,那个潜入心底的文学梦慢慢地就变成了潜意识。凡是潜伏久了的意识,丝丝缕缕地注定会编织成一种情结,而且是在你不知不觉之间。如果不是偶然的机缘遭遇网络,又恰逢人在海外这种特殊的氛围,我的这个文学梦也许真的就只是一个梦了。 说起来我小时候的文学梦,幼稚得好笑,其实也并非是想成为什么作家。记得在读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时,就忍不住好奇地想,她(指作者)的好多感觉怎么我也有呢,真的是似曾相识,那为什么我不能写写自己的感觉呢?这就是我最初的文学梦,如果那也能叫作梦想的话。 回想起来,在我们还是青葱的那年月,几乎人人都读北岛、舒婷、顾城,还有海子,哪个不会吟几首朦胧诗。那个时代文学成了流行潮,文学青年是对文学爱好者的美称。然而,当我们不知不觉毫无准备地步入了网络时代,文学盛况已成昨日的旧梦,文学青年也带上了揶揄的味道。传统文学失落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梦是不是也随之失落了呢? 我经常想这个问题,文学对人类到底有什么作用?人们从文学中又得到了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现象是不能被证明的,但却是人人都经历过的,那就是做梦。无论梦境多么曲折婉转,多么隐晦模糊,梦总是人心灵的写照,是最接近真实的暴露。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文学就是一种对梦想的解析。文学中描绘的那些心灵体验是同梦一样无法再现的,然而,因为每个人都做过梦,所有的人就都有相通的心灵体验。所以,透过文学人们便会体验到他人的心灵感受。说文学是使人心灵相通的一种途径也就合乎逻辑了。 文学寻求的就是心灵的表达,而心灵表达最需要的就是激情,没有激情的写作,食同嚼蜡。记得大卫.休谟曾说过,“我很早就被对文学的激情所携取,这是我一生的激情所在,是我快乐的最大的源泉”。对他的这段自述我深有同感。 我一直在想,没有文学的人生会不会就象没有春雨的春天一样干枯?说真的,我无法想象。 2012 年4月23 日 我的情结系列: 闲话黛玉情结 忘不了的样板戏情结 执著的咖啡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