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大败笔还是双刃剑? 自从美国经济滑坡走入低谷,欧元区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以来,“全球化”这个词就不绝于耳。很多经济学家甚至把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一股脑地归谬于“全球化”,似乎全球经济一体化是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围绕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全球化”无疑是一个大败笔。因为从最终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并没有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得到预期的好处,或者说,好处只被少数极富阶层的人捞走了,而多数平民百姓成了经济动荡危机的受害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全球化的大败笔”,着意阐述了这个问题。(节选如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全球化无论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对于新兴国家来说,都是双刃剑,都是各有利弊,喜忧参半。 下面是杰弗里.萨克斯文章“全球化的大败笔”的节选(发表在2011年8月22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上) 最近欧元区和美国经济几乎同时发生市场信心崩溃,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经济战略和政府领导的失败。我们没有必要指责评级机构:欧洲和美国的政府没能处理好全球资本市场的现实和来自亚洲的竞争,理应承担最主要责任。 我仔细研究过数十次金融危机,知道成功的政策意味着要向公众指出一条出路,它既要大胆、在技术上合理,又必须以社会价值观为基础。大西洋两岸的领导人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不孚众望。甚至,美国和欧洲都未能正确诊断出核心问题所在,即这两个地区都深受全球化的危害。 国际竞争导致制造业的低技术工人失去工作、大量工业领域的新投资减少。21世纪头十年里,美国和欧洲的就业率一开始之所以得以保持,只是因为低利率和不负责任的放松监管刺激了住房建设,直到后来泡沫破裂。现在的复苏之路,不在于催生一个新的房地产泡沫,而在于提高工人技能、扩大出口、以及增加在基础设施和低碳能源方面的公共投资。可恰恰相反,美国和欧洲却时而采取行不通的消费导向刺激计划,时而诉诸于不考虑未来投资的紧缩政策。 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没能创造就业,也不符合基本的社会价值观。让我来说得清楚一些:好的社会政策不应该导致巨大的财政赤字。欧洲和美国的公共债务规模已经太过庞大了。但好的政策的确应该在削减社会福利和对富人增税之间进行一种完全不同的平衡。 一个明明白白的事实是,全球化不仅对缺乏技能的就业者造成了沉重打击,而且实际上已成为全球超级富豪的巨大财源。他们能够在新兴市场国家进行新的高利润项目投资。同时,正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上周所言,他们还能够成功说服本国政府,以全球税收竞争的名义为他们的利润和高收入减税。即使偶尔受到政客的抨击,避税天堂仍然得以迅速发展。最终,穷人受到双重打击:先是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然后是富人以低税率把钱藏在遍布世界的避税港所造成的伤害。 因此,改善欧美财政政策应该以三点为基础。首先,应该扩大对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其次,应该削减浪费性支出,比如在伊拉克、阿富汗和也门等地的不明智军事活动。第三,应该在中期内实现平衡预算,主要手段是增加对高额个人所得和跨国企业利润的征税,这些所得和利润通过各种漏洞和海外避税天堂被隐藏起来。 如果新项目能够自募资金,基础设施投资并不一定会增加赤字。即使项目需要先期借款,但如果以未来收入偿还债务,就不会增加净负债。目前,美国和欧洲的预算会计,基本上都未能区分自融资资本项目(比如以未来通行费作为收入来源的桥梁项目)和用一般财政收入作为融资来源的项目。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是另一条尚未有效开发的复苏通道。其中一部分必须依赖技能和技术的改善来实现——这是不能削减教育开支的又一个原因。但另一部分可以通过改进融资政策来实现。中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提供长期中资贷款,每年向非洲出口几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而美国和欧洲由于没有向非洲和其它快速增长国家提供融资,实际上把这个市场拱手让给了中国。 然而,经济复苏的最后一块拼图,是政界的目标必须明确。在欧洲,国家政府的决策已经取代了由欧盟(EU)主导的统一决策——最近法国和德国达成的协议不过是最新一个例子。几个月以来,欧洲的命运已经为德国州议会选举和芬兰一些小政党所左右。欧洲央行(ECB)也陷入严重的分裂,以至于同样忽视了其稳定恐慌市场的核心职能。如果这些泛欧洲机构继续如此无力、迟钝和四分五裂,欧元不可能幸存下去。 美国也同样陷入各部门、阶层和区域利益的纷争中。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是一个不作为到令人难以置信地步的领导人,只是坐等国会权力大佬的电话。总而言之,只要美国的政客仍需要恭恭敬敬地请既得利益集团为他们永无休止的竞选活动出钱,美国就没有好前途可言。 那些持有“全球化”不过是一把双刃剑的人们则认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凭借人口红利以及极低的商业成本,即低廉的劳动力和极具吸引力的税收土地政策,在过去的30年中,承接着全球化带来的低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无疑是全球化最大的赢家。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环境污染、高能耗、出口退税、压低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的恶性竞争等等,使得中国事实上在补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近20年来的低通胀,无疑也是中国付出这种补贴的必然结果。 当然,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当中的代价也是很高的,中国巨资购买美国国债,压低了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等于变相的压低了全球的基准利率。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均以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而极低的基准利率无疑会刺激投机者竭尽所能的利用金融杠杆炒作所有的资源类产品(房地产也可以看作一种资源),进而急剧膨胀的资产泡沫,在2008年一手造成了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从这个角度而言,全球化及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推手。 如今,在经济二次探底、欧债危机、美国信用评级调降、中国通胀失控的背景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从长远来看,全球化就像是流动的水,总会从高处流向低处,从而使在这个链条上活动的任何国家达到一种动态均衡。只是发达国家已经习惯了高福利的生活,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其不得不削减社会福利、降低财政赤字,这个过程会是极其痛苦及漫长的。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本币升值、人口红利不再的窘境,只能通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生产率来做进一步的应对,也就是所谓的“经济转型”。只是在已经习惯了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抢占市场、以投资和出口拉动GDP的发展模式后,中国是否能够成功转型,也会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在讨论全球化时,很容易只看到其短期效应,但对于全球化的长期效益,缺乏深入的研究。 全球化从长远来看,不仅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力量分布,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全球领导人对于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而这种长期的思维转换,反过来又对经济发展本身的格局发生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分工与大竞争。社会分工本身不再局限于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内部, 或者是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和分工。 看来对于“全球化”议题的论争仍然会进行下去,因为它是这样的无法回避,而且其作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只会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 2011 年11 月 18日 政经随想(2) 美国经济困境与全球化 重塑美国梦的困境与挑战 牛书记美国遇上了葛教授 爱争论的中国同事 “俺也要海归啦!” 信仰是健康生活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