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多民族“熔爐”,還是多元文化混合體?
兩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漫談移民心態”,其中對於反對美國民族熔爐論的一些觀點,作了簡短的介紹。但當時出於文章主題的限制,沒有展開地來探討這一問題。最近發生的海外華人抗議ABC辱華事件中,華人世界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其中一個聲音就是,我們該選擇“融入主流”而不是對抗。所謂“融入主流”,無非是美國“熔爐”理論的天然產物。這引起了我的興致,去重新審視美國民族“熔爐”論的歷史與現狀,以及學術界對“熔爐”論提出的各種辯疑。
(一)“熔爐”論出台的歷史背景
“熔爐”(The Melting Pot)這個名詞在美國歷史上被賦予社會政治意義,始於一位移民美國的英國猶太人以斯雷爾.贊格威爾。他在1909年寫了名為《熔爐》的劇本,並在百老匯成功地上演。在劇中他把“真正的美國人”描繪成歐洲所有民族融合的產物,他借用劇中主人公的道白,表達了這種典型的“白人熔爐”觀,“美國是上帝的坩堝,一個偉大的熔爐。在這裡,歐洲所有的種族都被熔化,重新形成!……德國人、法國人、愛爾蘭人、英國人、猶太人和俄國人,你們走進熔爐吧!上帝正在鑄造美國人。”很清楚,在這個美利堅熔爐中,只有歐洲人的地位。《熔爐》的發表及上演,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引起了強烈的轟動,受到許多人的讚許。自此,“熔爐”一詞成為被廣泛接受和使用的概念和術語。
應該指出的是,“熔爐”論從出台伊始,便帶有明顯的種族排他特徵。熔爐論所主張的民族融合,是指在白人種族集團的內部實現的,它並不包括黑人、拉美族裔以及亞裔。這些種族由於人種、數量、以及經濟和文化所處地位的緣故,他們被長時間地排斥在白人的“民族熔爐”之外。
伍德羅·威爾遜主政時期,是“熔爐”論最為甚囂塵上的鼎盛時期。威爾遜本人就一再宣稱“一個認為自己是屬於在美國的特別民族集團的人,就還沒有成為美國人”。
在威爾遜主政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出現了按照盎格魯—撒克遜路線實行美國化的高潮,其原因是,美國移民族裔的母國形成兩大敵對的集團,即協約國和同盟國,從而導致美國“熔爐”出現大裂縫。那時誰要是反對美國支持協約國(英法集團),就被懷疑是里通德國。特別是在美國參戰後,在全國範圍上上下下開展了“美國化”運動,這被稱作“高壓鍋式的同化”。這個時期的美國社會如同着魔一般,一方面,聯邦、州、私人團體一齊動員,軟硬兼施地要外籍人學英語、忘祖籍、申請歸化,無條件地愛美國的一切;另一方面,在“美國化”的口號下,排斥與德國有關的一切事物,不准講授德語課,禁止演奏德國古典音樂,用德語命名的城市、街道建築一律易名,甚至德式泡菜也改名為“自由白菜”;漢堡包改稱“薩里斯伯里牛肉餅”,一些一貫反對中歐集團的德裔公民也被懷疑是德國間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事實上宣告了“熔爐”論的徹底破產。各個種族或民族集團,雖然都是美國公民,可是對參戰與否和對大戰的結局,都各有打算。有的要求保持中立,堅持孤立主義;有的要求立即參戰,以實現各自的民族願望。而實際上他們與自己的民族已沒有根源上的聯繫,不過只是感情上的脆弱紐帶在維繫而已。
戰爭結束後,“美國化”運動依然興盛不衰,倡導移民“美國化”被視為愛國之舉。學校、教堂、兄弟會團體、市民和企業組織,都以此為己任,並當成是引以為榮的時尚。總而言之,就是要移民切斷或忘記與舊世界或母國的聯繫。沒過多久,“美國化”運動被反共的“超愛國分子”控制,變成了反布爾什維主義十字軍,攻擊的矛頭不再是德國移民,而是外僑中的革命分子和激進分子,以及工會組織中的外籍領導人。
1919年12月22日,當時的美國司法部長米切爾·帕爾默發動了一起在美國歷史上堪稱空前的對外國移民和僑民的大襲擊,史上將其稱為“帕爾默襲擊”。他下令在全國範圍搜捕所謂的外國代理人、間諜、無政府主義分子和顛覆分子,有大約4,000人被捕。此次事件使帕爾默一舉成為聞名全國的風雲人物。
30年後,愛爾蘭裔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成為比帕爾默更為野蠻的迫害狂。在1950到1954年間,麥肯錫在全美國掀起了反共、反東南歐和反猶太高移民的囂張氣焰,在美國歷史上又創下了新記錄。在他的影響下,美國國會在1950至1952年先後通過了反共和反外裔公民的《國內安全法》及《移民和歸化法》。
至此,“大熔爐”的誘人神話被無情地粉碎了。帕爾默和麥卡錫之流,以及大大小小的種族主義者的接連表演,讓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所謂美國民族“熔爐”,只不過是某些種族主義者為維護其自身利益的一種政治說辭,在現實世界中是難以兌現的。
(二) 反對“熔爐”論的各種辯疑
民族“熔爐”論從一拋出,就遭到了來自社會各方的質疑和否定。比較具備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觀點。
(1)超越“熔爐”觀
1963年,哈弗大學社會學教授內森.格雷澤(Nathan Glazer)與丹尼爾. P. 莫尼漢(Daniel P.Moynihan)合作出版了最為著名的《Beyond
the Melting Pot》, 被譯成《遠離熔爐》。我個人認為,說“超越熔爐”可能更為貼切一些。這兩位社會學界的知名學者,於1962年參加了一項對紐約市少數族裔的社會調查,他們選擇黑人、猶太人、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和愛爾蘭人作為對象,分析這些移民團體的歸屬感。結果發現,他們是一種新的社會群體,具有強烈的種族意識。這些移民並沒有象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在美國這個“上帝的熔爐”中煉成了全新的美利堅人。與此相反,各民族集團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游離於“大熔爐”之外。次年,他們將調查結果以《遠離熔爐》(Beyond the Melting Pot)這個引人注目的標題發表了。
在該書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熔爐論的癥結在於,它從來就沒有發生過。”該書從諸多方面戳穿了“熔爐”這個迷惑人的神話。他們第一次在學術意義上提出並使用了ethnicity這個詞,來描述“族裔集團的性質和特點”。由於他們的倡導,美國學術界開始從人類學、社會學和政治學幾個方面來研究ethnicity。
(2) 燉鍋論(stewpot)
這種觀點認為,在美國的民族關係中,儘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但並非象“熔爐”論所說,融合得那麼徹底。熔爐論誇大了社會同化的能力,而忽視了各個民族保持自己民族特性的內在力量。美國社會真實的民族關係是燉鍋,而非熔爐。即各民族和平地混燉於一體,有相融的部分,也有衝突甚至對立。
(3) 整合論(integration)
該理論認為,迄今美國各民族集團並沒有融為一體,而是平等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參與社會生活。同化不是融合的過程,而是“一個群體整合於周圍文化的過程”。整合理論既強調了整體性的重要,也強調部分與部分,層次與層次之間的界線區別。“整合”論得到了當今不少美國社會學者的接受與支持,並認為用“整合”來解釋移民和少數族裔與主流社會的關係,更為適宜。
(4) 文化多元主義(Cultural
Pluralism)
這種觀點認為,不同民族集團應該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與特色,文化多元性可以替代徹底同化。
以上各種觀點,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於美國是多民族“熔爐”論點提出了質疑,也涉及了熔爐論說無法解說的許多民族性問題。比如:美國的民族融合與同化是否是均等的?各個族裔對於美利堅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否產生同樣的作用?不同民族集團為何一直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且代代相傳?可見熔爐論面對諸多民族性問題,無法自圓其說。正如美國著名史學家奧斯卡.漢德林說說,“很久以來,‘熔爐’一直在燉燒,但最終產品似乎並不比以前更融合接近一些。”
(三) WASP 文化與多元文化論
美國雖然歷史不長,但就在這短短的幾百年當中,源自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的白人新教徒文化,卻長期被認為是美利堅文化的正宗。美國人把它縮寫為WASP。“熔爐”論就是要讓其他民族“熔”入以WASP代表的所謂主流文化當中。換句話說,就是讓其他民族或族裔與盎格魯薩克遜人認同,而不是多民族並存,保持多元文化的特性。
1924年,德裔猶太人哲學家霍勒斯.卡倫,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多元論”。他深刻地指出,“移民可以或多或少地變換他們的服裝,改變他們的政治見解,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的哲學觀點,甚至可以改娶新妻。但是他們無法改換自己的祖父。”他的觀點從根本上否定了“熔爐”論學說。
霍勒斯的“文化多元論”學說出台後,得到了眾多學者的肯定和支持。誠然,在北美早期拓荒時代,盎格魯民族的文化,曾經對美國立國精神產生過無法取代的歷史作用,對美國法律、政治、宗教制度的確立有着不可磨滅的功勳。但是,時代在前進,歷史已經翻過了那一頁。今天的美利堅文化已經不只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文化的簡單傳承,它融合了越來越多的新生元素,包括來自其他民族或族裔的,有着頑強生命力的精神元素。從族裔結構上看,今天的美國社會,由於西裔與亞裔人口的逐漸增多,英吉利人壓倒優勢的狀況已今非昔比。
在當今時代,把美國看作是多元文化社會和多樣性社會,已經成了任何具有開放心態的美國人的普遍共識。正如社會學教授彼得.羅斯所說,“當前的美國已遠遠超出一個多元性社會。你如今再也不會聽到那麼多關於美國是個‘大熔爐’的談論了。這個齊心協力把所有人融合在一起的舊觀念已被現實所取代。”
(本文只是一篇我個人的學習筆記,無意於參加任何爭論。歡迎朋友們評論。)
參考文獻:
米爾頓.戈登 ( Milton M. Gordon):《美國生活中的同化問題—--種族、宗教信仰和原族裔的作用》(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漫談移民心態(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漫談移民心態(上)---文化失落感及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