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种“无形瘾”吗? 怡然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一段时间内,你忽然对某一件事或某些事物异乎寻常地着迷。比如,抑制不住地泡在网上淘便宜货,反复地听一支老歌或是无数次地观赏一部电影……,这些看起来无害却无休无止的行为,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方式使你陷入某种境地而不能自拔。人的这种不由自主失去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现象,被自主行为专家茱蒂恩.莱特称之为“无形瘾”。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些个人爱好,但这些爱好是有意识可调控的行为。无形瘾与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自发地靠自我无法控制的行为。当一个人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对某件事物沉溺到不能自拔的地步,进而给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时,无形瘾就已经产生了。在代表精神、心灵、智慧等称谓的第二生命形态学理论中,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侍物依赖”,也就是指人们只能依赖某些外界事物获得心灵愉悦。无形瘾的形成,自然会回避自控并刻意忽略与此关联的负面事实。久而久之,它会对人的情绪、个人生活及家庭生活造成巨大的干扰及破坏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瘾才算得上“无形瘾”呢?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强,绝对没有什么无形瘾。但是,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即便你属于自我意识最强的那类人,你依然无法避免地会有不同程度的无形瘾。所以,可以不夸张地说,人人都有无形瘾。 比如“购物瘾”、“麻将瘾”、“棋牌瘾”、“网瘾”、“电话瘾”,等等,现代的通讯、娱乐、消费手段,为无形瘾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媒介,而且还会使人越陷越深。比如上网聊天,玩微博,还有各类网络游戏,它们都成为使网迷们更加迷恋于网络世界而无法脱瘾的介质。 无形瘾究竟有没有害呢?从理论意义上来讲,任何成瘾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无形瘾自然也不例外 。禅念讲究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过度地怂恿自我意识及行为的膨胀,都是百害无疑的。就说“网瘾”吧,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玩游戏、灌水、上网聊天,势必会减少和家人及朋友交流沟通的时间,长此以往,对个人的性格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生命形态学在研究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获得快乐,一般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语言和肢体,人与人通过交谈和互动,得到快乐和情感的释放;二是侍物,在书籍、网络、电视、游戏等等精神产品中得到乐趣;三是虚拟,在自己心灵的海洋中虚构出一个梦幻世界,找寻到一种精神的寄托与安慰。三个途径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合适的比例应该是3:1:1,只有达成这个均衡比例,你内心的快乐才会持久。 从这个角度来看,抑制无形瘾的关键,就是对时间分配的掌控。可以根据3:1:1法则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人交流。如果在工作或是个人爱好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侍物,那么就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和家人及朋友的现实交流时间。 逃出无形瘾这只无形巨手的掌控,最关键的是要经常审视我们周边的世界,拷问一下自己,我们贪恋的那些东西,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到底有多么重要?这会让我们从根本上避开那些让我们依赖的“侍物”,走出无形瘾的怪圈。 写于2011 年11 月22日 趣谈美国的“PotLuck”爬梯 友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全球化”是大败笔还是双刃剑? 牛书记美国遇上了葛教授 走过秋阳暖暖的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