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巴爾的摩,一個激發文學靈感的地方
怡然
到過美國東海岸的朋友,對巴爾的摩一定並不陌生。它是處於紐約與華盛頓之間的一座港口城市。是美國最早建立的大城市之一,也是馬里蘭州規模最大的都市。
巴爾的摩一向以其製造業而著稱,它在美國早期工業發展歷史中曾經起過卓越的作用。然而,這個城市對於美國文學發展史獨具特色的貢獻,卻是鮮為人知的。
人們都一定非常熟悉美國國歌,就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星條旗之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這首歌的創作者,是一位名叫弗郎西斯.斯考特.基(Francis Scott Key)的馬里蘭青年。1814年9月,英國軍隊在火燒華盛頓之後,分海陸兩路進攻巴爾的摩。英國海軍在對守衛巴爾的摩內港的麥克亨利堡(Fort McHenry)通宵炮轟之後,仍然未能攻克這座碉堡。當時,弗郎西斯注視着在戰火中高高飄揚的美國國旗,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 《保衛麥克亨利堡》 (The Defence of Fort McHenry)。他用《獻給天國的阿克那裡翁》(To Anacreon in Heaven)的音樂為這首詩配曲。這首歌后來成為美國國歌,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
美國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埃德加.艾倫.坡(Edgar Allan Poe)是第一位來到巴爾的摩的作家。他自1832年起在巴爾的摩居住了三年,期間創作了一些短篇小說和詩歌。說來有趣的是,埃德加不是因為曾經在巴爾的摩生活過而被推崇,卻是因為1849年他從里士滿(Richmond)到費城的途中死於巴爾的摩而被銘記。他的墓園就建在巴爾的摩市中心附近,旁邊還建了一個紀念館。
進入二十世紀,有四位著名作家曾經在巴爾的摩度過了他們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包括詹姆斯.M.凱恩 (James M.Cain)、達希爾.哈米特 (Dashiell Hammett)、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F. Scott Fitzgerald)和約翰.多斯.帕索斯 (John Dos Passos)。
凱恩在二十年代初期供職於《巴爾的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他結識了當時知名評論家和隨筆作家門肯。門肯熱情地鼓勵凱恩從事專業寫作,這促使凱恩在離開巴爾的摩到了加利福尼亞後,寫出了頗具開拓性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他的代表作有《郵差總按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和《雙倍賠償》(Double Indemnity)。
另一位冷硬派作家希爾.哈米特,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巴爾的摩度過的。他14歲輟學,當過私人偵探,打過各種雜工。他的著名小說《馬耳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和《瘦子》(The Thin Man),雖然不是直接取材於巴爾的摩,但是從這些作品中,你依然能夠看到這座城市以及他年輕時偵探生活的影子。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之一的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以其《了不起的蓋茲比》一書而聞名於世。他在1932年陪妻子來巴爾的摩接受精神病治療,在這個城市呆了五年時間。小說《夜色溫柔》(Tender Is the Night)的許多章節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約翰.多斯.帕索斯在1952年來巴爾的摩之前,就已經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美國》三部曲已經問世。帕索斯在巴爾的摩度過了他的晚年。
談論巴爾的摩的文化生活,就不能不提《巴爾的摩太陽報》。從1837年5月17日創刊至今,該報已經走過了175年的曲折歷程,它最初的名字是《太陽報》(The Sun)。在上個世紀初,《巴爾的摩太陽報》曾一度在全美國享有盛譽,是最具影響力的大報之一。它擁有一批優秀的新聞記者和編輯,其中包括特別著名的媒體人、評論家和作家亨利.路易斯.門肯(H.L. Mencken, 1880-1956)。
門肯算得上是土生土長的巴爾的摩人,他出生於巴爾的摩市,十六歲從本地工藝學校畢業後,就投身於報界。1906年他加盟了《巴爾的摩太陽報》,直到1956年辭世前,一直與該報保持着密切聯繫。作為專欄作家和評論員,門肯對美國文化生活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他對蕭伯納和尼采的批判性研究,奠定了他作為一個嚴肅批評家的聲望。
除了評論家,門肯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視角新穎,創意深邃,觀點鮮明,力透紙背。他為《巴爾的摩太陽報》撰寫的專欄,後來脫胎成為《美國信使》。這份雜誌秉承的挑戰傳統及打破偶像的編輯方針,對於美國理論批評和創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是功不可沒的。
巴爾的摩對於門肯的創作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他的三部經典自傳《幸福年華》(Happy Days)、《報社年華》(Newspaper Days)和《異趣年華》(Heathen Days),描寫的是他在巴爾的摩度過的青少年時期。一個充滿生命活力和人情魅力的巴爾的摩,躍然紙上。從這些作品中,你也能真切地體會到,門肯對這個故鄉城市的那種深厚的情感。
另一位巴爾的摩作家勞拉.里普曼,也是通過《巴爾的摩太陽報》而步入文學界。因為記者的職業關係,她對這個城市的犯罪群體尤為關注。並寫出了兩部影視劇《兇殺:街頭生活》(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和《火線》(The Wire)。她的兩部以巴爾的摩為創作背景的小說也大受歡迎,即《巴爾的摩藍調》(Baltimore Blues)和《魅力城市》(Charm City)。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位作家安.泰勒。她不是巴爾的摩人,但因為她的小說作品,卻得到了巴爾的摩人的歡迎和認可,並把她當成了自己人。安.泰勒於六十年代初才來到巴爾的摩這個城市,從她的第四部小說《時鐘發條》(The Clock Winder)起,她便把巴爾的摩作為自己小說的寫作背景。此後,她的兩部最有名的小說《鄉愁小館的晚餐》(Dinner at the Homesick Restaurant)和《意外的旅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使她一躍成為美國暢銷小說家。她憑藉小說《活生生的教訓》(Breathing Lessons),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是僅有的兩位榮獲此項殊榮的巴爾的摩作家之一(另一位是作家拉塞爾.貝克)。
巴爾的摩,這個與美國文學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城市,她在無聲無息之間,帶給了作家創作激情,孕育了作家創作靈感。所以,說巴爾的摩是一個能夠激發文學靈感的地方,實不為過。
(圖片來自網絡)
“誰是我的媽媽?” ( 中)
閒看“夜色溫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