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經典(2)-- 美麗並不遙遠
怡然
時下最流行說“美女”,女人若是被誇成美女,感覺上美滋滋的,至於是不是美女有何重要,因為美女是從別人眼裡“看”出來的,無形中美女”被大打了折扣。
也許有人會說,請不要用什麼心靈美來打掩護,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二者沒有調和的餘地。再說醜女未必心靈美,你總不會否認這一點吧?這種辯駁當然成立,我也無意於重彈所謂心靈美的陳詞老調。
美是人對世間客體事物的認知過程。美感則是人根據主體的審美標準所產生的感性體驗,它直接受到主體審美情趣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說,美是有層次的,美是一面多稜鏡。
常人眼裡的“美女”多半是指漂亮,漂亮的臉蛋和身材,仿佛是美女的代名詞。其實美並不僅僅局限於漂亮。優雅的氣質是一種美;柔和的性情是另一種美;豐富靈動的內心世界是美上之美;這種種美的特質,賦予美女以多重側面。照你這麼說,這個世界上簡直就不存在“醜女”了?或許是吧。每個女人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只是要看是否有人發現你的美,欣賞你的美。
女人的美,不只是靠衣着打扮來裝點,更要靠提升自我修養豐富自身內涵去展現。其實,美麗並不遙遠。
∞∞∞∞∞∞∞∞∞∞∞∞∞∞∞∞∞∞∞∞∞∞∞∞∞∞∞∞∞∞∞∞∞∞∞∞∞∞∞∞∞∞∞∞∞∞∞∞∞
第二輯 美麗並不遙遠
5. 閒話“女為悅己者容”
6. 柔和也是一種力量
7. 女人的另一種美麗
8. 話說女人的“恬,退,隱,忍”
5. 閒話“女為悅己者容
人常說,男人愛瀟灑,女人愛漂亮。其實,無論男女,誰不喜歡打扮得漂亮得體呢?我們穿衣服本來是為了保暖,那麼,穿得漂亮又是給誰看呢?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後半句說的就是女子為欣賞喜歡她的人而着意打扮。不過,這“悅己者”可以是欣賞喜歡自己的人,也可以是自己欣賞喜歡的人,或者乾脆就是自己,不能排除有人喜歡自我欣賞。所以,“女為悅己者容”就有了多重含義。
首先,女人打扮漂亮就是為了使自己心情舒暢。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去參加派對時,如果自己穿着適宜得體,妝扮美麗大方,會大大提高自己的信心度,而自信也會提升女人的美麗指數啊。所以,為了自己能有個好心情,每天花點時間在自己的穿着打扮上是值得的。
其次,無論是為欣賞自己的人或是為自己喜歡的人精心打扮時,那就總免不了落入了“取悅於人”的俗套。在司馬遷那個時代,換句話說,在整個舊時代,女人要靠男人討生活,自然是要用盡心思保持姿色,這象是一種求生的需要。現代的女性,在獲得了起碼的生存權力和基本的社會地位之後,這種心態應該有所不同。但是,有哪個女人敢說自己就毫無取悅於人的心態呢?
細細想來,取悅於人也沒有什麼不對。這個“人”可以是你的愛人,也可以是你的父母和朋友,總之,他們是被你愛着,也愛着你的那些人。所以,你才會用心於自己的容顏,穿着和姿態,因為你知道,你的美麗會令他們由衷的高興,還有什麼比能夠使自己所愛着的人高興而更快樂的事情呢?所以說,“悅己”就是讓自己快樂,也讓那些愛着自己的人快樂,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社會發展到了今天,服裝已經不止具有功能性特徵,即僅僅用來保暖。服裝服飾更是人們用來展示美表達愛的一種媒介。追求服裝服飾美的過程,能夠充分地發揮人的想象力和對美的感受力。任何美的服裝,其魅力就在於它的吸引力。正如時裝大師里斯蒂.迪奧所說:“任何時裝都不能算作成功,除非它作為一種引誘的形式。”這從本質上道出了服裝魅力的真諦。只要我們對美的夢想還在,對美的誘惑尚存,那我們對於服裝美的追求就不會減退。
女為悅己者容,一個“悅”字,道出了多少意韻。悅字以心為旁伴,主體是“兌”意在交換。以心想換,心心相印。《詩經》中有詩云:“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茫茫生與死的廣漠空間,我與你彼此交換了心,拉起你的手,讓我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這是怎樣美麗的人生意境啊!
∞∞∞∞∞∞∞∞∞∞∞∞∞∞∞∞∞∞∞∞∞∞∞∞∞∞∞∞∞∞∞∞∞∞∞∞∞∞∞∞∞∞∞∞∞∞∞∞
6. 柔和也是一種力量
偶然讀了畢淑敏的一篇短文,其中談到了柔和的力量,覺得很受啟發。她在文中這樣來描述柔和。“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依舊扼守尊嚴的藝術。”
說柔和就必然會讓人聯想到剛強或強勢。柔與剛本是孿生的一對。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蒿。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這些說辭都是在論證“柔”與“剛”的辯證關係,以及“以柔克剛”這樣一個道理。
其實,柔與剛一直都是兩種處世手段,它涉及人的思維和策略,大到國際事務,比如“鴿派”與 “鷹派”;小到家長禮短,比如妥善處理夫妻間的爭吵,等等。柔和的力量來自於韌性,正是所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正如泰戈爾在《飛鳥集》中的詩句“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在現實世界中,剛柔並濟也許是更可取的一種理念。《列子•黃帝》有曰:“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弱必剛,積於弱必強。”儘管柔和未必一定能勝過強勢,但是作為一種另闢蹊徑的思維方式,柔和的處世態度也許可以達到曲徑通幽之功效。
說柔和是一種人生的藝術,此言甚妙。也許柔和較之強勢,她缺少了那種勇猛直前的威力,也沒有那種氣吞山河的壯烈。可是柔和卻自有她的魅力。柔和的品質與人格,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是不卑不亢,不拘泥偏執;是兼聽則明,而不是憤世嫉俗;是與人為善,而不是與人為敵。
柔和對於女人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當今這個依然是陰陽兩極相對的世界,女性的柔和呼應男性的剛強,就有可能造就一種和諧的社會氣氛和溫暖的家庭氛圍。
當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當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捲起心扉的窗紗。當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能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當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能更準確地表達人與人平等的信念。柔和會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和諧。
∞∞∞∞∞∞∞∞∞∞∞∞∞∞∞∞∞∞∞∞∞∞∞∞∞∞∞∞∞∞∞∞∞∞∞∞∞∞∞∞∞∞∞∞∞∞∞∞
7. 女人的另一種美麗
米蘭 .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當敘述男主人公托馬斯對他的女友特麗莎的印象時,用了這樣幾句話,“她肩上掛着個提包,看來比以前更加優雅,腋下還夾了本厚厚的《安娜. 卡列尼娜》”。昆德拉沒有用筆墨直接描寫特麗莎的容貌和神態,卻只是讓她夾着一本書。這看似不經意的一筆,卻傳神地表達了托馬斯對特麗莎賞悅的心態。如果說是書卷味兒賦予了特麗莎一種別致的情調和美麗,從而使她在托馬斯心中占據了獨特的位置,似乎也是說得通的。
在這篇小說中,特麗莎刻意讀書的舉動,除了她的性情本身以外,更有為了擺脫她母親傲慢、粗野、自虐自毀性格在她身上留下的難以磨滅的烙印之緣故。而事實上,讀書的習慣不僅彌補了她因過早綴學而留下的求學遺憾,更改變了她缺乏自然優雅的姿態,給她的魅力增色不少,這一點她自己心裡似乎更為清楚。比如書中對特麗莎的心理作了如此的描述,“在特麗莎眼裡,書是友誼默契的象徵。她也愛讀書,她只有一件武器來與這個包圍着她的惡濁世界相對抗…….。這些書不僅提供了一種能使她擺脫無聊生活的虛幻可能性,作為一種物品,它們還有另一種意義。她喜歡腋下夾一本書在街上走,這與一百年前花花公子們的華美手杖一樣有意義,使她與其他人區別開來。”
用此一例無非是想說明,讀書會使女人變得美麗。當然不是說,女人只要手裡捏上本書,頃刻間就成了淑女才女。對於不愛讀書的人來說,手裡的書充其量不過是個擺設。閱讀對於提高人的修養,改變人的心性,培養人的氣韻,確實有着潛移默化的功力。這一點對於男人女人同樣都適用。
無論上帝給予你多麼姣好的美貌容顏,女人終有一天會永別這份恩賜,而不得不面對衰老。有人說,女人的美也得靠包裝。當然現代技術可以使人“返老還童”,甚至“青春不改”。但美容化妝改變的只能是外表,象一層虛殼,就如同漂亮和美麗是兩回事。你可以化出漂亮的眼睛,卻未必能裝出美好的眼神;你可以抹出漂亮的臉蛋,卻未必能裝出可愛的神態。
讀書可以使一個靈魂變得更豐富,更坦蕩,更單純,從而獲得一種優雅從容的生命姿態。那是美容化妝所無法達到的境界,也是女人的另一種美麗。
∞∞∞∞∞∞∞∞∞∞∞∞∞∞∞∞∞∞∞∞∞∞∞∞∞∞∞∞∞∞∞∞∞∞∞∞∞∞∞∞∞∞∞∞∞∞∞∞∞
8. 話說女人的“恬,退,隱,忍”
我第一次聽到“恬,退,隱,忍”這四個字是在高中語文課上,老師在講一篇外國文學名著時提到的。記得當時他津津樂道地講解它們的含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的一句話:“一個好女人就該具備‘恬,退,隱,忍’這四大特質,當然這是舊時基督教對於女人的基本要求。”我對基督教研究不多,無法確證他說得是否正確。但是,我那時有一種感覺,我的語文老師有點大男子主義,所以我對他講的話,心底里總有種牴觸,不以為然。
解讀一下“恬,退,隱,忍”這四個字,恬,顧名思義是恬靜,恬適,溫順之意;退,是指退讓,退避;隱,則是講不顯露,隱蔽;忍,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了,忍耐,忍讓,忍受,等等。總起來說,恬退隱忍宣講的是一種處世之道,即要人們遇事要安然退讓,把事情藏於內心,勉強忍耐而不計較。當然,這中間就有儘量遷就,調和矛盾之寓意。
按說恬退隱忍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品格,無論男女都是值得借鑑的。那麼,為什麼卻僅僅是強調女人才要恬退隱忍呢?想必這世界自是有陰陽之分。對於男人來說,值得稱道的人格品質是剛強,激進,昂揚,奮發;而對於女人來講,似乎是恪守恬靜,溫柔,隨和,忍耐才是本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質問,僅僅從性別區分的角度來苛求女人恬退隱忍,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呢?
恬退隱忍的提法總讓人聞到一種舊時代散發出來的怪味。看看當今的世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鐵娘子”和“鐵姑娘”層出不窮,女人大有和男人一爭雌雄之勢。而中國大陸獨具特色的“婦女能頂半邊天”的“三八”式教育,也在客觀上淡化弱化了女人的性格特質。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我不反感女強人,因為時代不同了,女女不一樣。但也並不欣賞女權主義所倡導的許多思想,聽起來很前衛很先鋒,可同時也壓抑甚至貶損了女人的自我形象。如果女人連起碼的溫和謙卑都喪失了,還奢談什麼培育淑女呢?
以前有一句非常時髦的口號,“弱者啊,你的名字不是女人!”這話沒錯,它是鼓勵女人要自強不息。但女人在追求個性解放,人格平等的同時,是不是也不要忘了自己依然是個女人。畢竟這仍然是一個男女有別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