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教我们怎样做个好妈妈? 怡然 那还是二十几年前,我在《作家文摘》上读到一篇前中央电台女主播写的文章,她对才只有八岁的儿子说,咱们一言为定,从今天起,你和妈妈做好朋友,不管有什么心里话,你都要跟妈妈讲。读了那段文字,我也被感动了。多好啊,和自己的儿子做好朋友,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知心的人。虽然那时我连孩子都没有一个,却在心里默默地对我那未曾谋面的孩儿说,无论怎样,妈妈都要和你成为好朋友,那样我们之间就不会有代沟了。我总觉得,我和自己父母之间多少还是有那么点代沟的,虽然这也并未影响我与他们的亲情。 十三年前,那个让我盼望了不知道多久的孩儿,迎着早晨灿烂的阳光,伴着嘹亮的哭声,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一刻,我的心满满的,满得什么都盛不下。泪,就那样静悄悄地流个不停…… 看着虎头虎脑小脸红扑扑的儿子,我心说,妈妈得先把你养大,然后咱们才能做好朋友。不愧是读书人哪,就会照着书本养孩子,《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成了我的育儿经典。把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天天喂大,个中辛苦自不待言。可让我深感纠结和困扰的还不是这个,想到就要做妈妈了,我就有点怕,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做个好母亲。 儿子过了一岁半,该送他进学前班了。记得第一天,一进教室,看到那么多张陌生的脸孔,儿子转头就往我怀里钻,我狠狠心推开了他,眼看着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隔着窗玻璃,我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教室中央,他也象我一样,推开老师伸过来的手。我忍住心痛,赶紧离开,生怕自己受不了,会冲回教室,带儿子回家。 上班时脑子总是不停地开小差,满心想的全是儿子。担心他不习惯学校的午餐,担心他不小心会摔上一跤。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怪,你怕什么,它就来什么。下班了急匆匆直奔儿子的学校,推开门,一眼就看到我那乖孩子,脑门和膝盖上贴着好几片邦迪(bandage)。我急了,去问老师。哪想到老师把肩膀一耸,“I don’t know, unfortunately, it happened,it happened.”,她说得那么轻巧,好象一点不关她什么事儿。我心里的恼火简直是一触即发,但一想到明天儿子还得来,还要她看管,就强压住心头的火气,好言跟她说,我儿子年龄小,而且是第一次上学校,希望她能格外照顾一下。大概被我满脸的真诚打动了,从那以后,她的确非常关注我的儿子。 和这位老师聊多了,我才逐渐了解到,原来她是位心气极高的人,不情愿做幼儿园老师,但又没什么学历,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她有三个孩子,只靠老公开皮卡(pickup truck),常常是入不敷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美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另一种真实。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还成了可以谈话的朋友。 等儿子到了三岁,该去接受启蒙教育了,到底应该去什么类型的学校,我们心里又敲上了鼓。有人说男孩子应该去Montessori School(人称蒙校),因为蒙校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比如思维动手能力等;可也有人说还是应该去传统的强调重视讲授数学及英语的学校。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把儿子送到了一所蒙校,因为很想去见识一下被忽悠得神乎其神的蒙校,到底有多么厉害。 三岁的儿子俨然是个小大人了,见到陌生人不会再哭鼻子。这个担心是没有了,可其他的烦恼却接踵而至。儿子的老师是个性情让人琢磨不透的人,每天早晨的circle time,她经常会问小孩子一些尴尬的问题,搞得孩子们都紧张兮兮,害怕她的圆圈聚会。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对待学生,她是个有着强烈个人偏好的人,而这是作老师最为忌讳的一点。 每天去接儿子,总感觉他有那么一点点不快乐。直到有一天的下午,那是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下午。去接儿子时,见所有的孩子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子,大家都在高兴地野餐。可儿子什么都不吃,仰望天空,小脸上布满了愠怒,他这是怎么了,是挨老师说了,还是跟小朋友吵架了。到了车上问他,他说什么都没发生。回到家里他却冷不丁地问我,妈妈,我还得在这个学校呆多久?我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很多时候是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感受。我不得不开始考虑该给儿子换个学校了,因为不管学校有多好,如果老师经常会让你的孩子产生心理障碍,那这里就不适合他,尤其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而且蒙校的教育方式也很令人担忧,一些老师只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匆上岗,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与传统的讲求academic的学校无法比较。儿子终于离开了那所学校,直到今天,我都认为当时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让儿子离开了一个令他感到压抑的环境,这也才会有了后来对自己充满信心性格快乐的儿子。 现在回想起来,小学六年当中,每年与老师必开的两次家长会,交流的话题都在不断地改变。一二年级的老师,总是希望家长多多参与,最好能经常去参加班里的各种活动。而我那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儿子在班里有没有朋友,是不是很快乐。到了四年级老师关注的焦点也有所改变,家长会上她说,从这个年龄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独立做事,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太多参与孩子的课后作业,尤其不能代为其劳。我也注意观察到,儿子的课堂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比我小时候还认真呢,老师布置的课题(project)他不仅可以独立完成,而且总有自己的创意,这下我放心了许多。等到六年级要毕业时,家长会也让孩子一起参加。他的班主任严肃又认真地对我儿子说,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领导精神,我读了你写的文章,角度不错,有全球性眼光,这很不容易,但要有实践才好。我坐在旁边听着,心说老师有没有弄错呵,怎么把个小孩子当成政治家了。 出了教室,便问儿子是怎么回事,他耸耸肩,“never mind.”这是他现在常对我说的一句,只要遇到解释不清或他不愿意解释的东西,听着不免有些失落。看他比我高出一头的背影,依稀记起小不点的他,把两只小手一张,“Mom, hug, kiss!”哦,儿子真的长大了,我心里高兴又怅惘。 想起来许多年前我的那个梦呢,和儿子做好朋友的梦实现了吗?其实儿子一直都是我的朋友,儿时是亲密的朋友,现在是默契的朋友。他小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都要谈谈心,说说学校里好玩的事儿,有时也会有委屈的事儿,但说出来心里就畅快了。现在虽然不再无话不谈了,但是,他有了心事,我总是他的第一个听众。一想到这里,就感到自己真是幸运,有这样心境开朗的孩子陪伴,人生还有何求呢? 儿子呱呱坠地时,初为人母的我,想到做母亲心里就一片茫然。是儿子在他成长的路上一天天地教会了我。他教我要学会隐忍,对那些不喜欢的人,那些不想做的事;他教我内心要坚强,妈妈有泪不轻弹,即使到了伤心时;他教我懂得了快乐的含义,笑一笑什么烦恼都没了。儿子生性阳光快乐的性格,象一面镜子,折射出美丽的光环,每时每刻都带给我温暖的心情。 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却从心底感到,儿女是我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个智慧的妈妈,做个朋友式的妈妈,做个他们喜爱的妈妈。 写在儿子十三岁生日之际 儿子读《三国演义》提的问题难住了我 兄妹看《功夫熊猫2》观后感—内心宁静 家有乖乖女 Hug, Kiss 不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