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捲雲舒怡然  
我的名片
怡然
註冊日期: 2009-02-07
訪問總量: 8,170,770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歡迎光臨,怡然博客
多為原創,謝絕轉載
最新發布
· 相遇在絲路的另一端
· 怡然:在消失的雙子塔背後
· 中國知識界何以誤判美國、誤判特
· 怡然:重返伯明翰(下)
· 怡然:重返伯明翰 (中)
· 《飄》下架了,一切會隨風而逝嗎
· 怡然:重返伯明翰 (上)
友好鏈接
· 水柔石剛:水柔石剛的博客
· 靜謙:靜謙的博客
· 漢卿:漢卿的博客
· 秋秋:海闊天空
· 華歡笑:華歡笑的博客
· 小嬌:小嬌:清澈人生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潛伏:潛伏的博客
· 2cents:2cents博客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若敏思文:若敏思文的博客
· 桑妮:桑妮
· 歐陽峰:歐陽峰的blog
· 夏子:夏之音
· 五彩:五彩生活
·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博客
· 葉子:卻道天涼好個秋
· 百草園:百草園
· 寄自美國:寄自美國的博客
· 椰子:椰風陣陣,思緒如河
· 山哥:山哥的文化廣場
· 昭君:昭君的博客
分類目錄
【寫作動態】
· 小說發表在《鴨綠江》海外華人作
· 《海外華人短篇小說選編》出版了
· 小說《異類溫床》在國內發表
· “夢想,奇蹟,生命的歸宿”獲全
· 我的書被國家圖書館及北京大學等
· 《千萬里追尋着你》出版了
· 最近出版的兩本新書
· 我的短篇小說和散文獲漢新文學獎
【發表散文(1)】
· 相遇在絲路的另一端
· 夢想,奇蹟,生命的歸宿
· 她留下的是永遠的微笑
· 鞦韆. 秧歌. 東北女人
· 失落的藝術
· 每個人的記憶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學
· 為了不被忘卻
· 亙古不變人間不了情
· 快樂的美國老人比爾
· 走進天堂也是愛
【發表紀實文學(1)】
· 冷峻疫情背後的溫暖之光
· 魯卡的啼笑姻緣之三:他得到了他
· 魯卡的啼笑因緣之二: 他思念起
· 魯卡的啼笑姻緣之一:在西西里島
· 當回老闆過把癮
· 帕特. 紅酒. 女人淚
· 一位老華僑的心路歷程
· 一位留學生的滄桑心路
· 一位鄉村女教師的獨白
· 膽小的羅馬尼亞人遇上強悍的俄羅
【發表文章(1)】
· 美國專利制度如何促進了創新?
· 美國給女性雇員工資最差的城市
· 美國的小鎮文化與美國精神
· “二奶”文化與中國女人的過錯
· 民族性格也是一把雙刃劍
· 美國人為什麼要工作到這麼老?
· 在美國遇到的“南郭先生”
· 在美國,職場上不必談“感恩”
· 中國人需要一種高貴的精神氣質
【短篇小說(1)】
【千迴百轉移民路】
· (五)--“俺也要海歸啦!”
· (四)--千萬里我追尋着你
· (三)--剪不斷的德意志情結
· (二)-- 美國給了我太多太多
· (一)--奇異的伴侶
【紀實小說】
· 滿街流行膩人的“姐”
· 牛書記美國遇上了葛教授
· 紫雲的婚事
· “阿甘”外傳
· 無怨的青春--愛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 一位海歸老姐的真實故事(下)
· 一位海歸老姐的真實故事(上)
· 安的左鄰右舍
【小小說】
· 誰是贏家
· 告訴我,你是誰
· 讓陽光走進你的世界
· 春天裡的愛情故事
· 欣賞耳光
· 一封未能發出去的微信
· 末日裡最後的晚餐
· “武大郎”選拔“精英”的那些事
· 她等到了“滿山紅葉時”……
· 我的世界開始下雨……
【言情小說】
· 請跟我來(下)
· 請跟我來(上)
· 又見炊煙,又見炊煙
· 阿城的那個北方女孩
· 掌聲響起的時候
· 痴情的紅石榴(下)
· 痴情的紅石榴(上)
· 一位詩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下)
· 一位詩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 (上
· 辦公室的“西班牙女郎”(下)
【原創小說之一】
【原創小說之二】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九)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八)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七)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六)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五)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四)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三)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 (二)
· 羅納德遲到的婚戀 (一)
【小說節選】
· 紀媽要革命啦!(結局篇)
· 紀媽要革命啦!(下)
· 紀媽要革命啦!(中)
· 紀媽要革命啦!(上)
· 與數學天才少年的奇遇
【原創小說之三】
【原創小說之四(1-6)】
· 愛也彷徨(六)-- 嘉揚的心路
· 愛也彷徨(五)--女友的勸告
· 愛也彷徨(四)--乍暖還寒
· 愛也彷徨(三)--初戀的感覺
· 愛也彷徨(二)-- 離家出走
· 愛也彷徨(一)-- 鬱悶的笑非
【原創小說之四(7-12)】
· 愛也彷徨(十二)-最後的抉擇(
· 愛也彷徨(十一)-- 心有千千結
· 愛也彷徨(十)-- 笑非出事了
· 愛也彷徨(九)--昨日重現
· 愛也彷徨(八)--心之暖流
· 愛也彷徨(七)-- 相見時難
【短篇小說(2)】
【原創小說之五(1-6)】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原創小說之五(7-12)】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 “陽光”和“無雲”的愛情故事(
【中篇小說連載】
· 青春無悔的代價 (一)
【原創小說之六】
· 曲曲折折回國記(結局篇)
· 曲曲折折回國記(下續)
· 曲曲折折回國記(下)
· 曲曲折折回國記(中續)
· 曲曲折折回國記(中)
· 曲曲折折回國記(上)
【心靈驛站】
· 友情是一條流動的河
· 那一轉身,竟是整整二十年
· 默然相愛 寂靜喜歡
· 愛,是生命的暖流
· 愛,就是共同的激情
· 愛,恰似溫柔的憐憫
· 牽掛是一種美好的情感
· 愛,是一份遙遠的呼喚
· 月亮走我不能走
【愛的記憶】
· 大漠孤堡與羅曼故事
· 最後一滴露珠
· 思念
· 美在深秋
· 一生有你
· 葉子的訴說
· 愛的三種境界
· 溫暖的背影
· 牽手,一起走過愛的旅程
【新年寄語】
· 寄語2014,願我們的心永遠年輕
· 2013,讓幸福敲響每一個日子
· 以美麗的心情迎接2012
· 用溫暖的感動擁抱2011
【原創小說之七】
· 愛如昨夜星辰(2)-一見鍾情
· 愛如昨夜星辰(1)-引子
【短篇小說(4)】
【短篇小說(5)】
· 競選大隊長
· 紅粉戰爭(三)
· 紅粉戰爭(二)
· 紅粉戰爭(一)
【發表小說(3)】
· 愛的冷暖色(下)
· 愛的冷暖色(上)
· 愛,其實是一種溫柔的憐憫
· 愛,在唇齒之間(六)- 終如伊始
· 愛,在唇齒之間(五)-午夜驚魂
· 愛,在唇齒之間 (四)-無非男女
· 愛,在唇齒之間(三)- 滄海桑田
· 愛,在唇齒之間(二)-命運轉機
· 愛,在唇齒之間(一)-這一家子
【發表文章(2)】
· 不喜歡感恩節的洋教授
· 珍妮太太和她的狗狗
· 雙語人遭遇尷尬
· 一份意外的驚喜
· 秋天,生命里最美的風景
· 純情的美國少男少女
· 美國老人是如何度過晚年的
【發表小說(2)】
· 怡然:重返伯明翰(下)
· 怡然:重返伯明翰 (中)
· 怡然:重返伯明翰 (上)
· 怡然小說:特別病例
【人生感悟(三)】
· 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
·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 尋找幸福的黃絲帶
· 友情是一條流動的河
· 鄧麗君,一個無法超越的時代傳奇
· 生命的永恆----懷念作家史鐵生
【人生感悟(二)】
· 信仰是健康生活的動力
· 快樂的奧秘
· 人情怎麼變得越來越淡漠?
· 網絡時代還有鄉愁嗎?
· 人在旅途---等待的無奈
· 人生能有幾次再回首
·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 滾滾紅塵何處覓“清純”?
· 海外華人,為咱們自己喝彩!
· 選擇的代價
【人生感悟(一)】
· 感激月亮,更不忘太陽
· 幸福也要曬一曬
· 你離幸福有多遠?
· 柔和也是一種力量
· 從演戲與看戲觀人生世相
· 世上真有“淡泊名利”的人嗎?
· 在這個充滿“情人”的年代
· 學會欣賞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發表小說(1)】
· 獲獎作品:夢露街上的搶劫犯
· 阿城的北方女孩
· 我老了嗎?
· 她等到了“滿山紅葉時”……
· “阿甘”外傳
· (一)--奇異的伴侶
· 辦公室的“西班牙女郎”(下)
· 辦公室的“西班牙女郎”(上)
【發表散文(2)】
· 怡然:在消失的雙子塔背後
· 孔雀為誰開屏
· 雪花飄過的那些日子
· 永遠悠閒的巴黎人
· 怡然:在巴黎遇見海明威
· 北京胡同的味道 (圖)
· 獲獎作品:狗“緣”
· 峽谷觀日落
· 小吃,鄉情,遙遠的回憶
· 失落的藝術
【散文新篇(1)】
· 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
· 那找不回來的是什麼?
· 咖啡越喝越濃,酒越品越淡
· 一曲“致愛麗絲”,結下一世情緣
· 過洋年的滋味,真好!
· 相別在冬夜
· 甩不掉的“中國情人”
· 女人為什麼總是不停地買衣服?
· 死不瞑目的鯉魚
· 這也叫時尚?
【怡然散文(五)】
· 做一個溫柔而堅強的人
· 美麗宛如多重的相遇
· 輪椅上的天使
· 小吃,鄉情,遙遠的回憶
· “十月書屋”與“艾敬老邊餃子”
· 一頓難忘的感恩節大餐
· 鞦韆. 秧歌. 東北女人
· 走在初夏的小雨中
· 走回記憶中的天府之國
· 失落在童年記憶里的溫情
【怡然散文(四)】
· 為了不被忘卻
·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讓我感動至今
· 亙古不變人間不了情
· 世界上最心疼我的那個人
· 走進天堂也是愛
· 父愛,沉默的力量
· 給媽媽染髮
· 夫妻情分有多深
· 七夕節想起了浪漫的婚紗照
【怡然散文(三)】
· 他鄉明月故鄉情
· 真想回家過個年
· 大紅燈籠年年掛
· 天涯何處不是家
· 記憶中的銀杏樹
· 吃餃子,過大年
· 過洋年的滋味
· 最美的聖誕樹
· Don’t Worry , Be Happy
· 記憶的美麗
【怡然散文(二)】
· 想念北京的秋天
· 江南雪,一個冬天的童話
· 在這櫻花盛開的季節
· 咖啡屋“雕刻”時光
· 春天的回憶
· 再見了,我那浪漫的“書”
· 香水的魅力
· 喀秋莎,懷舊,及代溝
· 逛遍京城吃麵條
· 北京小吃--豆汁兒
【怡然散文(一)】
· 一個令我感念至今的人
· 走過秋陽暖暖的季節
· 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的夢想
· 談談三種不同的朋友
· 心靜自然涼
· 溝通,沉默與夢想
· 我和你,到底相距有多遠?
【海一代,海二代】
· 原鄉, 異鄉,心靈的故鄉
· 從海一代到海N代
· 另眼看美國
· 走近美國
【怡然看世界(八)】
· 《飄》下架了,一切會隨風而逝嗎
· 川普,為何讓人欣喜又讓人憂?
· 撕裂的美國與八分鐘的溫暖
· 希拉里離總統夢只有一步之遙
· 什麼樣的女性適合當總統?
· 左撇子,你還好嗎?
· 美國人的優越感與印裔在職場的優
【怡然看世界(七)】
· 奇葩男秘和美國人的日本情結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川普?
· 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
· 提前退休,是瀟灑還是無奈?
· 寬容的底限--由同性婚姻合法化所
· 母愛,都那麼寬厚博大嗎?
· 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
· 十年一覺美國夢
· 每個人心裡有個不一樣的文革
· 謙卑,一種把人逼瘋的美德
【怡然看世界(六)】
· 他們果真是自由的嗎?
· 美國是多民族“熔爐”,還是多元
· 美國老人是如何度過晚年的
· “反智主義”對美國社會生活的影
· 他們為什麼要選擇背井離鄉?
· 二十多年了,人們在渴望着什麼?
· 批判現實的出路在哪裡?關於歧視
· 在美國面對歧視我們能做什麼呢?
· 《新聞周刊》停止紙媒出版啟示着
· 美國人是如何看待禁槍的
【怡然看世界(五)】
· 也說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 淡漠的美國辦公室文化
· 看女性發明家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
· 漫談移民心態(下)-- 活出自己
· 漫談移民心態(上)---文化失落
· 趣談美國的“PotLuck”聚餐會
· 美國的小鎮文化與美國精神
· “中產富翁”正在重塑着美國的未
· 亞裔後代在美國職場上遭遇的種族
· 民族性格也是一把雙刃劍
【怡然看世界(四)】
· 哪個國家的男人愛做家務事?
· 英國王子結婚,平民百姓興奮個啥
· 國內大款教子新招--向泰格伍茲進
· 從春晚小品看最牽動中國人神經的
· 回國吃“包肥”餐遇到的尷尬
· 中國的富人怕什麼?
· 是《非誠勿擾》,還是《非錢勿擾
· 八零後活得真瀟灑
· 大款的感覺從哪兒來?
【怡然看世界(三)】
· 美國學校里不得不入鄉隨俗的幾件
· 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的狂購與“中國
· 重塑美國夢的困境與挑戰
· 韓國人如何在美國開食品店
· 在美國遇到的“南郭先生”
· 在美國,職場上不必談“感恩”
· 誰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最深受害者
· 說說我印象中的印度人
· 在美國也要警惕醫生亂開藥
· 在美國做全職太太的苦與樂
【怡然看世界(二)】
· 中國人眼裡的美國與美國人心裡的
· 談談海外華人的尷尬心理
· 海外華人的孤獨感與文化混血
· 從“高貴”開始以“良心”告終
· 談“高貴的精神氣質”,何錯之有
· 中國人需要一種高貴的精神氣質
· 從塗博士事件看橫在“海歸”和國
· 《媽呀,中國》唱出了海外華人的
· 剪不斷理更亂的“中國情結”
【怡然看世界(一)】
· 美國人為什麼要工作到這麼老?
· 在美國當“上帝”的滋味確實很爽
· 美國人的冷漠與中國人的熱情
· 美國人真的不在乎講英語帶口音嗎
· 看看美國人是怎樣攀比的
· 美國啊,為何你昔日的風光不再?
· 說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傲慢與偏
· 美國人真的需要這樣省錢嗎?
· 世界已不再是風景一邊獨好
· 生活在美國,你快樂嗎?
【小說故事】
· 夢遊故鄉更美麗(四)
· 夢遊故鄉更美麗(三)
· 夢遊故鄉更美麗(二)
· 夢遊故鄉更美麗(一)
【那人那事】
· 輪椅上的天使
· 有這樣一位日本女人
· 一位最令我難忘的發明人
·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讓我感動至今
· 哦,北京女孩!
· 愛爭論的中國同事
· 我的私人小裁縫
· 一本紅色經典和一樁懸案
· 一個不談政治的女人
· 一個有情致的女人
【那山那水】
· 到過恐龍的故鄉嗎?
· 走回記憶中的天府之國
· 成山頭,是“天盡頭”還是“天無
【美國寫真(二)】
· 留學打工的那些趣事 (下)
· 留學打工的那些趣事(上)
· 在美國看牙醫
· 退休的珍妮太太
· 我那些有趣的印度鄰居們
· 美國的“小三公司”
· 他怎麼會永遠是只小小鳥?
· 一位海零代老華僑的心路歷程
【美國寫真(一)】
· 黑人兄弟崇拜毛主席
· 回家鄉倫敦看奧運聖火
· 斷電的日子不好過
· 鬧心的“地主”
· 勞拉,你不要哭!
· 笑人的“豬肚”事件
· 簡妮未了的中國夢
· 都是吃口香糖鬧出的亂子
· 在美國親歷傳銷的趣事
· 一位美國小伙子的中國夢
【兩性情感】
· 別讓裸婚成為一種浪漫的忽悠
· 婚戀三部曲----仰視,平視與俯視
· 這悠悠相思我與誰談?
· 這樣的人值得愛嗎?
· 男子漢形象是靠打造出來的嗎?
· 做個好男人其實也很難
【經濟話題】
· 美國專利制度如何促進了創新?
· 美國給女性雇員工資最差的城市
· 看女性發明家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
· 我們究竟在和誰比競爭力?
· “全球化”是大敗筆還是雙刃劍?
· Apple的經營理念與“蘋果”粉絲
· 中國山寨產品背後的文化解讀
· 對於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
· 談談中美知識產權博弈
· 啥樣的外企才容易在中國站住腳?
【教育話題】
· 如何證明一個人是受過教育的
· 啟蒙老師,童心與孩子的夢想
· 藤校畢業後的擇業令父母大失所望
· 談談孩子爬藤與培養領導能力
· 關於“虎媽”論爭的幾句大實話
· 孩子的命運究竟該由誰來掌控?
· 由中國式“虎媽”所想到的
· 淺談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改革
· 從“父母皆禍害”看中國父母教育
· 美國孩子覺得什麼最酷
【海歸話題】
· 一位海歸兄弟的“美國情結”
· 天涯何處不是家
· 海歸海不歸,海外華人永遠的心結
· 海不歸的困惑,一切煩惱皆因一個
· 選擇的代價
· 兩類海歸,兩種命運
· 都是出國惹的禍
· 海歸海不歸,海外華人永遠的心結
· 海歸啊海歸,要歸就要一起歸
【女人話題(三)】
· 做一個溫柔而堅強的人
· 女人為什麼要盡善盡美?
【女人經典】
· 大千世界裡的女人們
· 時尚生活是一種樂趣
· 自尊與自愛
· 純情伴你一生一世
· 美麗並不遙遠
· 幸福好似毛毛雨
【女人話題(二)】
· 聽媽媽講那些久遠的故事
· 兩個女人兩種命運
· 迷失在愛情宗教中的女人們
· 媽媽們,要對自己好一點!
· 胖,是女人的天敵
· 女人的品味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的
· 我的第一個“女人節”
· 做個快樂的女人最好
· “二奶”文化與中國女人的過錯
· 女人的長髮與幸福感
【女人話題(一)】
· 怎樣才算是一個知性女人?
· 女人,愛情,與好運
· 話說女人的“恬,退,隱,忍”
· 夏奈爾的黑色迷你裙與女性服裝革
· 是中國文化造成了中年女人的焦慮
· 閒話“女為悅己者容”
· 做“小女人”,還是做“大女人”
· 哪些國家最適宜女性作媽媽?
· 聽李銀河談“女人味”
· 女人啊,你到底想嫁什麼樣的男人
【生活隨筆(1)】
· 那英的“春暖花開”唱出了心動的
· 啟蒙老師,童心與孩子的夢想
· 誰在讀我們的博客?
· 我和小女兒都喜愛的曲子:生命的
· 醉酒與醉茶
· 走過秋陽暖暖的季節
· 令人心醉的“紅河谷”
· 養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 夏日隨想
【生活隨筆(2)】
· 愛有幾分,能說清楚?
· 甩不掉的“中國情人”
· 網上經久不衰的兩大話題
· 門羅獲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出人意
· 教孩子學會愛與寬容
· 聽“講故事的人”講故事有感
· 世間不會消失的一種東西…
· 在午後的陽光里
· 這綠島啊,真的象一隻船
· 傾聽與閱讀讓你走近人的心靈
【生活隨筆(5)】
· 說吧,歲月!
· 回國品味,哪兒的小吃最好吃?
·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友誼?
· 別致的聖誕禮物
· 漫談“人都是崇高一瞬間,平庸一
· 撕裂的美國與八分鐘的溫暖
· 真話只能對自己說,孤獨麼?
【生活隨筆(6)】
· 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了?
· 人生邊上的智慧
· 我們都老了嗎?
· 聽媽媽講那些久遠的故事
· 以善意感悟人性之美
· 做個快樂的女人最好
· 誰肯為你做愛情的“傻瓜”?
· 2015年最開心的兩件事
· 與大學好友相聚的美麗瞬間
· 2015中國行之八,中國人都在想什
【生活隨筆(4)】
· 文人何時不相輕
· 奧運會開幕式上點名的巴西詩人卡
· 快樂人與苦惱人
· 生命,是一次神秘的旅程
· 甜酸婚姻與麻辣婚姻
· 什麼是你最快樂的事情?
【隨感雜談(7)】
· 什麼樣的女性適合當總統?
· 世界向左,川普朝右
· 現代社交媒體有益於改善人際關係
· 漫談人性的灰色---嫉妒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川普?
· 雙語人,曾有過多少尷尬
· 如何評估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
· 誰說戰爭讓女人走開?
· 青蒿素,諾獎爭議及專利保護的重
· 我為什麼不玩微信
【隨感雜談(4)】
· 怎麼幸福不在“幸福里”?
· 美麗不再動人
· 短評“中國人到底想要什麼?”
· 文學改編再現奧斯卡輝煌
· “不尊重中國人”與“尊重中國經
· 由“東北人不講理!”一文所想到
· “三無”春晚凸顯三十年回歸的淡
· 你有這種“無形癮”嗎?
· 韓國店火了,誰倒了?
· 走過9.11, 願愛與和平永駐人間
【隨感雜談(3)】
· 看看百名孩子給媽媽洗腳的儀式
· 談談批評的情懷
· 誰更愛撒謊,美國人還是中國人?
· 錢多事少離家近
· 核輻射很可怕嗎?
· 這邊談海歸,那邊起海嘯
· 是要繡花,還是要革命?
· “老男孩”翻唱搖滾歌曲《春天裡
· 談談說話能力與寫作能力
· 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
【隨感雜談(2)】
· 佛教的地獄與道教的天堂
· 中國怎麼竟成了美國中期選舉廣告
·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下
· 從“吃什麼補什麼”看中醫的食療
· 從精英忽悠“傻子”說起
· “包裝”到底重要不重要?
· 前總統克林頓的“遺願”是什麼?
· 由高考命題作文所想到的
· 作家的流行色
· 《時代》年度人物“中國工人”獲
【隨感雜談(1)】
· 關於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的另類見
· 《蝸居》使人很窩心
· 幸福在哪裡?
· 從“趙老師”到“趙處”
· 有橋,咋還要摸着石頭過河?
· 也來聽聽“琴爸”的心聲
· 網絡使藝術走下了殿堂
· 以平常心看待種族歧視
· 放慢生命的腳步
· 趣談海外華人的穿著“土氣”
【隨感雜談(5)】
· 中國人竟對美國禁槍如此關注!
· 聽聽莫言的內心獨白…
· 讀莫言《虛偽的教育》有感
· 誰當美國總統,差別又能有多大呢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當之無愧
· 人的行為是由理性決定的嗎?
· 互聯網是一種隱形“鴉片”
· 莫讓金牌壓垮了人性
· 假如讓你穿越,你最想生活在哪個
· 沒有哪個國度是完美的
【隨感雜談(6)】
· 關於“無中生有”
· 究竟是誰搶了誰的飯碗?
· 奧巴馬給聯邦雇員的精神安慰劑
· 張藝謀與大紅燈籠到處掛
· 你喜歡演戲,還是喜歡看戲?
· 穿越紅燈區與底線
· 魔鬼與天使,誰是贏家?
· 嫉妒的毒藥殘害了朱令
· 誰更善良有人情味,窮人還是富人
【漫話職場】
· 你有沒有為公司/雇主超時工作?
· 職場上到底該怎麼樣做好人?
· 美國給女性雇員工資最差的城市
· 淡漠的美國辦公室文化
· “我們不只是幹活的工具!”
【網事如煙】
· 那些美女作家都去哪兒了?
· 寫給葉子
· 誰在讀我們的博客?
· 致謝萬維的朋友們!
· 談談寫博客與保護隱私
· 網絡心情你我他
· 是做網上聖人,還是做性情中人?
· 心有多遠,博客就能走多遠
· 寫博,寫的就是寂寞
【博客人生】
· 不是感言的感言
· 2012我的博客人生和網友精評集錦
【書海拾貝(1)】
· 在“綠化樹”下的男人
· “麗江不哭”,為純美的真性情揮
· 讀莫言《虛偽的教育》有感
· 閒看“夜色溫柔”
· 愛,為何只在瞬間?
· 相貌漂亮出眾的人職場上會更成功
· 空巢期,“如焉”,上網女人
· 讓心靈感受溫柔與疼痛的蛻變
· 一幅神秘古畫背後隱匿的千年戀情
· 父女戀——一種我無法解讀的情感
【書海拾貝(2)】
· 南方小說之怪異—好人難尋
· 上海是一部喜劇
· 最艱難的爬行,底層向上流動的困
· 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討好別人?
· 去牛津,尋訪奧威爾
·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友誼?
· 漫談自卑與超越
· 《上海往事》與上海夢
· 女人的脖子與生命的激情
· 老鬼寫楊沫,缺少母愛的母親
【美學札記】
· 《歸來》,人性溫暖的回歸
· 當天真遇到現實
· 解讀李安的“跟世界若即若離”
· 音樂是一門心情的藝術
· 《少女的祈禱》--- 一支無言的歌
· 第一次看美國大片(附劇照)
【童年往事】
· 毛主席的生日與青紅絲麵包
· 鬧“反標”事件的那些荒唐事兒
· 殺雞給雞看
· 我自編自導的一個小話劇(下)
· 我自編自導的一個小話劇(上)
· 一雙童真眼睛裡的“紅色世界”
· 我那難忘的指甲花
【青春歲月】
· 找到你的感覺,真好!
·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聽話的小船
· 我和簡妮泡北圖
· 唱《飛吧,鴿子》引出的一段戀情
· 波兒,一個充滿詩意的女孩
· 想起了我的外教洋“大山”
· 陽光女孩
【文學隨筆】
· 南方小說之怪異—好人難尋
· 怡然:在巴黎遇見海明威
· 《芳華》背後那些人性的晦暗與光
· 不經意竟闖入魯迅的故鄉
· 卡斯特羅與海明威
· 《北京摺疊》獲獎,是西方旨在制
· 愛得如此無怨無悔!
· 阿城談張愛玲:適得其志,逝得其
· 怎麼能解讀《背影》為畸形的愛?
· 富有人情溫度的博客寫作
【兒女成長(1)】
· 誰能教我們怎樣做個好媽媽?
· 我和小女兒都喜愛的曲子:生命的
· 兒子讀《三國演義》提的問題難住
· 乖乖女的自畫像
· 兄妹看《功夫熊貓2》觀後感—內
· 兒子畢業得獎了!精彩出演白馬王
· “鳳陽歌”成了美國小學合唱團的
· 家有乖乖女
· Hug, Kiss 不能少
· 難忘的“Baby shower”
【兒女成長(2)】
· 做個會放手的媽媽
· 懵懵懂懂的童年
· 拼爹到底有多重要?
· 人老了,是更聰明了,還是更笨了
· 純情的美國少男少女
· 接受兒子採訪的趣事
【怡然微博】
· 愛,終歸只是個“傳奇”
· 小粉絲對紐約焰火晚會的一點遺憾
· 練瑜伽你達到過“仙境”嗎?
· 什麼是朋友?
·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 “你們要淡定啊!”(微博)
· 媽媽和女兒哪個更浪漫?
· 朋友之交重在一個“情”(微博)
· 你敢“碰”權威嗎?(無字微博)
· 怎麼樣才能“返老還童”?(微博
【旅遊散記】
· 春風吹過千島湖/普陀山(多圖)
· 游遍四川青山秀水(美圖)
· 星光大道原來是這樣的啊!(多圖
· 峽谷觀日落,幾度夕陽紅(組圖)
· 看大峽谷奇觀,感嘆先驅之探險精
· 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藝術風情(組圖
· 去看陽光、沙灘、海浪、還有…
· 遊覽南卡的Brookgreen 人物雕塑
【快樂迪斯尼之旅】
· 迪斯尼,美國文化與夢想的結晶(
· 與時俱進的“環球影城”(組圖)
· 驚心動魄的哈利波特之旅(組圖)
· 熱鬧非凡的迪斯尼聖誕節(組圖)
【侃侃時尚】
· 我怎麼迷上了鉛筆裙
· 是旗袍使女人變得漂亮了?還是…
· 黑色與白色,永遠的流行色(組圖
· 街上流行短裙子
【閒亭信步】
· 去看人間比翼鳥(組圖)
· 有趣的聖誕卡
· 休博一段
· 月圓良宵音樂會
· 世界十大最驚險觀景台
· 精彩回放經典老片
· 賀新年
【心動時刻】
· 愛在深秋
· 北方女孩
· 懷舊經典
· 悄悄地,我走了...
· 一個令人神傷的地方
· 陽光總在風雨後
· 冬之夢
· 山楂花
· 從心中唱出的感恩
· 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
【茶餘飯後】
· 看一看,哪張最可笑?
· 女人是用來誇獎的
· 春季里說說窈窕養生粥 (圖)
· 三十句經典幫你領悟社會人生
· 每天一湯身體好
· 是誰成就了希區柯克?
· “神馬都是浮雲”vs“給力不給力
· 笑話!能做總經理的料卻當不了打
· 只要有把交椅,誰不能做老闆?
· 幾則搞笑的生活留言
【他山之石】
· 從閱讀習慣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 在華盛頓地鐵站里的一個實驗
· “一見鍾情”的理論依據
· 改變世界的十六本書
· 愛會傷心,也會傷身
· 穿什麼鞋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 越笨,越是自我感覺良好
· 中國模式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模式
· 鍛練真的無助於減肥嗎?
【吃在中國】
· 回國品味,哪兒的小吃最好吃?
· 逛京城品老字號(圖)
· “媽媽,我不要吃青蛙!”
· 好吃的湖南米粉
【詩情畫意】
· 做人如山,做人似水
· 最後一滴露珠
· 穿上風衣的日子
· 我只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
· 女人的好氣質
· 思念
· 守望需要距離
· 誰說血總是熱的?
· 我為美而死了
· 穿越心靈的湖
【懷舊老歌】
· 昨夜星辰/無言的結局
· 那就是我(歌曲)
· 每一首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 飛吧,鴿子
· 雁南飛
· 月亮河(Moon River)
· 媽媽留給我一首歌
· 在銀色的月光下
【中國行斷想】
· 杭州,人間天堂里的不和諧之音(
· 誰說芝麻不能變成西瓜?
· 到葡萄酒飄香的地方去(圖)
【2015 中國行】
· 與大學好友相聚的美麗瞬間
· 2015中國行之八,中國人都在想什
· 2015中國行之七,王府井步行街上
· 2015中國行之六,在歷史和文化中
· 2015中國行之五, 秦唐盛世的古
· 2015中國行之四,上海故事
· 2015中國行之三,品味蘇州的美食
· 2015中國行之二,逛蘇州老街隨想
· 2015中國行之一,親情是永遠的牽
【好文分享】
· 中國知識界何以誤判美國、誤判特
· 美國的非裔和平抗議為何總容易變
· 世界呼喚“良性全球化”(zt)
· 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化終結了(zt)
· 美妝的學問與陷阱
· 硅谷里的新時代思想家
· 你知道“數學焦慮症”嗎?
· 享受懶惰,帶給你長壽
· 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
· 人工智能真的來了,A+I=愛?
【鳳凰傳奇】
· 真想回家過個年
· 這一刻,沒有時差--海外華人過春
【留學的日子】
【回國觀感】
· 回國觀感(3)—長見識的北京的
· 回國觀感(2)—熱浪席捲紫禁城
· 回國觀感 (1)—晚點,晚點!
【周末文學】
· 孩子,你必須是個理想主義者
· 超越兩百年的“傲慢與偏見”
【我的情結系列】
· 文學是夢,也是一種情結
· 閒話黛玉情結
· 忘不了的樣板戲情結
· 執著的咖啡情結
【原創小說之四(9-12)】
【原創小說之五(9-12)】
【生活隨筆(3)】
· 人到中年如何減壓和自我保護
· 女人的另一種美麗
· 生命轉瞬即逝,惜緣惜福
· 謙卑,一種把人逼瘋的美德
· 變味兒的情人節
· 小說登上了中新網---戲裡戲外
· 海外華人怎麼過中國年
· “幸福”着,是給別人看的?
· 不是粉絲也瘋狂
· 瓊瑤教我們懂得了愛與純情
存檔目錄
06/01/2021 - 06/30/2021
09/01/2020 - 09/30/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1/01/2020 - 01/31/2020
08/01/2019 - 08/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你知道“數學焦慮症”嗎?
   



如果你是數學天才,那這篇文章你不需要看。如果你見到數字就有點緊張,或者有類似的心理感受,那你不妨讀一讀這篇文章。它分析了數學焦慮症產生的原由,如何去應對改善。或許對你幫助孩子學習數學,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數學焦慮症


小女孩伊拉怎麼了?


小女孩伊拉是一名7 年級的學生。就在剛剛她還好好的:課間和大家有說有笑。但現在,她站在黑板前,神情緊張,用手碾着粉筆,遲遲無法動筆解題。黑板上的這道數學題並不複雜:11.5 +(–17.6)=?


講台下的同學們充滿期待地看着伊拉,等着她寫出解題步驟。伊拉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突然她感到胸口像被什麼東西壓着,喉嚨也被堵死,雙眼發黑,身上時冷時熱。終於,老師讓她回到座位上。伊拉感覺自己像是用盡了全身最後的力氣跑回座位,坐下來後她已經四肢癱軟……


或許有人認為伊拉沒有提前預習?但她昨天非常認真地完成了數學家庭作業,並提前預習了課本。或許是因為老師太過嚴苛,讓伊拉感到害怕?也不是,伊拉的數學老師十分和藹可親,總是面帶微笑,從未對學生提高過音量。又或許是因為伊拉在各門功課上都比較吃力?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地理上,伊拉總能輕鬆地和老師探討關於大氣壓力,胸有成竹地舉手回答問題,在其他課上也沒出現過快要暈厥的症狀。


伊拉的這種數學焦慮症狀,也讓世界各地的許多專家困惑不解。



焦慮恐懼症


尼日利亞全國數學中心前總幹事曾說過,學生害怕數學是個全球現象。據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稱,全球大約每5人中就有1人患有數學焦慮。研究發現,這種對數學的焦慮、恐懼感,會刺激大腦引發一系列生理性症狀。


“恐懼症”在字典上被解釋為:患者常因小事感到強烈恐懼的一種心理特徵。理性的恐懼很容易被理解,例如,發生車禍時人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但無緣由的恐懼和焦慮,很難被他人理解。這種恐懼感像糾纏在一起的一團亂麻,裡面摻雜着恐懼、焦慮、不安和驚慌。同時,還會心跳加速,出汗不止,全身發熱瘙癢,感覺自己像在沸水中煎熬一樣。


事實上,數學恐懼症是一種在面對數學的刺激時發生的一種心理甚至是生理的狀態。這可能是在中學數學課堂上的一種反應,也可能是在與數學有交集的情況下:例如,當你在商店結賬或背誦火車時刻表的時候。


“恐懼症”的概念早在100年前就已經出現。佛洛伊德是最早研究該現象的人之一。許多心理治療師認為解決恐懼症的關鍵是:找到恐懼源。


恐懼症總體上可分為抽象的恐懼和對具體情境的恐懼。在第一種情況下,恐懼緣由是無法被說清、甚至未發生的事情。例如,人們經常會因為以下原因產生恐懼:會不會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抵押貸款,妻子(丈夫)真的愛我嗎,孩子會不會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這種恐懼像是人們給自己的連續不斷的危機感。


另一種對具體情境的恐懼只發生在特定的情況下。例如,在考試中或在與異性交往時。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自信、冷靜的人會突然感到難以抑制的恐慌感。


像伊拉一樣的學生,可能不單對數學這一個科目產生恐懼。例如,也有學生會因為害怕拼寫錯誤,而在考試時交整張白卷;或是在英語課堂上,不敢發某個單詞的音而完全牴觸讀課文。通過分析研究,學者發現類似的焦慮恐懼症在各科目中存在:從化學到繪畫。然而,大多數焦慮狀況還是發生在數學這科上。


“現在有些中學傾向文理分科制,”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心理遺傳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伊利亞·扎赫洛夫說,“因此學生的數學焦慮可得到緩解。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有意迴避數學,可能會在無形中限制了自己的思維模式發展。”





通常,性格溫和的數學老師,如果遇到伊拉這樣的學生,會好心地安慰她:“別難過,伊拉,數學學不好並不代表你其他科目學不好,你可能更擅長人文類學科。人文類學科里涉及數學思維的內容相對較少,不需要大量公式和運算。你會在文科里發掘另一個自己的。”


當然,老師是出於好意,想要鼓勵伊拉,但事實上,這樣做很可能無形中將她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扼殺在了搖籃里:伊拉在今後的學習中,會一直認為自己的確沒有理科方面的天賦,甚至在未來擇業時也不會考慮與數學相關的行業。她將永遠將自己與物理、天文、化學、編程和工程等領域隔絕,甚至害怕觸碰這些領域。但實際上,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也需要運用數學思維。


數學焦慮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成千上萬人為之煩惱。這種焦慮恐懼感究竟從何而來?全世界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研究表明,起初學生的數學焦慮感並不是很強烈,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數學上的進取心。現在專家正試圖弄清學生產生這種焦慮的原因。如果不擅長數學會導致數學焦慮,那麼成功地消除這種焦慮感的話,是不是就可以輕鬆應對數學了呢?


“我不知道二者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是對數學的恐懼導致學習數學的能力變弱,還是相反的,”來自葉卡捷琳堡的數學老師納博科夫說道,“我的女兒瑪莎現在上7年級,我親自教她數學,已經第4個年頭了。瑪莎聰明伶俐,除數學外的其他科目都學得很好,尤其是人文類學科。但她真的很害怕數學,尤其是當她被叫到黑板前答題時。儘管她課下經常在數學家教的單獨指導下溫習功課,還是於事無補。我一直試着鼓勵她,但她的數學焦慮還是揮之不去。每當她在眾目睽睽下,回答不上數學題的時候,她就表現得尤其緊張不安:有時她滿眼噙着淚花。每次我說第二天要進行數學測試時,她一準不來上課,不是因為她故意逃課,而是她真的生病了:高燒不退。有趣的是,瑪莎在其他科目的課堂上從未發生過類似事情。”



女性和數學


讓我們再回到伊拉的課堂上。這次她又在黑板前經受着萬分痛苦的煎熬,正當這時,一個叫彼得的男孩自信滿滿地走上講台,伊拉惴惴不安地回到座位上,她剛在練習本上列出公式,準備解答,彼得已經輕鬆地將答案寫在了黑板上,微笑着走下了講台。


“他可真是幸運,”伊拉此時心裡想着,“是個男孩。”此時的伊拉關心的已經不是數學,而是性別!


或許,真的如伊拉所想,她生來是個女孩不是件幸運的事,因為放眼各大著名實驗室,越是需要大量計算的項目,女性就越少。儘管男女已經平等,但或許,男女的確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異——例如,大腦結構上的差異。


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形成趨勢:女孩在報考大學時,儘可能不選有數學的專業。英國、美國和俄羅斯近些年的研究顯示,女性確實更容易患上數學焦慮症。


但是,數學能力真的與性別有關嗎?“韓國曾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高等經濟教育學院的實習研究員亞歷山大·尼古拉耶夫說,“研究者將一個普通班的學生分為兩組,每組中男女比例相同。對第一組學生,研究人員什麼都沒做,直接派發試卷讓他們進行答題。而對第二組,研究人員先為他們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緩解焦慮的訓練——要求每人寫出10個自己的優點,並回憶自己曾在除數學外其他科目上取得過的成就。最後再派發給他們試卷進行作答。實驗結果顯示,第一組中女孩通過測試的比例遠低於男孩,而第二組中通過測試的男女比例是相同的。”


“我們研究高年級女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時發現,” 高等經濟教育學院的另一名實習研究員葉卡捷琳娜·布拉格涅茨說,“她們從小學時起就被灌輸了‘女孩不擅長數學’的觀念。也就是說,她們從開始接觸數學時就已經被‘過濾’掉了,因而她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從一開始就在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而不是因為女孩一開始就不擅長數學。”


自1970年開始,就已有很多的研究(例如,大型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項目TIMSS)表明:女孩和男孩的數學能力表現出了顯著差異。在俄羅斯也進行過以近5000人為樣本的TIMSS項目,其結果顯示,女學生的測試平均分數與男學生並沒有明顯差異。且該項研究在其他國家的測試結果也與此類似。


如果我們不將“你是一個女孩,你不擅長數學”的想法強加女性,或許處理數字、公式和幾何圖形的能力就不取決於性別。這種差異的出現是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而不是人的基本能力。



數學焦慮症不光會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焦慮感,還會導致一系列生理症狀。




數學教學


或許,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出了問題?俄羅斯的確培養出了許多數學天才,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得主中有許多俄羅斯數學家。但是,我們的數學教育體系或許讓有天賦的人更優秀,而讓像伊拉一樣的普通女孩早早地就被踢出了數學家的隊伍。


如果俄羅斯學校可以因“引發學生數學焦慮”被傳喚到法庭上,那麼律師可以找到一系列論據。例如,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理論和實驗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對比俄羅斯和英國孩子數學焦慮水平的文章。俄羅斯和英國孩子被要求解答相同的數學題,實驗結果表明,俄羅斯和英國學生的早期數學能力和數學焦慮水平是非常相似的,儘管在課程方面和初入學的存在差異。因此這種現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可能在英國還有很多像伊拉一樣的女孩。


焦慮的年代


一些心理學家常將我們的時代稱為“焦慮的時代”。也許,伊拉的數學焦慮完全是因為她太過緊張?她現在因為數學運算感到焦慮,10年後,同樣的焦慮症狀也很可能出現在她與異性約會或工作面試時。


“人們可能普遍存在焦慮感,而數學僅是觸發這種焦慮的症狀之一,卻又被列為一項單獨的焦慮症狀,以至於讓人們誤以為自己不具備學好數學的能力。” 尤里·克瓦斯說道,“因此,數學焦慮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普遍焦慮症狀的具體表現。”


“一些孩子自己本身非常焦慮,但為什麼平時在自然狀態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表現,只在解答數學題時才表現出呢?在我看來,這些與認知功能——記憶和注意力有關,”心理研究所的主要科研負責人維克多·尤里蓋維奇說,“記憶和注意力的問題在數學課上表現得最為明顯。這就是為什麼數學焦慮——亦或稱為數學障礙——能夠讓我們明顯感受到對它特有的焦慮感。”



認知能力


“您的孩子伊拉,是個後進生,反應有些遲鈍。她的大腦結構似乎天生不太適合學習數學。而且她自己也十分不願意學數學。”如果老師這樣對伊拉的家長評價她,是非常片面且不合乎教育原則的。


因為該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一項國際研究表明,數學焦慮的程度與IQ 測試指標和相關言語能力的關係甚微。也就是說,智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數學能力,但其影響力十分微小。與此同時,還普遍存在另一種觀點:數學能力與認知功能有關。


“我輔導的學生里,有很多都是正在經歷數學焦慮的人。在我看來,認知功能的問題是產生數學焦慮最常見的原因。在25人的班級里,上課時,有人眨眼睛,有人打了個噴嚏,有人盯着窗外看,有人一直在思考,有人還停留在老師剛講完、但他仍沒有理解的那個知識點上……” 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安娜·卡傑麗科娃說道,“等他們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所講的內容時,已經無意中錯過了一些知識點,因而最後考試可能沒能取得理想的成績,考試成績差最後又將導致對這門學科的長期焦慮狀態。而且,數學是一個系統的科目,其內容都是相互關聯的,但對一個課題補救,很難將所有知識都串聯起來,學生就會更加困惑。”


此外,美國研究者還提出,數學焦慮與動機有關係。這裡涉及到一個著名的心理定律——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在一般情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積極性愈高,潛能發揮得愈好,效率也愈高;與此相反,動機的強度愈低,效率也愈低。因此,工作效率是隨着動機的增強而提高的。具體體現在:動機處於適宜強度時,工作效率最佳;動機強度過低時,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動機強度超過頂峰時,工作效率會隨強度增加而不斷下降,因為過強的動機使個體處於過度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干擾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正常活動。如果你繪制一個動機和焦慮的結構圖,我們會清楚地看到,最大的成功不是在動機處於最高水平時實現的。注意!但這並不代表零動機。就像在體育運動中的道理一樣:適當的焦慮可以促進運動員達到最佳狀態。因此,適當的焦慮狀態加上強大的動機,可以使事情事半功倍。但如果沒有動機

,還特別焦慮,就難成功。





“數學焦慮基因”


根據美國一所大學對數學焦慮的最新研究,有些人非常害怕數學,除了有過負面經歷之外,原因還可能與數學技能有關的基因有關。這項研究調查了216對同卵雙胞胎和298對同性異卵雙胞胎在數學焦慮指標上的不同,來研究為什麼有人會恐懼數學從而無法在學校取得好成績。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我們發現數學焦慮以兩種方式體現在基因屬性上:人們在數學方面的認知表現和他們發生焦慮的傾向性。”


但是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樣的結果並不表示基因是導致數學焦慮的主要原因,基因可以解釋個體數學焦慮差異的40%。其他的原因還包括學校、家庭等因素。


也就是說,基因可以增大或減少數學表現糟糕的可能性,如果你有數學焦慮的基因風險,恰好有學習數學方面的負面經歷,那麼對數學的恐懼會讓你學數學變得非常困難。



如何克服?


讓我們總結一下,為什麼伊拉在數學課上如此焦慮不安?正如我們上述所提到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伊拉在認知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她可能經常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也有待加強。其次,受定勢思維的影響,伊拉總受到周圍人的負面暗示。伊拉的爸爸總喜歡說:“你和你母親一樣,


完全是塊學文科的料!”學文科的女孩會經常聽到周圍人說類似的話,甚至是他們的班主任老師或理科任課老師。


伊拉需要如何做才能不再害怕數學?研究結果顯示,數學老師應當為學生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並評估、反饋他們的優缺點。此外,適當出一些難題,延長學生的思考時間;對無法立刻得出答案的問題進一步展開論述,幫助學生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等舉動,都是不錯的方法,對學生助益良多。大腦像肌肉一樣,需要鍛煉才能變得更強大,因此大聲背誦、反覆練習、定時測試都是有效的辦法。它還提出,在孩子背誦乘法口訣時,可以利用電腦遊戲、音樂、舞蹈等看起來和數學“毫不相干”的方式作為輔助。繞過精神障礙後,克服了數學焦慮的孩子可以更輕鬆地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此外,老師應當鼓勵他們參與課堂活動,創造條件參與小組活動。課堂教學中常常組織小組討論、小組交流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事情可做,把那些比較容易的,比較好做的分配給那些存在一些障礙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具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經過長期的活動,讓他們越來越喜歡數學,越來越願意參與,數學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還注意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會聽:不但要學會專心聽老師講,還要學會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學會看:不但要學會認真閱讀文字呈現的素材,還要學會從數學角度有序地觀察情景圖等;學會說:不但要學會把自己的想法說給老師和全班同學聽,還要學會在合作學習中把自己的想法與同學交流;學會思考:不但要學會思考老師、同學提出的問題,還要學會自己提出問題等等。


注重多種教學方式的呈現,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學中,鼓勵學生多想一想,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不同的學生理解、掌握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第一種方法有些學生容易理解,但他們可能不容易理解第二種方法。而另一部分學生可能很容易理解第二種方法。所以教學中,鼓勵學生多思考,找到自己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有的學生對數字的理解能力強,有些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好,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用數學的思想分析、解決問題。例如學習如何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給他們畫圖的方法,有的學生圖畫出來後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研究表明,通過改變數學科目的課時或教學方式或更換授課老師都只起到輔助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對數學能力的自信心,改變自己對數學的態度。


原文作者:蓋羅伊·穆爾什金


[譯自俄羅斯《薛定諤的貓》]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