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常听到:“ 这个人自我感觉也太好了吧!”、“某某人根本就是自我陶醉吧!”这些话多半是带着讽刺口吻讲的,使得“自我感觉良好”一词突然间便成为挖苦他人自以为是、过度乐观、过度自信的专用语,但殊不知“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问题可能不在于人格,而是在于大脑额叶的活动量太低了。 大脑额叶与自我感觉有关 美国奥斯汀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比尔(Jennifer Beer)和研究生修斯(Brent Hughes)在今年2月的《神经影MRI像》期刊中,共同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这篇报告揭露出一项事实,原来,容易自我陶醉的脑袋与此人的大脑额叶活动度有密切的关联性。 研究中,他们请20 位受测者比较自己与同侪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上的差异,并以核磁共振摄影(MRI)测试这些受试者的脑袋。结果发现,回答较同侪拥有更多正面特质的受试者,其大脑的前额脑区底部(OFC)及大脑背侧前扣带回(dACC)两个区域都较少被用到。额叶位于大脑半球的前端部分,主掌了一个人的思考推理、情绪感知的能力。而这项研究报告也显示出,对一般人来说,愈刺激活化大脑额叶的某个区块,这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愈准确,但如果大脑额叶活动量很少的人,就容易觉得自己很受欢迎,或是自己在同辈之间表现愈好。 这是因为会对自己的看法不切实际、过度乐观的人,通常在提出看法之前,思考的时间比较短,脑部动用的心智资源较少。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动用大脑的资源较少,其实也代表一种有效率的行为。 | 但再从另一种观点来看,也有人认为忧郁症患者对自我的评价其实比健康的人更正确,因为忧郁症患者较常使用大脑额叶,他们能客观认知世界,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说不定他们才是真正能理解现实的健康人,但精神学家对此仍有争论。不过,可以明确得知的是,由于毒品会伤害大脑额叶,所以,许多毒瘾者容易高估自己戒除毒品的自制能力,于是就更难戒毒了。 愈笨的人自我感觉愈好 当然,比尔和修斯的这项研究绝对不是创举,过去数十年来,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便试图用各种实验,企图找出人类情绪和脑部结构的关联性。 1981 年心理学家史温森(Ola Swenson)做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成为后来经典之作,他针对受试者进行驾驶能力的自我评估,结果发现9 成3 的受试者认为自己的驾驶能力绝对是在前50%。这种自我评估的盲点不仅表现在驾驶技术上,也会表现在受试者对自我智力、个性以及健康的评估上。 支持自我感觉良好的调查相当多,1976 年,美国大学联盟委员会回收所有SAT(大学入学智力测验)后面所附的问卷,发现7 成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在所有同侪的前50%,并且有8 成5 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处于前50%。 文章来源:中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