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对恩典不感兴趣。当一个人信主时,不会立刻有群众大排长龙为他鼓掌,也不会有一群老朋友自动聚集为他庆祝。通常不会有什么直接的敌意,但是令人费解的不悦和冷漠之感总会慢慢积累。 对于我们在信仰生活中所面临的难处,可归纳成三类:世界、肉体和魔鬼。我们常常被警告要提防肉体的危险和魔鬼的诡计。这类诱惑有形体可辨,又有其历史的延伸性,虽然如此,也并不容易抵挡,不过确实比较容易辨认。 然而,世界却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世代,都要面对新的世界样貌。世界是一种氛围,一种思想倾向。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我们能够意识到,感觉到有些东西不太对劲,整个大环境不太健全,但那究竟是什么却难以剖析。我们很明白周遭的属灵气氛,正在削弱我们的信心,消除我们的盼望,并且败坏我们的爱心,但我们很难明确地指出问题的所在。 在这样一个世界,要人对福音产生兴趣并不难,困难的是怎样持续下去。在我们的文化底下,有无数的人决志信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基督门徒却很少。在我们这样的文化里,任何商品只要包装得宜,即使是有关神的讯息,也一定卖得出去。然而,一旦失去新奇感,就会被丢在垃圾堆里。在我们的世界里,宗教经验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却很少人渴望那些需要耐性才能培养出来的高尚品德,没什么人乐于像学徒一般,追求早期年代的基督徒追求的圣洁。 这个年代的宗教已被观光心态所掳获。宗教被理解为闲情逸致时,拜访风景名胜的旅游活动。对某些人而言,是每周一次到教堂远足;对另一些人而言,是偶尔参加的特别聚会。一些有心于宗教娱乐与神圣消遣的人,则将他们的生活重心围绕着退修会,大型特会和研讨会。去见识一位新讲员,去聆听一篇新道理,去领受一种新经历,好扩展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 我十分确定:踏入二十一世纪文化的牧师,正面临所谓的“现代人热衷速食浅薄文化”的世界倾向,使得牧师想要带领基督徒在信仰上追求,变得困难无比。每个人都匆忙得很。我所带领的主日会众,也就是我平日辅导,探访,祷告,讲道,教导的对象,都在寻求捷径。他们期望我帮他们填写一种可以立刻拿到学分(在永恒里)的表格,他们没有耐心等候结果,他们有一种观光客的生活心态,只想登上高峰和顶点。但牧师不是导游,我没有兴趣带一群人逛那些可疑的考古圣地,讲述一些杜撰的故事。基督徒的生命,无法在这种情况和方式下臻于成熟。 有哲学家也清楚看到这项属灵真理,“天与地之间最要紧的事是……必须有恒久而专一的顺服;这样才能产生,并且一直产生那让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东西。”今天的世界氛围并不鼓励这种“恒久专一的顺服”。 我想到两个富有圣经意涵的名词,能帮助基督徒辨识并抵挡这种世界的潮流:门徒和天路客。门徒意指:我们一生都作主人耶稣基督的徒弟,维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关系,永不中辍。门徒是一个学习者,但不是置身于充满学术气氛的殿堂,而是在工匠的工坊里。我们所要学习的不是关于神的知识,而是如何走信仰的道路。 天路客表明我们是客旅,一生努力走向神,而耶稣则是那道路。我们体认到“这世界非我家”,我们正动身前往“我父的家”。亚伯来罕是我们天路客的原型。记得多马询问耶稣:“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 ” 耶稣回答:“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5-6)。希伯来书则如此描述这个过程:“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著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摘自: 尤金毕得生《天路客的行囊 -- 恒久专一的顺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