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三国》:用戟的战将最厉害
开篇诗:
吕家塘底养青龙,荷叶涓涓收月精。
闲看孩童学探爪,犹然祖上斗三英。
三国里用戟的武将并不多,为啥如此?因为戟太挑战膂力!大家都不知罗贯中的武功到底如何,反正《三国》里他没能描述出戟法的典型动作,大多说成一刺或一砍就如何如何,请看“三英战吕布”的描述:
“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
“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
“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从只着眼于“刺”和“砍”就不难看出,罗贯中认为戟就是大刀和长矛的结合,实在是大错!戟论“刺”不如长矛,论“砍”不如大刀。请看戟的构造:
看!戟旁边的月牙个头很小,它哪有青龙偃月刀砍人的力度?所以它的主要功能不是砍,而是“钩截搅夺”。让俺分别言之:
钩:月牙后端的尖和杆形成一个钩,敌刺我,我即往侧后一钩(注意啦:介个“钩”可不是普通的“格挡”,普通的“格挡”敌兵器尚可回避,而戟的月牙和杆形成了一个“夹角”,两边挡着,敌兵器很难回避,只能往回抽。如果用月牙和杆的杠杆力把敌兵器的杆给“搅”住,它甚至都不能往回抽),敌兵器回抽时,我则用钩“拿”住敌兵器的“杆子”顺势前刺!很凶险,不是吗?
截:“截”是用月牙前端的尖和杆形成的夹角“截”住敌兵器,之后,如同前述“钩”法一样,顺势前刺。
搅:“搅”则是利用月牙的尖和杆形成的前后任一个夹角,“拿”住敌兵器再奋力一抖,让敌兵器把握不住甚至脱手后,迅速反击。这个动作非常地需要膂力,这就是为啥用戟的武将少的原因。因为没有气力是发挥不了“搅”的优势的。
夺:“夺”是上述“钩/截+搅”结合的技巧,说白了,就是控制住或搅落敌方兵器,以便迅速反击。
可见戟的优势在于“钩截搅夺”以获得有效的前刺机会,而单纯地“刺”和“砍”绝非其所长,果如此,与矛与刀何异?
另外,戟还有一个先天的绝活:那就是在敌我双方兵器被戟用月牙“搅合”在一起时,我方的“杆子”可以突然做轴向的旋转,让月牙脱离“搅合”后,先敌出击。为啥我方能先敌出击涅?因为脱离搅合的控制权在我。从这一点又可看出,实战的戟只能一面有月牙,称为“青龙戟”。而被称为“画戟”的那种两面有月牙的戟多做仪仗之用,几乎不用在实战,因为两面都有月牙反而妨碍“搅合”及其后的“脱离”,也妨碍贴住敌兵器杆子顺势前刺,而且在往后回旋转变攻击方向是还容易伤到自己。
最后让咱们离开《三国演义》,说几句戟的真实身世。其实戟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但那时它的构造像“卜”字,其实就是一竖加一横,是矛和戈的结合。请见下图:
向上的是矛,横向右边的是戈,从其构造不难看出,古戟的技击方法主要是用矛“刺”和用戈来“啄”。
而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里出现的戟,在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清代,这种旁边带月牙的戟才因为冶金锻造技术的进步与青龙偃月刀一起大量地出现,并装备到军队之中,成了实战的兵器。后来戟逐渐地退出了军队,但青龙偃月刀直到袁世凯开始在小站练兵时,还装备在军队之中。
这也等于说:历史上三国时代的武将,没有一个人是用戟或青龙偃月刀的,吕布和关羽用的都是:长矛!
这篇小文是随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侃大山的,是讨论故事而不是考证历史,那么《三国演义》里究竟有谁用戟呢?有这几个人,他们是:吕布,曹彰,太史慈,典韦,曹操,董卓。不过只有吕布和曹彰用的是青龙长戟;典韦用的却是双戟,比长戟短,一手一柄;太史慈的戟是备用的短戟,平常插在背后,紧急中则投掷出去杀敌,颇类暗器,他的主兵器是枪。而曹和董用的都是“手戟”- 一种小巧的单手短戟,供平常防身之用。俺可以大胆猜测,董卓在凤仪亭发现吕布与貂蝉私会,就是把手戟扔出去刺吕布的,而不是吕布立在亭子边的长戟。罗贯中非说是长戟,那是渲染气氛。
看完了俺上面的叙述,当您再看到演练戟法的武林之人,他练得地道不地道,可就一眼便知了。请看下面的视频,简直就是瞎砍,而最重要的“钩截搅夺”却完全没交代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