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爬起来俺提溜着剑就跑到足球场健身,以为“大周末”的肯定木有人干扰,虽知,一会就来了好几拨踢球的,介不成了高俅时代的宋朝了吗?“圆月社”?你们可踢球啊?不,却来围观俺。结果,健身成了表演了。回家整了碗咖啡,刚打开电脑就拜读了廖康兄的大作,心情渐佳。兴头上,俺也侃几枚汉字凑个趣。
介要是往远处说,世界四大古国中,唯有咱们中国真是“古国”,因为咱们今天说的话女娲祖奶奶那会儿就这么说。印度“古”吗?古。可他们现在的语言呢?早就不是古代的了:英国人殖民印度时一通挖掘,古代文字出土了,一看居然是另一个语系!埃及和希腊也如此,他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跟他们古代的完全是两码子事。咱们伟大的汉语可就不一样了,自打神州大地上出现了咱们中国人直到如今,说的都是中国话!不信你再地里深处挖就是了,只要挖出带字儿的,无论伏羲女娲年代的,还是黄帝尧舜大禹年代的,写的都是中国话。哈哈
挑哪几个字来闲侃涅?就先侃“王”字。“王”的图案是个大斧子。大家知道咱们汉字的起源,最早是“水墨画” - 图。然后是把图的笔触变细,即“线条化”;再往后则是用局部线条指代全体了,比如牛啊羊啊,不画整匹的了,只画个头。坏了,跑题了,赶紧回头说咱们这个“王”字,肯定有人说,斧子就是再“线条化”也不会成“王”啊?其实中间那一横是斧子柄,而后面柄的延长已被省略了,否则写个“王”字就得两米长的纸;上下两横是斧子刃,也就是说介把大斧子是两面刃的,武学中也称作“钺”。话说介大斧字正是部落首领用来斩犯人的,是权利的象征,更碰巧它的名字就叫“王”,于是有掌控该大斧权利的人,后来就被称成了“王”,最后,只有是首领,斩犯人就算用刀也称作“王”。
再挑个字来说明一下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线条化,就挑“士”字吧。请大家猜它最早的图是啥?平地上插个个十字?非也。这个“士”其实就是男性生殖器,出土文物见到的多为该器的轮廓图,而到甲骨文时可就线条化了,这个字线条化最传神之处,就是上面的横比下面的横长。呵呵。以“士”为偏旁的字不多,“壮”是其中一个,男性的特征犹在。“牡”是另一个,明眼人马上指出:“哪不是士,是土!”错!写成“土”是后人写错了,又被新华字典错误地约定俗成了。大家请看,牡丹花和“牡”有啥关系,就是按花名的发音给它找了“牡丹”这两个字,和字意无关。再请大家看“牝牡”这两个字,啥意思啊?兽之“雌雄”也。请注意这两个左边都是“牛”偏旁,指代“兽”。估计现在可能有人会相信“牡”字的右边应该是“士”了。
方向的“向”古代是啥图?是个窗户,就是开在房山上的窗户。其图上面一个“人”字,像房子状,下面一个“冋”字,像窗户。可能因为开出窗户时要重视方向性,从而就有了“方向”的引申义。而其“窗户”的原意反倒被忽略了,《诗经》里有“塞向墐户”的句子,大概是指冬天用泥巴把门窗缝隙堵好了为了防寒。
再说个啥字涅?就说个“采”字吧,《古诗十九首》有一句“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多美的诗啊,一句“含英扬光辉”,把个“采”字的重要性渲染无遗!采字的“木”上面那一撇三点是“爪”字的缩小,指代“手”形。早先“采”字图中的“木”字,横和竖的尖端还画着叶子,到甲骨文则叶子取消,可那一横的两端还是向上扬起的,像树枝。
汉字的“提手”自然是“手”,其实“又”字也是“手”。如“取”字。最逗的是“賢”字,也有个“又”字。“賢”的古意是“比别人强”,但并非其原意。若知其原意为何?且听下回分解!哈哈,玩笑了。其原意其实还得从那个“臣”字说起。“臣”的古意是“服从别人的人”,比如“臣服”,“俯首称臣”,但亦非其原意。这得从图说起。“臣”字的图形是从侧面看人的眼睛,为了说着方便,俺从网上找了张图:
但这幅图还不是真正的“臣”字,因为仅靠一只眼睛哪能令人联想到“臣服”,而真正的“臣”字,它眼睛里已经木有眼球了。请看下图:
木有眼球不就瞎了吗?对。“抓来的俘虏被弄瞎了眼睛”才真正是“臣”,这才是“臣”的原意。您说这“臣”能“不服”吗?
上面说了这些,再来看这个“賢”字可就意味深长了,上面说了,“又”的原意是“手”,那“賢”字眼睛旁边的“黑手”是谁的?说!不用问,肯定就是刺瞎俘虏眼睛的黑手。说对了,这就是“賢”字的原意:“能把刺瞎俘虏眼睛这个工作做好的人”就是“賢”。就要奖励,下面的“贝”就是奖励的银子。
侃到这里,有人发话了:“由此可见读懂古文并不难,只要弄懂每个字在其相对应的年代里的原意就行了。”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假如读一篇唐代的文章,则字面上最新的含义不能晚于唐代,比如唐人的“生气”二字,只能理解为“生机勃勃”啥的,绝不能理解为某人“生气”了,因为用“生气”来指代发怒是现代汉语,唐代还木有这样的含义。可见下限好定,但上限就不好定了,如果作者用了汉代的含义,战国的或春秋的含义,咋办?所以说,要流畅地理解一篇古文,还是得有整体的阅读过历代古文的功力才行。
读古文最可怕的一件事是“通假”,大家知道,古代字少啊,光有发音而无字的事物忒多,书面上咋描述?直接用发音相同的别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通假。早年形声字少,如“螃蟹”这两字还没造出来,就用“旁解”代替。哈哈。大家知道“人参公鸡”嘛意思?“人身攻击”,那“狮屎剩鱼熊便”涅?“事实胜于雄辩!”
铜价借个东东,读古文时不可不慎!
(曹雪葵 2014.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