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编入的还是“次常用”的传世名句,即:文化圈中常被引用的名句,还未完全流行在百姓日常用语之中。“---”号后为曹评。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有一种怀念恰叫作“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此悼念亡妻之作也。“十年生死两茫茫”读来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有人把“怒发冲冠”这个成语的首创权也加在岳飞头上来锦上添花,错。首创乃司马迁也,请看他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道:“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故事讲的是赵王带和氏璧会秦王,秦王要强夺玉璧。只见蔺相如手里拿着璧贴在自己脑门上,说要把璧和她自己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王怕了,赶紧变笑脸。其实秦王还是不懂玉,玉不是等闲凭人力撞碎的,比石头可结实多了。恐怕蔺相如头撞破,这玉璧还会安然无恙。佐证:最后这和氏璧终于到了秦始皇手里,被雕成玉玺。传到西汉之末,王莽篡位,逼迫孝元王太后交出玉玺,介太后脾气大呀,大怒,举起玉玺就摔向砖地!结果可想而知,只破了一点角。后来镶上黄金,所谓的“金镶玉玺”是也。这个玉玺接着往下传到三国时还有哪,就是宫井里放光,孙权他爸孙坚闻报派人打捞,原来是宫女抱着玉玺投身自尽了。这玺最后自然到了曹公手中,再往下传...天啦太复杂了,反正现在不见了,俺估计吧,一定埋入忽必烈的墓中了。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最前面两句之“碧云天,黄叶地”有读西厢记的赶脚。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把它写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绝对是抄袭。哈哈。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知道这首词大家都烂熟于胸,但一首词竟出这么多名句,若不编入,实在于心不忍哪。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一位盖世的诗才,败家的君主。但这一首名句也忒多,还是编入。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稼轩一贯地玩儿雄浑豪迈,谁知稍一婉约,竟出此名句!一叹。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介柳永吧,最喜欢婉约格调,如细语绵绵不绝。把很多本来短小精悍的词牌,都给鼓捣得冗长了。这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到底好在哪儿?单单读这两句其实没啥意境,非得跟“今宵酒醒何处”这句连读,才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说不出来的感慨!俺当年出差办事,完了总免不了与人聚饮,好饮者常醉。时间急是还常接着上车连夜赶路。在车上一躺,俺想起最多的就是这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柳梢上一轮冷月总在俺眼前晃啊晃。
这类闲侃文字不宜写长,写长了谁会看完哪。哈哈。且待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