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是《乐府》里的一个古老题材,颇有人喜欢。记得俺以前说过,“乐府、歌行、古风、古诗”等长诗,其实在体裁上没有根本的、明显的区别,若说有区别,也大多体现在各自习惯写哪类题材上。而源自汉代的《乐府》就有很多它自己的“专属”题材,啥“燕歌行”啦,“梁甫吟”啦,还有这个“将进酒”啦,都是。唐人很喜欢继承这类题材,如高适写过“燕歌行”,李白写过“梁甫吟”,李白,还有李贺都写过“将进酒”,杜甫、白居易、元稹他们也都写过不少乐府题材。有趣的是,唐人好出新,还整出个《新乐府》,一看“新”字就知道,他们又增加了不少新的与时俱进的题材。俺没专门研究过《乐府》,就不多妄言了。还是利用这篇小文顺手赏析一下李贺与李白的“将进酒”,看二人谁写得更洒脱。
李贺的《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这篇读来非常古朴,用笔放纵跳跃,难得渗透出一股洒脱任性的格调,读来好像与李贺一贯的苦涩畸丽的色彩恰好相反。其实不然,待俺逐句道来: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 喝得介是俺们吐鲁番的红葡萄酒耶。哈哈。酒具也很讲究的赶脚。琉璃在唐代还是值钱的玩意儿。
烹龙炮凤玉脂泣, --- 下酒菜也很高档:烤鳄鱼肉和野鸡翅,玉脂泣者,形容烤得流油也。(有人考证,“龙”这个概念也有可能起源于鳄鱼,如扬子鳄)
罗帏绣幕围香风。 --- 居然还招了歌女陪伴。记得俺以前说过,唐人那时的生活很“堕落”。
吹龙笛,击鼍鼓; --- 大家说,这两句算啥玩意儿?上面已经烤鳄鱼了,这儿又出来“鳄鱼笛子”(玩笑,其实“龙笛”是形容吹出来的声音像“龙吟”一般),还有“鳄鱼皮的鼓“”,鼍其也是鳄鱼类。龙子颇嫌重复。
皓齿歌,细腰舞。 --- 歌女们出场了,灰常靓丽,古人笑不能露齿,但唱歌就必须得露了。听古兄高尔夫球场上的小蛮腰也来了。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 恰赶上良辰美景,此时此地,不喝酒不唱歌不跳舞,那可真是浪费时光料。“青春”不是指年华,而是“初春”。杜甫诗句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用得就是“初春”的含义。
劝君终日酩酊醉, --- 全篇的尾句来了,当心作者“栓包袱”挑逗读者啊。介李贺居然很想得开似地劝咱们要天天喝,天天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嗯,这句啥意思?刘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酒鬼,传他跟杜康打赌说喝酒不醉,结果一下子醉了三年。酒为啥不到刘伶坟上?原来这李贺是说反话呀,意思是说:活着就得享乐,死了如刘伶,想喝也喝不着了。
这句是洒脱吗?其实也不是,实乃哀之极也!是对生乐死悲的感叹,尤其是对人生苦短的感叹!而人生苦短且功业未立,则更要感叹!读李贺的诗一定要注意他在章法上的洒乱不拘,和意境上的跳跃。俺每读李贺的诗,总觉得像是穿越回到了远古的洪荒。
下面可就是李白的《将进酒》了,还没读过这首诗的人不许喝酒!哈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俺吧,以前跟别人辩论,总把这首认定为唐诗第一篇!因为它的感染力太强,无论你落到啥田地,都能给你一个无可推脱的畅饮的理由。哈哈。因为这首诗太脍炙人口,俺就不再费时细评了。在唐诗人里面,李白的成就更多的体现在“古风/歌行”上,浩气、豪气、大气,他的创作的古风总是气宇轩昂、气势夺人、气象万千!比如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明明知道自己不见得被重用,也明明知道千金散尽不会自己回来,可你却得到了解脱,你会心里说:此处不养爷,还有养爷处!你还会接着说:钱是王八蛋,花光了再赚!。再如这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的圣贤都寂寞这个你知道,唯有酒鬼才能留名这个你连信都不信,可是涅,既然圣贤都无名,我一个酒鬼要那名又有何用?于是更浮一大白。 李白的《将进酒》,是天下闻名的勾践剑;而李贺的《将进酒》,不过是徐夫人匕首。匕首可把玩于荒村野店、古寺佛灯之前,而只有长剑才能号令六军于麾下。 几个颇逗趣的词说一下:
1- “君不见”是乐府里的习惯用词,一是提醒读者注意,有强调的意味,二是引出新意。只要遇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情况,你就可以来个“君不见”。
2- 会须、径须、会当 这三个词有啥区别?“会须”等于“正应该...”,“径须”等于“干脆/只管...”,“会当”等于“真应当...”,在古风歌行这类体裁中巧妙地使用这类连词,常会为全篇增添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