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喝火令】这个词牌 其一:被误读的始作俑之作 黄庭坚的始作俑之作:《喝火令.见晚情如旧》(宋.黄庭坚)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寻。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會寄芳音。
黄庭坚是【喝火令】这个词牌的创始人,上面这首词正是他始作俑的原作。可它又是如何被“误读”的呢?请看最后一句“不會寄芳音”,这句话在某人第一次利用软件进行“图文转换”的时候,竟然被转换成“不曾寄芳音”,然后直接发到网上。从此,黄庭坚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就成了“不曾寄芳音”,并被网络懒人们照抄至今!“會vs曾”模样还真长得差不多,在图文转换中最容易混。可悲的是:网上无数文章竟然一直对着这句“不曾寄芳音”来发表高论,其中就包括那句“著名的”口诀:“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哈哈。
来!还是让咱们自己读一次黄庭坚这首词更靠谱,逐句看: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
--- 这句是典型的“以文入诗”的例子。即:“用写文章的笔法来写诗词”,这种写法古今都不受鼓励,因为诗总是和歌连着,诗总是偏向歌词,而不是文章。那么写成什么样才是歌词,从而才是诗?请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看到那三个“流”字了吗?那就是诗的标签。十三个字里出现了三个“流”字,要是在文章里就成了“重复累赘”,在诗里就是“排比渲染”,是诗人惯用的修辞手段。
黄庭坚下笔这前两句就开始讨好诗中的女主角:我们二人相遇虽晚,感情上却像认识了很久;交往不多情分上却觉得很深。
舞时歌处动人心。
--- 这应该是该女子留给黄庭坚最初也最深的印象。
烟水数年魂梦,
--- 网上居然有人把“烟水”解释为“爱事”,您说介人是啥脑子?“烟水”者,远景也,离肿么远,他们可肿么“爱”?哈哈。就这样的解释网上还是照抄不已。其实字面上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数年一别,烟水苍茫,魂里梦里,从来也没忘记过你。”这也是讨好那女子的话头。
无处可追寻。
---
这句的字面意思一读自明:“可是到处再也找不到你。”其实黄庭坚根本就没找过。哈哈。这类写给歌妓的诗词都是文人的癖好之作,还写得跟真事似的。因为肿不能写成“你长得跟丑八怪赛的,我躲你还来不及”,要把她写得美如天仙,让假装自己梦念魂牵。大家知道,当年唐宋官场上都有歌妓文化,还记得李绅请刘禹锡喝酒的段子吗?也属于官场交往,席上有歌妓唱曲甚妙,刘禹锡喝高了即席口占一首: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中的“司空”指的正是李绅,因为他当时的官职是“司空”。“苏州刺史”是谁?是刘禹锡,也是他的官职。诗中调侃的意思是说:“介么美丽的歌妓司空大人早奏见多了,自然不当回事,可俺这小小苏州刺史一见,魂都被她勾去了。”猜李绅咋办?他居然把介歌妓送给刘禹锡了事。
可见歌妓这类事儿当时的检察院是不管的。宋代更是如此,连宋徽宗都去找李师师。不过为避免媒体炒作,比较偷偷摸摸罢了。
这句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下片第一句的“昨夜灯前见”形成对比,来渲染相思之情。
下片开始:
昨夜灯前见, --- “灯前”二字细腻!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因为“灯下看美人”最美。大约可写成“此处省略...字”,哈哈。既然是“昨夜”灯前见,那么写这首诗是在什么时候?今天的白天,作者又要和该女子分手了。
重题汉上襟。
---
“汉上题襟”是一句成语,源自《唐诗纪事.段成式》中的记叙:段成式与李商隐、温庭筠等人作诗唱和,后来整理为《汉上题襟集》。后人因以“汉上题襟”来指代友人之间的诗文唱和。“汉上”在哪儿?在汉江乃至长江这一带广阔的区域,这两个字出现在诗词里往往代指“游历、交游”。“题襟”啥意思?诗兴、酒兴大发之时,一时找不到纸,就把诗句直接题写在衣襟上,此二字常代指友情的真挚洒脱。黄庭坚这句的大意说:“昨夜重逢,今尤难舍,故再题诗相赠。”
便愁云雨又难寻。
--- “便愁”者,“又开始愁”也。“云雨”双关,既指今后有风风雨雨的隔阻再相见不易,又指“爱事”。(“云雨”本来是一物二相,相濡以沫、故可以比喻“爱事”,而“烟水”实为二物、毫不相关,去“爱”甚远。)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會寄芳音。
---
这一行也是双关,既是对昨天的“夜”的留恋,也是对今后的“夜”的想象。对昨“夜”的留恋是这样的:越怕天亮,偏渐渐地星落了,偏渐渐地月西沉了,偏又传来雁低飞的叫声。雁飞得为啥“低”?刚起飞也。雁也起早赶路了,人却不愿意起身,因为起身之后就意味着别离;而对今后的“夜”的想象则是这样的:从今以后夜夜都衾冷枕单,星又落了,月又西沉了,大雁又起飞赶路了,我也只好起床...
却突然想起来:这大雁啊,你们肿么从来也不给我带来她的消息呢?
注意啦:这句诗无论处在昨“夜”还是今后的“夜”,大雁“寄芳音”这个动作都不是“过去时”,而是“将来时”,所以只能“不會寄芳音”,而不是“不曾寄芳音”。
另外,【喝火令】这个词牌无论上下片,最后一句都是
中仄仄平平
如果是“不曾寄芳音”,就变成了“仄平仄平平”,出律了。关于【喝火令】的格律,咱们下回再详细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