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晕沉沉地起来,到外面看了一眼昨夜放鞭炮的现场,俩字:“狼藉”。呵呵。又到湖边转悠一遭,中午了,早饭吃啥?饺子!昨晚没煮完的,都啥馅?茴香羊肉,大白萝卜羊肉,香菜羊肉,还有倭瓜羊肉。这瓜其实是咱们大唐传到小日本儿的,不知咋的糊涂的后人弄错了,还以为是小日本儿传到天朝的,竟被称为“倭”瓜。饺子上来了,介还得喝呀,俺们喀什有句古话,叫:“饺子酒,越喝越有!”哈哈。喝完了到诗坛一看,热闹。看到冬兄说到:
“本来我还有点担心最后一句的思维会不会太跳跃了一点,怕读起来不流畅。”
俺颇有感触。为啥涅?“跳跃”其实是古典诗词的一个“特色”!或者干脆说是个“技巧”,或者说是“功力”、“妙笔”都可以。木有“跳跃”就木有诗词,就成了记叙文。所以冬兄大可不必为“跳跃”担忧。呵呵
唐代诗人里谁滴诗词最难懂?李贺、李商隐。若说是因为他们写得隐晦,掉书袋忒多,只是原因之一,而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写得太“跳跃”了。正是因为“跳跃”,大家才喜欢读,越读越不懂,越不懂越喜欢读,就像吃四川的担担面赛的,越辣越怕,越怕越喜欢吃。呵呵
又该问一句“为啥涅”?在回答之前,咱们先看一首李商隐的诗好不?
《无题》唐.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大家请看:刚说完了“卧后清宵细细长”,咋一下子又到了“神女生涯原是梦”了涅?是不是“跳跃”了?肯定是跳了。这还不算完,接着又一下子跳到: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卧后清宵”跟“菱枝”、“桂叶”有啥关系?是不是又”跳跃“了?最后竟然来了个: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清狂”跟“卧后清宵”又相去了不少。从古到今的文人就是读不懂这首啊,越是读不懂越喜欢,越是读不懂越要引用,于是“小姑居处本无郎”竟然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冬兄写了首大作:卜算子--赏梅
原本忒多情,
偏作无情剪。
裁下明黄数朵新,
聊慰家山远。
插置蕙兰旁,
与我晨宵伴。
清冽袭人静夜中,
萧管谁家院?
其中有一句“萧管谁家院?”,她自己好生拿不准,因为:从“清冽袭人静夜中”一下子“跳跃”到“萧管谁家院?”,介读者能看懂么?
现在大家已经看完了上面李商隐的《无题》,估计也能看懂这“萧管谁家院?”“为啥涅”?这次俺要回答料:就是因为前后两句有不可分割地内在的逻辑联系!想想看哪?静静的冬夜,浓浓的梅香,由此想象出远处婉转的笛声,送来清幽的《梅花三弄》,一股赏梅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介是啥意境?
有人说了,这笛声不是真的,肿么这么巧?说啥呢?诗词里的意境有多少是真的?是不是想说李白的“欲上青天览日月”是胡话呀?诗词是高于生活的东东,若跟生活实际一模一样就不是诗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这是叙事,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才是抒情。碧落和黄泉谁去过?
注意了:读古诗需要读者自己在“跳跃”的句子中间填充被省略掉的片段,介次以拙作为例:
【卜算子】簪梅(by 曹雪葵)
娇惯竞横斜,
小凤犹披火。
玉手捉来驯镜中,
教傍乌云落。
新鬓厌金钗,
偏爱红红朵。
琴断猜成浪子归,
坐待斑驹过。
上片是剪梅之后对镜簪之的情景,下片可就“跳跃”了,从“偏爱红红朵”一下到了“琴断猜成浪子归”,怎么回事儿?这儿就需要读者自己来填充空白:
这女子“簪梅”为的是啥?为了好看迷人,是不是?迷谁?迷意中人。不妨想象一下:簪好了梅花,而他却不在身边,于是自己弹琴解闷。越弹越恨,心里说:“你个冤家,咋还不来看偶?!”下手也不由自主地狠了起来,一下子弦弹断了,弦断就意味着有人要来呀,肯定是他!于是不弹了,干脆坐窗前等着,等着看他骑马到来。
可见,古典诗词只要全篇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不管咋“跳跃”都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相对而言,最忌讳的却是字面上的絮叨,如:进门向右拐,有个月亮门。进去再看北,又是垂花门... 整个成了一个参观四合院的路线图。
结论:“跳跃”是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它的成功与否在于全篇是否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