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之过也。学义山不得,反成晦涩,得常常给自己的拙作写跋。有时俺想着想着,自己都偷着笑。记得以前俺习作诗词,前面总是加个序。当时就有人赞扬俺说:“雪葵的序比诗写得好!” 后来俺不好意思了,一琢磨:不写序了,写跋!藏在后面。谁知还是被人发现了。这一来二去的,又得到了诗友的赞扬:“雪葵的跋比诗写得好!”哈哈。 单口小段儿说完,接下来俺可又要写跋啦,哈哈。拙作《扶桑花》引如下: 东君星火醉燎春,红焰圈帷眠硕人。 千载庄姜茧怀旧,半坡罗敷袖扬新。 扶桑嗔怒逃车影,掬水娇羞浣黛尘。 人面如花桃正艳,琼琚莫误报兰滨。
另外把原图也搬过来。 话说这“题图诗”,一定得先理解图的内涵,然后就自己的理解来发挥,写出新意。啥叫新意,就是画面之外的东东。当然所谓画外的东东也不能脱离画本身所能体现出的内涵。大家看这幅图中裹抱在一起的鲜红花瓣儿,像个啥?一说到像啥,可就因人而异了,俺吧,看那花瓣们裹抱成的形状,就像一枚蝶蛹: 不过蝶蛹的颜色大多是绿的,而想象出的这枚“蝶蛹”却是红的。从这个想象出发,俺就开始“造诗”了。而所造之诗乃抒情诗也,句子们从不同的角度都指向“蝶蛹”所能体现出的内涵。一件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也能体会出不同的内涵。那么,这枚蝶蛹让俺体会出的内涵是啥呢?俺且不说,让诗句们来说: 东君星火醉燎春, --- 东君何人也?春天之神也。“星火醉燎春”化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注意啦,不要凡精彩的句子都算在毛太祖头上,这句话乃出自明代张居正的《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中:“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段话里,“火”是贬义的,指的是所言之“三类人”的煽动。)陋句中,“星火”则指初开的红花,早春的花都是“万绿从中一点红”,很像星星之火,而燎原之时已经百花盛开了。为啥又有个“醉”字?东君乃风流倜傥之美男也,风流人物哪有不饮酒的?哪有不敢醉的?知道为啥春天令人陶醉吗?因为春本身就是酒作的!哈哈。全句字面意即:东君借着酒劲儿用红花到处点燃星星之火,期待让春早日形成百花盛开的燎原之势。 红焰圈帷眠硕人。 --- “红焰”接上句的“星火”来形容红色的花瓣。或有问曰:“星火有焰吗?”答曰有。星火者远观之象也,近视则应如一朵朵的小花苗。“圈帷”者,花瓣作裹抱之状也。里面“眠”着“硕人”。“硕人”是谁?战国时齐国的“庄姜”也。当时凡齐国王室的公主,因她们皆生得高大、白皙、美貌而被华夏诸国称为“齐姜”,当时各国王室中有一句流行语是:若要娶妻,“必齐之姜”。而这位被称为“硕人”就是几位“齐姜”中的“庄姜”,因为她嫁给了卫庄公。(战国时的女子没有名字,后代人习惯用她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她们。)《诗经》里专有一首《卫风·硕人》是夸赞她的: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千载庄姜茧怀旧, --- 这句接上面的“硕人”继续渲染,点明“庄姜”,用笔颇为穿越,“茧”字从上句的“眠”字脱出,而“茧”乃丝(思)缚而成也。此句虚写花瓣,赋予它思维能力。 半坡罗敷袖扬新。 --- 罗敷乃汉代农家采桑少女,美丽纯洁。这句用罗敷的典故,是为了给下句的“扶桑”埋下伏笔。“扶桑”二字为啥介么重要?因为题目是“扶桑花”,写诗也讲究求个口彩儿才能生趣。这位罗敷的“袖”是啥颜色?猜!其实俺也不知道。但在俺这首拙作里,它必须是红色!哈哈,因为那花瓣是红的。 下面这两句都是虚写,准备着重为红花的内心世界添墨。 扶桑嗔怒逃车影, --- 这句可以称作是汉代那首以罗敷为主角的《陌上桑》的“一句话摘要”,暗喻罗敷忠于自己的爱情选择,不为高官引诱所动。 掬水娇羞浣黛尘。 --- 而这句虽有个“浣”字却并非指西施,还是罗敷,上下句实为属于一人的两个生活细节。 上面二句着重在花的神态上用墨,“嗔怒”和“娇羞”都是可致花红的情感。 人面如花桃正艳,琼琚莫误报兰滨。 --- 尾联脱开上面的意识流让作者得以抒发一番感慨。这里也涉及了几个典故: “人面如花桃正艳”化自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正艳”侧重于劝人要珍惜机会,若等到“人面不知何处去”时可就晚了。 “琼琚”则出自《诗经》中《卫风·木瓜 》这首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俺用这句“琼琚莫误报兰滨” 呼吁天下有情人,趁着人面如桃之时,快把那表达爱意的“琼琚”送给她。 有人问了:最后这两句与题目之“扶桑花”有啥关系?答曰有。这两句描述的是:花之情。而且,用桃花来强调的也是红色。哈哈。 抒情的诗,单看字面上,有时联与联之间,甚至句与句之间,好像都没有联系。其实其寓意总有一根根暗线连接到主题。这些线可以是部分串联部分并联的,即其中有几个句子是先相互串连,再连接到主题的;也可以完全并联,即各自独立地连接主题。如李商隐的《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请看前三联共用六典故,呈并联方式各自与主题“牡丹”连接。而到了尾联,意识流在字面上断了,以便“给作者一个机会”来抒发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