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经.秦风.蒹葭》共三段,以达到“重复渲染”的修辞效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就逐句串读第一段儿好了: 蒹葭苍苍
--- 现代人解古字往往以讹传讹,把“蒹+葭”解释为“还没长穗的芦苇+初生的芦苇”,若按这个解释,“白露为霜”就说不通了,白露都为霜了,秋天到了,早芦花飞飏了。另外“苍苍”也非绿草之貌。其实都是《说文解字》误人,把“蒹葭”释为“无秀的芦苇”,想一想东汉离春秋有多少年就知道此解不可为据。其实把“蒹葭”解为“洲边水草”即可,如芦苇、蒲草等,场景应该是:秋季,洲边,芦花飘舞,蒲草半倒,天高水清,举目苍苍。 白露为霜
--- 这句不解自明。 所谓伊人
--- 这句里的“所谓”是不是令人起疑?“所谓”的意思是:“所说的”,据此若把这句译为“所说的那人”则很搞笑。有人直接解释为“所爱的人”,意思对,但说不出为啥。其实“谓”可以解释为表白,如《诗经.小雅》有“心乎爱矣,遐不谓矣”,即“真得很爱她呀,却怎么也不敢当面表白出来”,也许有人问你咋肯定这么解?读后面紧接着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就一目了然了:合读则潜台词为“虽不能表白,但深藏于心,哪天都想着”。于是这句直译应为“要与之当面表白的人”,引申一下可以解释为“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
--- 在水的那边。“一方”者,另一方也。 溯洄从之
--- 溯,现代解释为“逆水”,故有“溯流而上”,其实解释为“沿着”即可。洄,漩流也,水流也可向后,故也有逆水意。此句直译为“逆水而上”。 道阻且长
--- 道者,解以“水陆”似皆可,俺比较喜欢水道,在芦苇荡里驭舟投奔情人多煽情啊。全句不解自明。 溯游从之
--- 看,这里“溯”若“额外地”解为“逆水”,则全句不通,故也解释为“沿着”,“游”为啥能解释为“顺水”?“游”者,漂游也,只能顺着水漂,不会逆水的。直译为“顺水而下”。 所以上面这两句的“逆水”和“顺水”是由“洄”和“游”来限定的,而“溯”只是“沿着”。 宛在水中央
--- 点睛的“字”是这个“宛”,要渲染的就是“朦胧飘忽”的氛围,来强调诗中男主角恨不得马上就能奔到所爱女子身边的急切心情。全句即:“(刚看着是在水的这边,肿么过到这边)她却隐约是在水的中间涅?”从而引出下面两段儿的向水中央逐步靠近: >水中坻 >>水中沚 >>> 等不及了,按职老办法脱衣跳水,哈哈,游到岛上一把抱住了她...
从上面逐句串读来看,翻译全篇应以围绕“男主角内心的急切”下笔为好,意境须从他的眼里看到,而无须旁观者清。就是那种看着“她像在哪儿,近前一看没人,原来她又在另一边儿”的情景。这首诗之所以耐品味,俺陋见:全靠这种凄美朦胧令人向往却不能得的意境。当然文字的自然流畅、典雅秀丽也是营造这种意境所必须的。很佩服这位古代作者的笔头功力! 其它两段就是换了几个关键字字,喜欢一试英译的诗友,译第一段已足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