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格律最接近诗律,其标准格律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共 6句x7言=42字,除第五句的仄尾不押韵之外,其它五句都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现在把“可平可仄”的位置替换成“中”如下: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A)*,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照日深红暖见鱼(韵A)*,连村绿暗晚藏乌(韵A),黄童白叟聚睢盱(韵A)。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韵A)』,归来说与采桑姑(韵A)。
(* 中仄中平中仄平,虽有两“中”,但:不能写作 中仄仄平仄仄平,只能写作 中仄平平仄仄平,或 中仄仄平平仄平。)
不难看出,全篇可以3句为一组,分为两个意群。当然也可多分,比如:前三句作一个意群,4+5句作一个意群,最后一句单独再形成一个意群。意群的划分应受诗意的支配。
从平仄搭配上看,只有第4+5句平仄刚好相对,所以古人常把它们当成一联来对仗,为全篇生色。而为全篇“抖包袱”则全仰仗最后一句,无论做“总结性发言”也好,别开生面也好,或卖个关子来个余意未尽也可。
俺很喜欢这个词牌,觉得它最适合写欢快轻松的题材。每句话都像个小波浪,一波高过一波,令人欲罢不能。俺个人下笔常用这样的路数:
1+2句或自然铺垫,或陡然领起,为续笔拉开用武之地。第3句稍挽,为下面的对仗联蓄势。第4+5句形成一个对仗联,要极尽推波助澜之力,扑向海滩。最后一句最难写,因为第4+5句波澜过后,退出海滩,剩下的只是一片黄沙... 不!看这沙子里露出什么来了?扒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株漂亮的珊瑚。这,就是最后这一句要达到的效果。
凡事都是说来容易做却难,俺既然说山,就只好冒着砖雨把俺昨天的拙作拿来,陪大家一起拍砖一下了:
【浣溪沙】咏图:宿州五柳镇头寺(by 胡杨七号)
镜底沉云云漫山,镜心绿岛化为船,水流天上不须帆。 歌扰黄鹂鸣柳树,童惊鲛女窃鱼竿,蜻蜓婚夜宿红莲。
谢百鸣诗友美图!
开首
镜底沉云云漫山,镜心绿岛化为船,
--- 这两句里,俺以湖比镜,镜底之“沉云漫山”,倒影也。图里看不大出,全凭想象了。看!湖心的小岛像不像一艘船?所谓的铺垫,常以交代 what,where 开始。读完这两句,即使无图也大约知道这是啥景了。
水流天上不须帆。
--- 这第3句要“稍挽”者,一是要照应前两句,如该添墨的则再渲染一笔,从而为后面蓄势。一般而言,咏景的铺垫常先写“远”写“静”,为后面写“近”写“动”留白。这第3句还是接着说“船”,天在水底,故船在天上,为啥在天上就“不须帆”,俺也不清楚,就算给它点儿仙气吧,人家好歹上天了不是?呵呵
歌扰黄鹂鸣柳树,童惊鲛女窃鱼竿,
--- 俺上面言到,这第4+5句要推波助澜。如何推助?接着上句让“船”干脆飞到银河?哈哈,非也!那样就跑题了,因为咱们这景终究在地上,言及天在水底,是为了形容湖水之清澈。所以思路不得离开湖。湖还能写啥?柳上莺蝉,荷下鱼蛙,艇上美女,坞上钓叟... 这些好话都被古人说尽了,咱们再也说不过他们了。咋办,只能争取出新。于是俺此时先浮了一大白,遐想:
游人哼哼唧唧地在树下面唱,黄鹂气得干脆不做声了,呵呵。小顽童乘老叟打盹儿的功夫溜过去乱动鱼竿,结果,把露出水面正要偷鱼竿儿的鲛女给吓回去了。
湖里有鲛女么?木有。即使在传说里,她们也是在海里。俺却把她给借来帮着演出,给这湖增添些许神秘感。可见诗的语言既要有据,也无须实据。若要据实的话,李白的白发再愁也长不到三千丈!呵呵。可这鲛女为啥要偷鱼竿儿涅,为了保护鱼?不。她只所以有机会偷,就是为了衬托老叟之悠闲洒脱,钓趣而非钓鱼也,故睏则睡,意不在竿。亦见鲛女今日之调皮快乐,一改躲在水底悲愁哭泣的常态,如此则给全篇带来了欢快的氛围,好与画面的格调协调。
这一联写“近”写“动”,有声音和动画,诗意有所推进。俺说要出新,其实也没达到自己的满意,强拟意境,并无出彩之处。但木啥办法了,权且如此。呵呵
蜻蜓婚夜宿红莲。
--- 这是最后一句,上面俺说过,最后这句不好写,就像海潮退去之后,在沙滩上找珊瑚一样。有人问了:“图里可没有荷花啊?” 这俺可就不管了,很可能被“船”挡着呢?又有人问了:“这可是大白天哪,咋婚夜了涅?” 这俺也不管了,人家蜻蜓小时候只能在荷尖上站着,好不容易长大了,成亲了,就给人家一朵红莲当床吧!现在虽是白天,但黑夜终会到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