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古典诗词要往“通”处读?难道古典诗词都“不通”吗?非也。古典诗词因为受字数的限制,常常利用“炼字”或修辞上的省略,以争取在有限的字数中保藏最深的涵义。这样写出的句子优点是精炼,难点是让古文功力尚浅的读者理解起来困难。如杜甫的【五律】《春望》才40个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却能抒发在战火纷飞家国破碎的年代中思念故园的辛酸。其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大家都熟悉,它的感染力就在于它既精炼又凄美,能印入人的心扉。这两句不能理解为: 战乱的时候,花也悲伤得流泪;生离死别之际,鸟儿也伤心。当然非要这样理解也可以,但显得肤浅。而事实上花鸟都没有人的感情,是不会流泪伤心的。所以读者要往更深的层次理解: 战乱之时,看到花反而悲伤得流泪,因为你已没心思欣赏它;生离死别之际,听到鸟叫更加伤心,因为鸟还有自己旧巢。 看,俺写了近40个字解释,还不如杜甫原文那10个字说得清楚!不由不让人佩服杜甫通过省略达到精炼的笔头功力。 正是由于对精炼的追求,现代读者常常觉得古典诗词不易读懂。对此,笔者提出的“读古典诗词要往‘通’处读的办法”会有很大帮助。还用杜甫的诗句来举例: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按第一句的语序排列看: 勋业+频+看+镜 名词+副+动+名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理解成“主语+状语+及物动词+宾语”吗?不能,因为“勋业”做不出“看镜”这个动作。句子是不是“不通”了?这个时候读者就要“往通处读”: “看镜”的动作只能人来做,那么一个孤零零的“勋业”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前后一定省略了东西!此时,聪明的读者就要替作者把省略了的再重新补齐: (一想到要建立)勋业,(自己)总要对着镜子看:(鬓角都已经白了。) 附杜甫全诗如下: 江上(唐·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类似“勋业频看镜”这样的句子,在唐诗里有N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