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借一幅网图凑趣(感谢原作者):山东大馒头个就这么大! 喜庆版: 夫子私教夸草俑,孔明公祭奉馒头。 大仁琴上曲虽异,采麦同为百姓谋。 蒸遍山东笼浩气,传承曹府佐珍馐。 小丫娇惯玩难舍,双喜红镌白玉球。
冷酷版: 夫子私教夸草俑,孔明公祭奉馒头。 大仁琴上曲虽异,采麦同为百姓谋。 蒸遍山东笼浩气,传承曹府贺新秋。 愚氓犹蘸英雄血,焉得青天照九州?
跋:这首拙作属“宽松版”,因诗句中并没有回避题目中“馒头”二字。韵脚则用《平水韵.十一尤》。颔联出句之 大仁琴上“曲”虽异 --- 实际平仄为 中平中仄“仄”平仄 --- “曲”字当平而仄,属于特拗。 顶联:夫子私教夸草俑,孔明公祭奉馒头。 此联用典:出句之“夫子私教夸草俑”,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啥意思啊?这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话:“第一个用俑来代替活人陪葬的人,能无后代吗?”古人以“无后”为最大不孝的事,所以才拿来作比。孔子的理念核心是“仁爱”,在他看来,用活人陪葬,自然是不仁之事。夏和商还是活人陪葬,到了周,开始有人用“草俑、木俑、陶俑”来代替活人。 注意啦!孔子这句话也完全相反的理解,有人说孔子毕生努力的是“克己复礼”,认为用活人陪葬才符合“礼”,所以他这句话应该解释为“第一个用俑来代替活人陪葬的人,肯定不会有后代”。看!咱们汉字有多伟大?“其无后乎?”正反两面解释都说得通。但纵观孔子一生围绕“仁”字的所有举止言行,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对的。出句这个典故弯曲是为了给对句铺垫。 对句之“孔明公祭奉馒头”,又是咋回事儿?说得是诸葛亮征伐南蛮(大约包括咱们现在云南和缅甸交界的地区),战胜归来之前,通常都要用敌军俘虏的首级来祭奠死亡的将士。诸葛亮觉得斩活人头来祭不仁,于是下令把牛羊肉裹在面里蒸熟,称为“馒首”或“馒头”以代替活人头。估计这时的馒头会稍微捏成人头的样子。谁知竟因此发明了馒头,后来才分别演化成现在有馅的包子和没有馅的馒头。 这一联的寓意突出了一个“仁”字,并在下面的颔联中被再次渲染和概括。 颔联:大仁琴上曲虽异,采麦同为百姓谋。 大仁之人所为,归根结底是为了黎民苍生,此联由“异曲同工”这个成语和为“百姓谋”融合而成,格律上并不对仗,因为顶联已经把对仗的任务给抢去了,称为“偷春格”。 颈联:蒸遍山东笼浩气,传承曹府贺新秋。 诸位知道吗,要论蒸馒头的普遍水平,咱们山东省最高明。色香味了先不用说了,单说那个头就比个篮球还大,没两把刷子根本不知道如何蒸熟。以俺190个头的吃货,饿急了,也吃不下半个。当然俺一般喜欢就着羊肉吃,肉也占地方。俺们曹家有蒸馒头的传统,春节给祖先上供必须是自家蒸的馒头,这上供的馒头蒸得成功与否,是家里的大事。通常只有老爸和俺有资格动手制作。想象一下在老家俺跟老爸平常一步都不用进厨房,可见其意义之重大。哈哈 喜庆版尾联:小丫娇惯玩难舍,双喜红镌白玉球。 馒头蒸熟,要在上面点红色的福字或喜字,凉了以后,几岁的小孩子可以在床上像篮球一样抱着玩。 冷酷版尾联:愚氓犹蘸英雄血,焉得青天照九州? 这一联很凄惨,算是“用叹”吧。估计诸位都读过鲁迅先生的《药》,对不?一个蘸了刚被砍下的头颅献血的馒头,说是能治痨病,而被砍的人却是位要推翻满清的革命英雄。当老百姓还吃蘸着革命党人血的馒头来治病的时候,你却期待他革命,怎么可能?推而广之,欲改天下者,无论谁,都得先让老百姓明白其中的大道理,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否则,成功难,就算得手,要维持下去,则更难。俺写诗,凡涉及史实,笔墨往往显得冷酷,逼人冷对。比如在这大好的“吃货写诗”的关头,俺却整出血馒头这么个刺眼的镜头。但个人赶脚,非如此则不能“折磨”读者的感官而触发其知觉。不管怎么说,为了不倒大家胃口,俺在最上面还是又写了个喜庆结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