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翻香令】这个词牌源自苏轼。苏轼原作是这样的: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爱把宝钗翻。重匀处,余熏在。这一般,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拈沈水与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请看上片第二句之“惜香爱把宝钗翻”,非常生动传神,于是人们就把这个“调”命名为【翻香令】而形成了一个词牌。这个词牌《龙榆生谱》不载,《钦定词谱》如下:
金炉犹暖麝煤残(韵A),惜香爱把宝钗翻(韵A)。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A),仄平仄仄仄平平(韵A)。 重匀处,馀熏在。这一般,气味胜从前(韵A)。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A)。
背人偷盖小重山(韵A),更拈沈水与同然(韵A)。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A),仄平平仄仄平平(韵A)。 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韵A)。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A)。
逐句看一遍平仄搭配,立马发现,这《钦定词谱》就是一字不改地照抄苏轼每一个字的平仄。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声韵原理的,毫无道理地限制了作者用笔的灵活性。为证明俺所言不虚,咱们再用宋代邬虑的《翻香令》套入上面的此谱来作比较,就会看出端倪:
“醉”和春恨拍阑干(韵A),宝香半灺倩谁翻(韵A)。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A),仄平仄仄仄平平(韵A)。 丁宁告、东风道,小“楼”空,“斜”月杏花寒(韵A)。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A)。
梦魂无夜不关山(韵A),“江”南千里霎时间(韵A)。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A),“仄”平平仄仄平平(韵A)。 且留得、鸾光在,等归时,双照泪痕乾。(韵A)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A)。
看,“醉、楼、斜、江”都和《钦定词谱》的规定的平仄搭配有冲突,难道是邬虑多处出律?非也。细看这几个字的位置都是处于格律“可平可仄”的位置。所以俺建议这个词谱应该修改(成曹谱)如下: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过片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俺以前曾写过一首《翻香令.凤凰茶》,咏的是潮州凤凰山上产的“凤凰茶”,附在下面凑个趣: 凤凰山上凤凰鸣,凤凰茶树几千丛。 王朝改,空般涅。落残云,杯底荡幽情。 晚秋再度壮枫红,水寒更为月来清。 广陵散,弹才罢。问冰壶,谁可伴琴声? 个人填这个词牌的体会是:每片的第二行的三个三字句意群要分割好,大约有两个分法:
其一:前两个三字句划入一个意群,而后面的三字句和最后的五字句划入另一个意群,用第一个意群为第二个意群蓄势铺垫,则笔意容易理顺。如上面苏轼的:
且图得,氤氲久。// 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第一意群 // 第二意群
其二:前三个三字句都划入一个意群,最后的五字句单独成一个意群,前面的意群中三个三字句诗意依次递进,为最后的五字蓄势铺垫。古人填《翻香令》的较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例子,恰诗坛西岭兄填了一首《翻香令.贺女排夺冠》,堪为范例。原玉如下:
里约夺冠镇全球,红装女将斗貔貅。 短平快,双拦网,打探头,力扣鬼神愁! 卅年一瞬泪重流,欢呼又是此神州! 抚霜鬓,情犹在,莫须羞,呼酒上高楼!
请看:
短平快,双拦网,打探头,// 力扣鬼神愁! 抚霜鬓,情犹在,莫须羞,// 呼酒上高楼! 第一意群 // 第二意群
当然,主题不同,用笔各异,会生出很多不同的变化,俺的体会,不过其一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