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临江仙】,总让人想到《三国》的开篇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开篇诗正是一首《临江仙》,它的作者是明正德年间的杨慎。此人诗文皆能,杂作不下百种,包括长篇弹唱《二十一史弹词》,这首《临江仙》就是弹唱中“说秦汉”的开场词。
又过了百余年,到了明崇祯年间,出了位评论家叫毛宗岗,他跟他爹毛纶一起点评了《三国》,居然把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借来做了《三国》的开篇诗,这首词从此名扬天下。究竟是词为《三国》生色,还是《三国》为词扬名,已很难说清,假如把《三国》比作古树,那这首词就是树的连根儿之藤,再难分开。
俺平素习读网人词作,最厌强追雅辞者,美其名为炼字,实则故作堆砌,于是怆蝶娇风满眼,瘦梦肥愁遍地,唯不知全篇所咏何物。再读杨慎词,可有一句病雕妄琢?词句皆雅俗所知,渔樵读来亦不吃力,却诗情盎然,余韵无穷。其实诗词高手们最忌把好好的一句话,说得酸牙涩舌,别别扭扭。请看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多么的通顺易懂,多么的韵味无穷!
【临江仙】词牌有三格。格一: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A)。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A)。
此格最有趣一首词作是欧阳修的: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大家知道,宋代是有官妓风尚的,苏轼欧阳修们的词里颇见鳞爪。话说一次群官宴集,唯欧阳修和某官妓迟迟未到,等到了一问才知:那官妓金钗不见了,因系官家供给之物,例当赔偿。首席官道:“若欧阳大人以金钗为题填词一首,可以免偿!”于是欧阳修乐不得地填了这首【临江仙】,这首词很美,不是吗?
格二: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A)。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A)。
此格有晏几道词颇得好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格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A)。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A)。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A)。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A)。
此格最为词人所爱,佳作颇多。除了前面所言杨慎那首之外,苏东坡还有一首,很风趣洒脱: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此词也是文字通俗易懂,却暗含雅趣,故事很明了:饮酒半夜归来,看门小童睡个不醒,门都敲不开,作者干脆站到江边听东去的水声,这一听可不要紧,感慨了:为了这五斗米折腰,还丫不如就手坐个小船到江河湖海中寻找龙女去呢。幸亏江边恰好没船,否则苏轼的传记得重写了。
苏轼的妹夫秦观也按此格填过一首: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颇为有名。文革风云人物江青的名字就是因倾慕这句得来,她自己还写过一首:
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可为佐证。
纵观【临江仙】三格,第一二格都比第三格分别减两个字。(不过最后秦观那首只在下阕减了一个字,成了“铁拐李”,却没人模仿他,故不能算第四格。也有好事者,把字给“补”齐了,成了“独倚危樯情悄悄”,远没有“单条拐”好玩儿,呵呵)第三格颇适合流畅自然豪迈感叹的格调。非用它来写凄伤委婉,若运笔得体,也可得清秀靓丽的艺术效果,因为这个词牌就是从唐教坊吟唱水仙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