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诗论词:写诗词离不开想象力
俺上一篇小文曾说:“写诗词就是编故事。”这一篇俺要接着说:“编故事就离不开想象力。”大词人辛弃疾有一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其感人之处,正是其惊人的想象力。开篇他先写了几句序言: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这说的啥么?他说:“中秋节跟哥们儿喝了个通宵,有人说‘古人只有写等待月亮来临的,却木有送月亮走的’,俺一听兴致来了,就写了介首,用墨故意模仿了屈原《天问》的腔调。”下面就是他这首词的正文料: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大家知道,天快亮时月亮就要隐了,所以辛弃疾下笔就问:“月亮要去哪儿呀?”再接着丫丫了两行客套话之后,想象力可就来了:
他说月亮跟飞翔的镜子赛的,木有绳儿牵着咋不被风吹跑了涅?呵呵。接下来再问的可就更逗了,说嫦娥咋还不嫁人哪,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过片甚至有点质问了:月亮你问啥非要每天到海底走一圈儿?毫无理由吗?完全是丫哗众取宠吗?接下来还嘲笑一下:要是有个万里长的巨鲸,横冲直撞,月宫还不得被撞塌喽?更何况呢:那桂花树洞里的三条腿的蛤蟆固然是不怕水(赶脚辛弃疾生物学知识不佳,蛤蟆在海里游会被咸死的)滴,可那玉兔咋办?根本不会游泳。哈哈。
最后这句“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俺有点拿不准,请大家一起来拿拿主意:月亮变成钩与大海有何关系?辛弃疾的潜台词究竟在哪里?若被鲸鱼撞上了,也不必被撞成钩;还是月亮本身真是冰盘,在海里被融化了变了形?哪也应该大盘儿变小盘儿啊?
综上,不得不佩服辛弃疾想象力之强!可见写诗词就是要极尽想象。不过也有一个限制啊,那就是不能脱离现实。如果我们想象月亮燃烧起来了,可以吗?如果我们更想象妲己飞上去把嫦娥推坠到人间,可以吗?不可以。有人不服,问道:“月中嫦娥既然是神话,俺为啥不能再编个新的,干脆让妲己上去取代嫦娥?”答:“嫦娥的神话已经约定俗成,它已经属于文化传统中的现实,所以不能再脱离它,否则会被视为‘谬论’。呵呵”
俺闲常好侃《聊斋》,习作诗词自然也少不了编故事,当然俺不大敢就月亮这个“历史大文物”胡乱地发挥想象,但对“小文物”俺可就不客气了,比如“钗头凤”。俺前些日子在诗坛写了首《卜算子.簪梅》:
娇惯竞横斜,
小凤犹披火。
玉手捉来驯镜中,
教傍乌云落。
新鬓厌金钗,
偏爱红红朵。
琴断猜成浪子归,
坐待斑驹过。
(古人迷信琴卜,认为逢弦断必有人来)
“钗头凤”是啥?就是金匠打造成凤凰形状的金钗,古代贵族女性常用那玩意儿。俺这首《簪梅》上片说的是“钗头凤”吗?不是!是梅花。话说这枝梅花从小就娇惯,长得横斜,呵呵,红色的花朵,就像凤凰盘涅后刚出火焰的小凤凰一样,而美人把她捉来后关入镜中(其实是簪梅时照进镜中)驯养,让她学会能自动飞落到髻上。记得俺这首写完后木获得掌声,估计俺这想象力太离谱了。哈哈。
对了,那“钗头凤”何在?原来这美人已“新鬓厌金钗,偏爱红红朵”,也许早就把那金钗扔给浪子换酒去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