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的由来说到霍元甲和韩慕侠
诸位知否:天津的历史其实并不长,才600年。因明成祖朱棣在他还是燕王的时候曾渡过天津海河而得名,天子渡过的河,就成了“天津”,“津”乃渡口之意,如屈原的“麾蛟龙使梁津兮”,即指挥蛟龙把头尾连接两岸横在渡口上像桥那样。天津人的性格颇为豪侠仗义,可能因地理上它从古至今都处在战争漩涡之中的缘故,唐诗有: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可见这一带的人文情形,而历史上这儿一诺千金、仗义勇为的轶闻还很多。
为了避免裹脚布,咱就从宋代说起吧。那时的天津还是胡人的地盘,杨家将跟辽国萧太后在哪儿对敌?就在天津。海河恰是当时宋和辽的分界线。四郎探母到哪儿去探?估计得到海河南边才能见到佘太君。哈哈。后来宋逐渐得手儿,把辽国往北赶,但也没赶多远,大约到了长城居庸关一带,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就在那儿,山岭上早先还有点将台遗迹,杨六郎的雕像啥的,后来红卫兵都给毁了,现在看到的都是重修的,没原汁原味了。那时宋的国力还算强,北方地盘未丢多少,林冲发配不就到了河北沧州?在天津西南。但当时就算边荒之地了,要不怎么成了贼配军劳改之地?
后来跟宋对垒的就是金国了,此时宋已大弱,连北京都成了他们的中都。之后金把宋赶过了长江,成了南宋。天津那时还是小渔村。
再后来元先灭金再灭宋,北京成了元大都,天津依旧是个小渔村。
注意了:从宋代开始,长城已不算屏障了,人们已善用火器,所以金和元都没毁坏长城,干脆视而不见。现在河北蓟县已划归天津,从而天津也有了长城,景点在黄崖关,虽没有北京长城绵长,但更秀丽险峻,是明代戚继光将军修建的。蓟县这个好地方其实是李瑞环当天津市长时争来的,如今天津除了东西南北四个郊区外,更外层还有五个县。
前面说到,到明代天津已倍受重视了,明成祖朱棣在天津设立卫戍区,称作天津卫,天津也迅速地繁华起来。吴承恩是谁大家都熟悉,西游记的作者。当年上京赶考,居然没考上!郁闷哪,伤心之余,竟跑到天津散心来了。一到天津卫,见那九河下梢,直通东海,好一个鱼米之乡!码头上帆樯云集,市廛里商贾蜂攒。以吴承恩的文笔能不写诗么,只见他吟道: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深水暖佳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接着他又参观了大直沽,陈塘等处,突然心有灵犀了,这不正是哪吒的老家吗?就在这一时刻,他《西游记》里的哪吒就在天津陈塘关诞生了!现在咱们国内有三个省市为了拼搏旅游事业,都在争当哪吒的出生地。一是天津,当然争得理直气壮,天津有陈塘关,有海河,且直入东海,完全符合情节;二是四川,虽然离海极为遥远,终究还有江吗,条条江河归大海,不是吗;三是河南,这就有点搅和了:你最起码得有条河通海吧?咋通啊?东边不是还有安徽挡着?哈哈。
到了清代天津已经是重镇了,成了卫戍京城的东大门,故称津门。外国鬼子入侵咱中国,天津好汉大怒,没少跟丫玩命。义和团打西洋鬼子,是天津好汉干的,一时沧州和天津有多少武师死于沙场,没人说得清。俺师爷就来自沧州,留给俺的一把腰刀曾在义和团里杀过西洋鬼子,上镌阴文“除暴安良”四字,今犹能辨;到了打小日本鬼子的年代,“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如同双匕,从鬼子后心插入,也是咱们天津好汉带头干的。天津乃退海之地,以前处处是河汊子和芦苇荡,俺们称湖泊为“沽”,天津竟然有七十二沽:塘沽,葛沽,汉沽,大沽口,大直沽... 而这两拨杀鬼子的好汉,他们的根据地都在芦苇荡里。
俺拜过一位中医老师,他老人家解放前曾办掉过一个祸害百姓的日本鬼子,就地给丫掩埋了。老天有时也害色盲症,解放后居然有人揭发俺老师有历史问题,老师大怒,说俺办小日本子的时候你们还丫在你娘腿肚子里转筋涅,转身带着他们进稻地,竟把这鬼子的遗骨给挖了出来。
说起天津人的豪侠仗义,有近代两位武林宗师的作为可证。一位是霍元甲大侠,大家最熟悉,他是天津西青区(西郊区)小南河村人。上海来了个俄国大力士,牛逼,能手断铁链,非常猖獗,居然向咱们上海人民叫阵。大家印象中上海同胞多文气较浓,好勇斗狠的劲头较差。实则不然,啥叫“强龙也压不过地头蛇”啊?指的就是咱们上海:黄金荣绑票,连宋美龄都敢绑,你说他蒋中正怕不怕?话说这一回咱们上海豪杰真被激怒了。怒是怒了,可上海当时能上擂台开打的不多。于是想起了天津!对呀!天津哥们儿厉害啊,豪侠仗义,沾不沾就亮胳膊根儿放对,为朋友两肋插刀,好!就到天津去请。结果派了诸多头面人物来天津请霍元甲。一般人的心思会这样想:“与我何干哪,打赢了好,打不赢不是一世英名付之流水?”但霍元甲不这么想,要不怎么说是天津豪侠涅?就一句话:啥?敢跟咱中国人叫板?待俺去灭了他个XXX的。跟着就南下了。这俄国大力士一打听啊,霍元甲厉害。竟提出很多条件,不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都几乎谁也不能碰谁了,哪还叫打擂么?干脆就比体重身高好了。猜怎么样,霍大侠也答应了!转过天到擂台那儿一看哪,俄国大力士早吓跑了。得,没事儿干了。还是上海同胞心细,会办事儿。心想把霍大侠留在上海太有面子了,大上海有大侠镇着。于是成立精武会,请霍元甲当会长,带领上海青年们强身。若有网友认为上海青年多文弱,那实在是大误!其它不说,单说武术,上海运动员没少拿过金牌。一是霍大侠精武会的影响,再就是吴式太极拳的影响。吴式太极拳也是请了北京的吴鉴泉前辈到上海后才兴起的。因为这属于另一个故事,就不多说了。
说到天津人豪侠仗义,霍元甲南下助拳只是其一。另一位大侠则是韩慕侠,不过他是北上,到首都北京助拳。韩大侠跟霍大侠是小同乡,也是天津西青区(西郊区)人,村名叫大泊村。霍大侠所精乃迷踪拳,而韩大侠所精乃八卦掌。话说也是一位俄国大力士在北京叫板,北京对天津可就熟悉多了,京津难分:天津人发达了到北京买房,北京人败落了到天津避难。溥仪,张勋,张学良等都在天津避过难。而一家人分住京津的更多,比如俺们家。话说北京哥们儿指着俄国大力士就说了:你丫有种等着,俺这就去天津请人来打你个丫挺的。当时天津武林正是韩大侠坐镇,大侠也是二话不说,跟着进京。这次这位大力士居然没跑!结果大侠先用八卦掌法中的推磨转掌把他给转晕了,然后扑胸一掌打翻。可惜北京不大会捧角儿,在北京出名的非得到天津过关认证,最后到上海才能红。反过来也一样,上海唱出名不算,天津还没检验呢,天津检验完了,就得到北京看慈禧是否喜欢了。您说这怪圈儿怪不怪?韩大侠没去上海,所以名气没有霍大侠大,至今,似乎只有一部电影以他为原型,剧名叫:武林志。俺给个链,诸位若有兴致,自己欣赏可也:
|